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强职业教育需要政府宏观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4:52 中国青年报

  如果你问家长,“你愿意让孩子上技校或高职吗?”回答一般都是:“我的孩子为什么要当工人?!他要读高中,考大学!”

  面对大学毕业工作难找的孩子,有的家长会感慨:“一个高级技师年薪20万元,早知这样,不如初中毕业后就让你学技术了!”

  一边是“普通高中热”,一边是持续几年的技能型人才短缺。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马树超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与两个需求主体之间的强烈错位”。“技能型人才短缺反映了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普通高中热则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那么,在目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哪一个矛盾?”马树超认为,目前教育应优先考虑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优先解决产业发展与技能型人才不足的矛盾,使发展职业教育成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8月3日,第二届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论坛暨中国—澳大利亚职业院校合作洽谈会在重庆召开,为期3天的会议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从国际上看,很少有仅仅依靠市场来调节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成功经验。”马树超认为,要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上升到830万人的目标,关键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目前,需要设计有利的政策环境,重点是控制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强化就业准入政策的实施,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待遇。”

  虽然很多家长还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技术院校,但技工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强烈。统计数字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为85.4%,2002年为88.6%,2003年为94.6%,2004年进一步提升到95%。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2003年为56%,2004年达到61%。“今后15年,我们测算,中等职业教育制造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应从目前的每年不足100万人增加到300万人左右。”马树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上,要优先发展制造类专业,提高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教育的要求,今后一个阶段我国教育重点应由初中教育为主转向初中后教育为主,而初中后教育的发展应以职业教育为重点,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制造类专业为重点。”

  他同时提出,应加快职业教育学制多样化,鼓励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依托城市职业学校反哺农村与农民,推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

  澳大利亚职业与技术教育部长、总理部长级顾问加利·哈格雷夫议员介绍说:“我们的政府决定,在规划全国职教发展、确定发展重点和开发技能标准与培训包(指用来培训、认可和评估人们技能的一套国家认可的标准、指引和学历资格组合,由行业制定,以适应行业需求为目的———记者注)的过程中,积极吸收行业的意见,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求行业参与,以此推进体制改革,满足雇主的要求。”“我们的体系建立在国家批准的培训包的基础之上,以技能而非课程为导向。”这位澳大利亚职教行业的领导人的话,一语道破该国职教的成功之道。“为了鼓励人们参加培训,我们必须保证将培训与就业需求和前景密切联系。澳大利亚成功的职业与技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新学徒计划在各行业的普及和推广。”

  在澳大利亚,学徒工作和实习被理解为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一种培训契约,学徒和实习生应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和工作时间外的培训掌握技能。截至2004年12月31日,澳大利亚有将近38万学徒和实习生。

  在这个国家,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员规模异常庞大,2004年受教育的学生约占15~64岁年龄段的11%,相当于入读大学的学生数的两倍。它培养了一大批初级技工以及希望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的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澳大利亚的经验已开始被学习、借鉴到国内职教行业。2002年3月,中澳(重庆)职教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两国政府通过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联合开展的双边项目。目标是通过提供满足行业培训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为重庆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做出贡献。

  “项目已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重庆市教委主任欧可平介绍说,更新了职业教育理念,加强了职业教育行业联系,改革了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和教法,建设出职业教育新型师资队伍,推进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

  本报重庆8月3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田文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