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小时救出遇险货轮 市北边防昨实施紧急救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5:31 青岛新闻网
一小时救出遇险货轮市北边防昨实施紧急救援(组图)
一小时救出遇险货轮市北边防昨实施紧急救援(组图)
一小时救出遇险货轮市北边防昨实施紧急救援(组图)
一小时救出遇险货轮市北边防昨实施紧急救援(组图)
昨天上午,市北边防大队官兵紧急出动救援2000吨货轮

  “铭扬洲131”号货轮雨中搁浅暗礁海域,市北边防大队昨在岛城渔民协助下实施紧急救援

  早报讯“快,有一艘货轮在马蹄礁搁浅了,船身都斜了,你们快来救救吧!”昨日上午9时20分,市北边防大队“海上110”接到了报警电话。2000吨货轮遇险搁浅,船上14名船员被困,情况紧急!在王大勇教导员的指挥下,一场紧张的风雨大营救随即展开,接下来的一小时惊心动魄……

  9时20分货轮搁浅“马蹄礁”

  昨天上午9时20分,市北边防大队“海上110”的电话突然响了,渔民丁先生向执勤官兵报警,“有一艘‘铭扬洲131’号货轮在小港湾入口处,因雨天看不清航向,跑进了‘马蹄礁’,搁浅了。”

  市北边防大队教导员王大勇迅速组织官兵出海营救。此时,海上雨雾迷漫,搁浅船只事发海域布满了暗礁,大船根本无法靠近搁浅船只。官兵们经过临时商议,果断决定乘小渔船出海。

  9时50分14名船员急待救援

  很快,官兵们找到当了30年渔民的寇照荣,寇照荣立即驾驶着8马力的“青钓248号”载着4名官兵出海。4分钟后,冒着风雨,救援船乘风破浪迅速赶到出事海域。此时,专门往返浙江台州—青岛运货的2000吨“铭扬洲131”号货轮船身已经向左倾斜,船上的14名船员急得团团转。救援官兵们在初步察看险情后决定靠近搁浅船,检查触礁后的船体。

  10时04分“放心,船不会沉”

  此时正赶上退潮,海中暗黑色的礁石清晰可见,在风雨中闯过礁石靠近搁浅船,面对这个险情老渔民寇照荣也不禁捏了把汗。“多亏了老寇经验丰富,他驾驶着渔船在礁石中慢慢靠近了搁浅船。”参与救援的王大勇教导员告诉记者。“铭扬洲131”号货轮船长肖某看到来了救星,下到了救援船上,面对救援官兵长吁了一口气:“太好了,你们来了。”船到底坏没坏、撞在哪儿?官兵们决定带着大管轮绕船查看一下,8马力的救援船在海浪中宛如一片树叶,不断地颠簸着,官兵们仔仔细细地帮着大管轮查看了搁浅船的每一部分,“真是万幸,船体没有受损,也没有漏水。”10分钟后,王大勇教导员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告诉大管轮:“这下好了,你可以放心了,船不会沉了。”

  11时许脱险货轮安全驶离

  “很快就要涨潮了,等船浮出暗礁,你再开船。”救援官兵立即给大管轮指明了航道,并把附近海域情况做了解释。为能够随时保持联系,王大勇教导员给船上人员留下了联系卡,告知了报警电话和手机号码。在确定船体和人员安全后,救援官兵们才离开了“铭扬洲131”。

  归港后,王大勇教导员随后指派了专人在小港船管站码头负责监控,以掌握遇险船的动向,一旦发现有险情,随时出警。12时37分,随着涨潮海水渐渐地漫过了礁石,在市北边防大队官兵的注目下,“铭扬洲131”安全地驶离了“马蹄礁”遇险海域。

  人物对话 紧急时刻,我们启动B预案

  昨晚9时,记者与市北边防大队教导员王大勇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你们准备了几个救援方案,为什么选择最后的方案?

  王大勇: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准备了两个方案,A是船体受损了,立即撤下人员,我们要立即联系海事等相关部门一起救助;B方案是如果船只完好的话,出海告知船员出行航道。

  记者:为什么要选择第二个方案呢?

  王大勇:因为大船过不去,所以先决定救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艘船估计破损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当时,你们出海救助有没有危险时刻呢?

  王大勇:我们出去的是一艘小马力的渔船,浪头有半米多高,在风雨的打击下,船一直在晃,特别是靠近货轮的时候,随时有可能触礁,大家心里十分紧张。

  记者:这艘船怎么会触礁呢?

  王大勇:那艘船的驾驶人员不熟悉航道,加上能见度比较低,所以触礁搁浅。

  记者:跟以往的救助渔船相比,这个事件有什么特点?

  王大勇:这艘船的吨位比较大,而且潮水比较浅。

  当时海事部门的巡逻船也赶到了现场,但因礁石太多巡逻船无法靠近。

  记者陈勇通讯员张海峰为您摄影报道(来源:青岛早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