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BBS征婚 真心还是游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3:14 北京晨报 | ||
■年龄较大的发帖者最有诚意■专家提倡高校为研究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 “优秀男真诚地征一个女朋友”、“流浪的蒲公英想找个家”……看到这些文字,你一定以为这是婚介机构的征婚广告。事实上,这是某高校BBS“鹊桥”版的帖子。如今,大学生们流行在BBS上征婚,几乎所有高校BBS上都设有“鹊桥”版,这个版面目前已经成为BBS上最热门的版面。 ■网络征婚·语言 风趣浪漫温情 高校BBS上的征婚帖子和社会上普通的征婚广告有何不同?高校BBS上的“征婚”帖大多浪漫风趣、充满温情,而且满含网络语言。在征婚内容中,发帖人通常也会写明自己的条件,并写上期待的对方条件,但往往更为单纯,更注重感觉。比如一个帖子这样写道:“希望MM:愿意晒太阳也愿意吹风雨,喜欢鲜花也喜欢野草,爱孩子也爱老人。” 别看是在校园里,大学生们也是非常讲究条件的。比如很多征婚者都会明确要求对方的户口、身高、收入等等。 ■网络征婚·人员 毕业生研究生 什么样的人在高校BBS上征婚,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记者联系到了某高校BBS“鹊桥”版的版主小欧。 小欧告诉记者,从发帖来看,男女比例差别并不十分明显。“男女生都有发帖的,应该是一半对一半吧。但是,从年龄上来看,男性1970年至1978年出生的征婚者比较多,女生则集中在1975年至1982出生。当然,年龄更大的也有,比如有些高校教师也在此征婚。”翻看这些发在BBS上的帖子,记者发现,从大二大三到硕士、博士都有,但大多数征婚者是研究生,也有高校的年轻教师在“鹊桥”版上征婚的。除了这些在校学生,很多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们也成了“鹊桥”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在著名的“水木清华”BBS“鹊桥”版随便找了一页,有三分之一的帖子都是已毕业的大学生发的。 ■网络征婚·真假 一般都会吹自己 “身高1.77米,必须要说成自己有1.8米。”昨天,一位曾经在BBS上发帖子征婚的男生向记者透露。“那么多人都在BBS上征婚,我们学校的BBS,火的时候一天就有几百个征婚帖。为了让更多人注意到你,肯定得把自己往好了写,或是往独特方面写,吸引眼球呀。男生一般都说自己很阳光,喜欢运动;女生在征婚的时候总说自己温柔贤惠,做饭好吃等等。” “绝对不能光看BBS上的情况描述,很多都是夸张的。”另外一位清华大学的男生说,“我曾经和一位自称是‘皮肤白皙、外表秀气’的女生见了面,她所说的条件大打折扣,她长得实在挺一般的。” 而发帖征婚的学生们是否是认真的呢?某“鹊桥”版版主告诉记者,当然也有人成心搞恶作剧。“如果我发现某个账号恶意发帖,会及时删除制止。但是大多数人是有诚意的,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发帖者。”记者看到,很多发帖者都在标题中郑重地注明“非诚勿扰”。 晨报记者代小琳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婚姻专家王震宇— 校园BBS鹊桥 合乎情理 而对于大学生们在BBS上征婚,家长们无一不感到惊讶。“啊?还有这种事儿,我孩子从来都没和我说过。”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征婚的安全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婚姻专家王震宇教授认为,应该提倡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让孩子在“本土”就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因此,校园BBS“鹊桥”的产生合乎情理。 王震宇教授说:“为什么现在有些学历、工作都很不错的孩子到了合适的年龄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就比如家长鹊桥会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婚姻观念变化了,有些年轻人认为婚姻可有可无,而以前的观念则是必须结婚。再一个原因就是交友圈非常狭窄,因为有的是研究生、博士生,很长时间以来他们都生活在学校,这样当然就不容易找到理想的伴侣。” 针对这种情况,王教授认为,应该成立推动高校博士生、研究生交友的联谊会,大家可以在联谊会中自然认识,促进双方的沟通,在自己的圈子内就可以交到朋友,因此,校园鹊桥BBS也可以看为一种联谊的方式。 