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医改盖棺”能否牵引“改革定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2:14 东方早报

  官方在研究报告基础上公开承认“中国医改不成功”的消息经报道后,引起舆论的热烈关注:科学的态度值得肯定,沉重的结果引人深思———据《中国青年报》的最新消息,卫生部对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解决难题主要靠政府而非市场”,拟制订医改新方案,使政府医院与社会非营利医院成为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以此来体现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

  只有及时、清醒的“定论”才能不断矫正改革的方向,才能保持改革的先进性,此之谓改革的“定论效应”———可以看到,在医改上的“定论效应”是明显的,在昂贵的试错代价面前,在“公益”的明确认识下,在舆论的贴近关注下,一个“有利于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的医疗体制有望初现雏形。

  医改上的“定论效应”引发了笔者对整体性改革进路的思考:“医改不成功”的定论之后,教育、民航、铁路、就业等等,其他更多的领域是不是也该有自己的“改革定论”了———及时的“定论”,是试错性改革不可缺少的反思机制。及时总结,改革才不至盲目,问题才不至累积,社会才不至失范,正义价值也才能得到伸张。

  我们的改革走的是试错渐进之路,从医疗卫生到教育,从民航铁路到邮政等等,都没有一个既定的、先验的正确路径,只能摸索前进———显然,这种改革思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常态的总结机制,以阶段性的“定论”在“否定之否定”中保持改革的原初方向。从我们当下的改革现实来看,许多领域太需要这种“定论”了。

  比如教育方面,那些常常见诸于报端因为教育不公引发的非常事件就不说了,表征这些问题的最新数据是: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猛涨约20倍,而1994年至今1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跟“看不起病”一样,“上不起学”的问题也异常严重。

  所以,像医疗改革一样,教育改革也迫切需要一个“定论性”的总结,几年的教育改革成功还是失败、失败又失败在何处等等,有定论才有彻底改进的机会,藏着挟着拖着含糊着只能加剧问题的恶化,从而破坏社会公平之基。

  民航改革也是如此,几年来,民航改革玩过多少概念了,又是重组,又是分拆,又是开放民营,可结果如何呢?前段时间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刚推出“超低价票”,立刻遭到了既得利益者同行的质疑和民航总局的政策打压,“超低价票”昙花一现———民航改革是不是也需要一个阶段性的“定论”了: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而如今的现实又是什么?

  还有铁路改革,改了这么多年,每到黄金周和春运的时候,拥挤问题和行业霸道依然如旧,没有“定论”的话只能越来越远地偏离改革的初衷。

  放眼现实,这种“定论”的缺失是普遍性的。国企改革是如此,顾雏军的被捕凸显出“国退民进”的问题;收入分配是如此,群体间的差距过大,而群体内差距又过小,还有就业、户籍制度等等问题———可以看到,正是因为这一个个问题上缺少应有的“定论”,社会的失衡和断裂才显得如此的明显如此的巨大!

  我们看到,卫生部门面对现实承认“中国医改不成功”,天并没有塌下来,反而在正视问题中强化了社会对改革的信心,同样,其他领域也应该有这种勇气、自信和诚实。正视现实,天不会塌下来,讳疾忌医才会误国误民。

  作者:文 曹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