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保大人”喜迁新居(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6: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管克江

  一场晨雨将三宝垄市冲洗得干干净净,三保庙门口已经是车水马龙。道路两旁彩旗招展,庙内庙外宫灯高悬。三宝垄郑和航海600周年纪念活动今天进入第三天,新三保庙落成典礼正在举行。

  相传郑和七下西洋,三次停靠三宝垄。后人在他歇息过的山洞建起三保洞、三保庙,追忆他对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友好交往做出的贡献。旧三保庙延续几百年,几度修葺,仍然狭小阴暗。三保洞内更是潮湿,每逢雨季经常被淹。热爱景仰郑和的印尼华人有感于此,合力捐资约1000万人民币,耗时两年,修建了新三保庙。

  新三保庙坐南朝北,分三层,高25米,气势恢弘。椽子上画着二龙戏珠的画面。庙南一组30米长的浮雕壁画,共分10幅,讲述了郑和与印尼有关的航海活动。3日上午9时,中爪哇省长马罗提扬托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临时代办余洪耀为矗立在三保庙门前的郑和雕像揭幕。余洪耀在致辞中赞扬郑和是一位和平的使者,是中国和印尼友好交往的先驱。随后马罗提扬托主持打开了新三保洞门。

  新三保洞坐落在三保庙后。洞口门上挂着“三保圣洞”的牌匾,下面的对联是:“受命皇朝临海国,留踪石洞庇人家”,横批是“寻弥留芳”。三尊郑和“金身”就端坐在洞内条案上。洞内宽敞明亮,两旁是巨型龙船的浮雕。三保洞门口很快聚集了前来拜谒的各地民众。他们中间有从外地赶来祈福的印尼华人,还有戴黑色圆帽的伊斯兰信徒、穿黄色袈裟的僧侣、围着“巴迪克”筒裙的爪哇族妇女。一名姓金的泗水华人举香向三保洞祭拜,他说自己前一天从泗水赶来,因为三宝垄市内饭店都已爆满,只好住到了10公里外的小镇上。虽然费时费力,但他觉得亲眼看到三保大人搬到新三保庙,并且能在这里向三保大人祈福感到很开心。

  三保洞基金会主席张益廉说,三保洞是一个向所有宗教和文化开放的场所。当年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文明的对话和文化的交融。今天三保洞也要成为印尼华人与各族民众友好相处的基地。这使记者想起了路上出租汽车司机提到的一个爪哇传说,这位叫纳里尔的司机就住在三保洞附近,自称对三保大人的了解比许多华人还多。他说,爪哇人传说“古代从中国来了一位叫丹布·阿旺的船长,有许多满载货物的海船,他还是一位慷慨大方的商人”。据说,丹布·阿旺就是爪哇当地人对郑和的尊称。

  三宝垄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委员会主席李伯图说,新三保庙落成只是开始,接着还有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的贸易博览会、中国杂技表演、印尼皮影戏演出、舞龙舞狮比赛、印尼国家地理杂志举行的郑和下西洋图片展和中国文化部主办的“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巡回展等等。他告诉记者:“这两天别回雅加达哟,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

  (本报三宝垄8月3日电)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4日 第七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