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失地不能失志(潮涌珠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4:5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7月份开始,厦门集美地区高埔村的失地农民高赐汉和老伴每月都能顺利领到1008元养老金了。厦门集美区针对失地农民面临的如何公平合理得到征地补偿款、如何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以及如何开拓致富门路等三道难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在当前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农民生计、社会稳定等

一系列问题就会凸显。解决农民的失地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他们丢失土地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集美地区的做法看,我们可以得出要破解农民失地“三难”问题,必须努力做到解难题,排民忧,求发展。

  征地拆迁,给农民带来了众多失地问题,必须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既要实现失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又要维护土地补偿款分配的公平合理。寻求政府、征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将现行补偿标准适当提高,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最大化。

  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一直是失地农民们心中长期的疙瘩,更是一个涉及他们现实利益的难题。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基本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的思路解决,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切实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摆在失地农民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新的生产资料以保障生产生活的进行。失地农民问题本来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可通过实现失地农民职业的转换和身份的转换,实现农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的力度越大,失地农民就会越多。中国庞大的农民人口使得农民问题不容忽视。政府必须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办农民所需,把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当作一项稳定、富民的先导工程来抓。除了通过制度和机制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外,社会各界还应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和创业领域的开拓,使他们能适应变化,失地不失志,再辟人生新天地,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04日 第五版)

  作者:郭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