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多才多艺陈方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5:0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多才多艺陈方千(图)
陈方千濡墨挥毫

  在不久前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传奇”栏目中,随着崔永元的旁白和《锦上添花》镜头的转换,作曲家唐诃、吕远谈到陈方千时由衷地说:“像方千这样既擅长编导,又懂京剧和作曲的全才太少了!”

  陈方千是我舅舅,生前他是北影导演。舅舅祖籍江西靖安,出身于旧官僚家庭,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曾考取公费留学生东渡日本。回国后考入北平“中电三厂”,步入影坛,曾与作曲家雷振邦共同创作了进步歌剧《拓荒者》。由于他富有天资、勤奋好学,吹拉弹唱都在行、琴棋书画样样通,被同事们誉为“才子”。

  解放后,舅舅和谢添等同仁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我国第一届电影导演进修班,不仅奠定了艺术理论基础,而且和苏联电影艺术家们建立了真挚的友谊。30多年来,他才思敏捷、孜孜不倦,展现了多方面的才华,亲手编写和与别人合作的电影脚本近20部,其中,他参加编导并执笔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洪湖赤卫队》、《锦上添花》、《花儿朵朵》等,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孩子们的欢迎。他参加编导的电影故事片《小铃铛》和他为儿童剧《小熊请客》谱的曲均荣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由于早年跻身梨园,谙熟戏曲程式,他参加执导的梅兰芳的《游园惊梦》和独立执导的《红娘》、《失街亭》、《哪吒》等戏曲艺术片,得到了戏剧界人士广泛好评。在分镜头剧本中,他对作曲的揭示得当、要求具体;在戏曲片的场面调度中,对乐队器乐的发挥、演员表演的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在一次音乐界座谈会上,有位专家感叹地说:“像陈方千这样懂音乐的导演,确实不多呀!”

  舅舅对待工作只争朝夕。当年编写《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时,根据有关材料他只用了几个夜晚即拿出初稿;艺术片《欢天喜地》投入后期制作时,只给作曲家一周时间,当时没人敢接。谢添找到了他,舅舅拼搏五个夜晚,优美流畅的曲子完成了。经新影乐团试奏,立即得到了肯定。久而久之,北影的同事称他为“拍片快手”。

  舅舅天性乐观,待人热诚。同事、亲友们和他在一起总觉得特别愉快。拍《盐场今昔》时,他推过200多斤重的小车,在盐场俱乐部谈笑风生地辅导过文艺积极分子;在颐和园南湖旅社,他主动挥毫给炊事员送上得意的字画;在中央电视台“笑的晚会”上,他和谢添一齐登场、默契配合;在诗歌朗诵会上,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发人深省的寓言……多少年来,人们往往不习惯称他为“陈导演”,而是直呼其名:“方千”!

  舅舅每次到我们家,都带来了欢乐的气氛。他即兴发挥地说着、表演着,母亲和我们这些孩子的笑声也接连不断。他一会儿模仿高德明的哑嗓儿来几句相声,一会儿又用马连良的韵白唱段歌曲;刚刚消停,只见舅舅摘下皮包往头上一扣,抄过毛毯朝身上一裹,嘴里叽里咕噜地念念有词,又俨然成了非洲总统!

  为了丰富艺术素养,舅舅对绘画、书法篆刻、泥塑等十分喜爱并认真研习。由于才气过人,他捏制的小猪、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简洁传神,谁见了都想要。他在“文革”中制作的主席语录章,工艺的考究、微型书法的精美令人赞叹,一时在电影界传为佳话。他的写意国画清俊俏丽,行书遒劲潇洒,曾得到董寿平、许麟庐等名家称赞,先后在《北京日报》、《影剧美术》等处发表。为了鼓励我自学,舅舅不仅赠我多幅字画,还将许麟庐先生送他的一幅丹青也转送给了我。1988年,舅舅因病不幸去世,享年仅65岁。20年易过,可忆及他的音容笑貌,往事历历,实是心潮难平。很多小事都显得格外值得珍视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04日 第七版)

  作者:鹿耀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