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寻找李兰珍(连续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2:30 人民网-华东新闻

  8月2日,本报华东新闻版“今日聚焦”栏目刊发《闺女,你在哪里?》的图片报道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沂蒙“红嫂”王入美在有生之年想见一眼离别50多年的养女李兰珍(小名“谝”)的心愿,打动了编辑部同仁和读者的心。

  一封来信,载着沉甸甸的信赖

  2日当天,读者应红枫给编辑部发来传真:“我是浙江省舟山海岛的一名普通读者,看了今天华东版上《闺女,你在哪里?》的图片报道,让我感动得不能自已。没有一件图片报道让我如此反复拜读,让我泪流满面。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居然还如此确切地记得50多年前‘农历九月廿四下午’把养女接走的细节,这是一位母亲50多年来念念不忘的切骨之痛。母亲今年已经78岁高龄,为了见孩子一面,母亲不可能再等50年!我认为华东版不管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责任的角度,都要发动记者寻找这位女士,并做连续报道,让母亲在有生之年再和这位视如己出的女儿见上一面吧!相信和我有同样感受的读者绝不在少数。”

  这位读者在信中最后加了四个字:“期待佳音”。

  这4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当天,编辑部决定派记者帮助王大娘找寻养女李兰珍。

  三路出击,烈日下寻找线索

  在报道中,惟一的线索是关于李兰珍父母的:“华东工委青年团,李怒潮、刘金链,地址:上海市东平路9号”。大家就这条信息进行了分析,可能涉及的方面包括:公安(户籍),单位(华东工委青年团),地址(上海市东平路9号)。根据这些线索,决定兵分三路着手调查。

  3日,上海的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气象台发布高温黑色警报。本报4名实习生按照预定方案,顶着高温和酷暑分头寻找———

  时间:9∶00—11∶00

  地点:上海市东平路9号

  采访:邱志涛

  东平路上的建筑都很有历史,大多数房子门口都挂着“历史优秀保护建筑”的铭牌。到了东平路9号,门口挂着“上海市音乐学院附中”的牌子。

  马路对面,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从弄堂里走出,他介绍说:“这个房子啊,听说以前是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住过的,那已经是很久以前了,到后来具体怎样就不太清楚了。”

  再往前走,一位刚买菜回来的老太太说:“这里解放后没几年就是音乐学院附中了。再往前,这里还有过哪些单位已经没什么人记得了。”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介绍,学校成立于1956年,但对学校成立前这里的情况也不清楚。“你最好到天平路警署查阅一下当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户口,也许能找到。”

  时间:14:00—15:30

  地址:天平派出所户籍管理办公室

  采访:邱志涛 田晓玲

  东平路9号在徐汇区天平派出所的辖区内。我们带着8月2日的华东新闻版来到派出所户籍档案查询处。工作人员听完介绍后,热情地拿出1948年至1954年东平路一带的户籍档案本,翻开来,纸已经发黄,有些页码还缺了角,摸上去纸质发脆,但户籍资料如姓名、出生年月、何时登记户口、何时迁出及迁往何地等,倒都非常齐全。“如果李兰珍当时报进户口,这里肯定能查得到。”工作人员肯定的语气,让我们燃起了希望。

  东平路9号的地址下只有不到10户人家,翻来覆去,却没有李怒潮、刘金链、李兰珍的名字。在1954年之后户籍档案新增加的住户中,也没有找到。

  再看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华东工委青年团,上海市东平路9号,工作人员帮着猜测,“这里很有可能是李兰珍父母工作的地方,如果不是住处,就可能没在这里上户口。”

  另一位工作人员指着报纸上的一张照片说:“这张照片拍摄的建国西路建叶里确实在这附近。很有可能李家也住这一带,但是没有确切的地址,查找起来太难了。你们或者可以去上海市档案馆试试,查一下当时华东工委青年团的档案,找到与李怒潮共事过的同事,可能会有些线索。”

  时间:上午9∶00—9∶45

  地点: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户籍查询处

  采访:田晓玲 骆辉

  上午9时,我们来到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户籍查询处。接待人员首先输入了“李兰珍”3个字,屏幕上显示,从1945年到1955年段,女性的“李兰珍”多达好几页。根据王入美回忆,当时抱养的时候是1948年的腊月,所以,我们就决定上门寻找与这个时段最接近的“李兰珍”。

  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李兰珍”,1948年11月17日出生,家住上海市泾东路某弄某号。我们决定不放过这一线索。

  出师不利,此“李兰珍”未在山东住过

  时间:10∶00—15∶00

  地点:上海市泾东路

  采访:骆辉

  匆匆看过地图,乘地铁,坐公交车,再步行,来到了地处虹口区的泾东路。这是一条小马路,1弄,2弄,3弄……终于找到了103弄。当时的感觉,有如干渴后见到一丝清泉,一心想着,如果报道中的“女儿”就是她,那沂蒙山的母亲该会多高兴啊!

  窄窄的弄堂,一户接着一户,没有门牌号。问过左邻右舍,才觅到“李兰珍”家,可是家中无人。邻居一老人说:这户人家的主人的确叫李兰珍,现在上班去了。听了来意,邻居觉得她不会是我们要找的对象,“因为我可是看着她从小长到大的”。也就是说,这个“李兰珍”并没有在山东住过。出师不利。

  山重水复,旧档案中仅有一条线索

  时间:13∶00—15∶00

  地点:上海市档案局

  采访:裴现梅

  “华东工委青年团”是李兰珍生父李怒潮当时的工作单位。据查,这个机构已于1954年撤消。于是,我来到上海市档案局。

  在档案局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处,我查阅了“青年团华东局工委、青年团上海市委关于1949年编制表、整编总结及工作人员名册”、“青年团华东、青年团上海市工委1949年干部名单”、“青年团市委、团华东工委、团市郊工委关于组织工作的计划、报告、总结”等档案,在大量以手写为主的纪录中,都没有发现“李怒潮”这个名字。

  直到查找第58份档案资料时,才发现了一条记载有“李怒潮”的文件。在1954年4月的一份青年团华东工委部分干部调动的通知中,有“李怒潮:组织部副部长”的纪录。这表明,李兰珍的父亲曾经是青年团华东工委的组织部副部长。如果继续顺着这一线索展开调查,是不是可以找到李家的去向?

  柳暗花明,她可能生活在昆明

  一天的查找一无所获。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发件人是《闺女,你在哪里?》照片的拍摄者王树芳、郝建钧。他们在邮件中说:要找“谝”首先要找到她的父母。近日,我们分别通过走访和电话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帮助老红嫂寻找养女下落。临沂市离休老干部张学礼得知此事后提供线索:中国驻巴基斯坦原大使王传斌,上世纪50年代曾和李怒潮一起工作过。我们拨通了王老的电话。83岁高龄的王大使是山东莱芜人,他以浓重的乡音告诉我们:“我50年前在上海团委的时候和他同事几年,后来他去了云南个旧锡矿工作,之后再没有联系了。”我们随即将电话打到云南有关部门,初步获悉李怒潮夫妇上世纪50年代末从个旧锡矿去了昆明,已去世多年;李兰珍目前在昆明工作,具体什么单位不清楚。

  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条信息让我们兴奋不已。这表明,李兰珍已离开上海,而现在还生活在昆明。

  记者很快拨通了昆明市《春城晚报》的电话,与该报总编室主任邓申吉取得了联系,并给他讲述了这个故事,希望他们协助刊发照片,寻找李兰珍。邓主任回答:这真是个动人的故事,一定配合寻找。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04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