王教授表示,家长对于BBS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无需过多指责,“因为进入了大学都是成年人了,他有交友的权利,何况很多人都只是停留在交友的过程,还未进入婚姻事实。” 晨报记者吴亭 ●媒体观点 如何看待租房“解禁令” 近日来,国家教育部一纸关于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在高校和网络、媒体上引来议论纷纷。一时间,“教育部解禁大学生校外租房”、“大学生校外租房开绿灯”、“租房禁令夭折”之类的标题充斥媒体和校园。这样的标题,猛一看,不免让一大部分教师、家长忧心,又让一小部分大学生们顿生租房的冲动。可是,仔细读一读教育部的有关通知,媒体用“解禁令”解读新政策太简单化了。 教育部的《通知》中这样写道:“对在校内宿舍和公寓安排确有困难,而需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学校也要制定切实措施,加强教育管理。”从这一《通知》上看,并没有所谓“解禁令”存在,而只是要求高校对部分学生在校外租房加强管理。而在此前一年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里,涉及“禁租令”的内容是:“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祝对已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应要求其搬回校内住宿?鸦对极少数坚持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向他们耐心说明可能产生的后果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并逐一登记,建立报告和承诺制度,说明租房的原因、房屋详细地址、联系方式,承诺加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自我保护,经本人与家长双方签字报学校备案。” 只要仔细对照一下这两个文件,不难发现,无论是一年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禁租令”,还是一年后被传得风生水起的“解禁令”,都是对具体政策细节不准确的概括、不完整的归纳。不客气地说,媒体所拟订的标题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这两个文件的原意,误导的成分不少。 教育部在去年文件中对在外租房的对策是相当细致明确的,而今年文件的措辞却相对弱化。对问题的含糊淡化、措辞的前后轻重不一,导致了媒体的猜测、误导,而在短短一年之内,政策有所调整,却没有公开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进行充分的社会论证,这也暴露了教育部门决策过程的欠缺。 无论如何,安全问题是必须重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行政部门不要模棱两可,媒体不要简单炒作,高校不要轻弃责任,大学生不要放任自流,这样,才是真正重视大学生安全的态度。 摘自《光明日报》 “面子工程”买不来“求职门票” “我想要巩俐的鼻子,林青霞的下巴……”“我要变得像刘德华一样帅……”暑假中,一些刚跨过高考“独木桥”的准大学生们,纷纷揣着明星照,走进了整形医院美容科,启动“形象工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个漂亮的外表会让人更自信。问题在于,很多五官端正的学生青睐高价整容的背后另有玄机:无非是为了能在几年后的求职大战中多一个砝码、多一分把握。如此说来,这些准大学生们的行为看似花哨,实则具有极明确的现实指向。 虽说得体的外表是对自己负责的一个重要表现,才貌兼得、内外双修自然最好,但如果刻意在美貌上大做文章,以此作为求职的门票,多少就有些舍本逐末了。这种人才外在形象的苛求化倾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很有害,不利于培养靠才干和实力赢得承认、赢得尊重的意识及能力,滋生虚浮之风。 也许,那些进整形科的学子会叫屈。的确,也不能把板子全打在他们身上,少数用人单位搞外形容貌歧视,客观上也助长了这种不良导向的蔓延。招聘还是招人才,不是求花瓶。只要五官端正、衣着得体即可,个人能力最重要。这也是多数用人单位的共识。为此,对奔波于职场的广大人才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千万别只顾“面子”,丢了“里子”。摘自《人民日报》
在“水木清华”BBS鹊桥版上,一网友报喜:“成功领证了。”资料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