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抗战怒吼 谱大众呼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6: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为抗战怒吼 谱大众呼声(图)
李准

  时值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百年诞辰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双重纪念,由广东电视台制作完成的电视连续剧《冼星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的隆重播出,可谓正逢其时,是制作单位和摄制组全体对广大观众的一次倾情奉献。

  全剧以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而被上海国立音乐学院除名开篇,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的成功演出作结,通过对冼星海只身赴巴黎勤工俭学、在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杜卡斯教授、回上海求职和创作抗日歌曲、参加演剧队从上海辗转到武汉,在武汉组织群众性抗日歌咏活动、奔赴延安到鲁艺任教、创作并指挥演出《黄河大合唱》等主要经历的极具新鲜感的形象描绘,令人信服地反映出他对20世纪中国音乐的巨大贡献,也清晰地揭示了他从为艺术而艺术到为人生而艺术、再到为革命为全民族的解放而艺术的发人深思的人生轨迹和艺术追求。全剧用一系列精彩的性格冲突和细节描写着力凸现了冼星海对祖国和亲人的挚爱,对音乐的痴迷和非凡悟性,凸现了他那特有的赤诚与执着、坦荡与激情,以深厚的文化人格支撑起鲜明的艺术家个性。尤其是描写冼星海与大野宁茨郎、杨德烈发生冲突的几场戏,犹如奇峰突起,冼星海文弱外表下的民族尊严感的强烈,令人震撼。在男女情感戏上,如果说冼星海在巴黎与露易丝的知音式热恋描写充满了浪漫气息,那么冼星海归国后在抗日歌咏活动中与钱韵玲的结合则弥漫着理性与温馨,两者都有荡气回肠之妙。马晓伟饰演冼星海,形神兼备,激情灌注,很好地体现了编导的意图,越演到后面越挥洒自如,为堪称“这一个”的冼星海形象增添了光彩。

  冼星海之所以被称为20世纪我国最杰出的音乐家,不仅因为他的作曲成就首屈一指,还因为他是标领正确创作道路和人生选择的优秀代表。《黄河大合唱》为什么会成为民族音乐中的不朽乐章?不仅在于它开我国真正的合唱歌曲创作之先河、音乐技巧一流,更由于它捕捉到了中华民族命运的最出色的音乐形象,谱写了凝聚民族魂魄的黄钟大吕。从片中人们看到,冼星海有扎实的民族文化根基,尤其喜欢广东音乐,他到法国去考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目的是用世界先进音乐理念和技巧提高自己,为创建中国的民族乐派效力。作为第一个考进高级作曲班的中国学生,他的才华受到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杜卡斯的赏识,他与露易丝的热恋正如诗如梦,但当得知日本侵略者增兵华北、“何梅协定”的签订使祖国处于危急之中时,学业有成的他毅然选择了回到祖国。片子越是渲染他对巴黎对露易丝的难舍难分,也就越是烘托出这一选择的崇高。因为没有这一选择就没有后来的冼星海。周恩来为冼星海题字说得好:“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电视剧生动反映出,是时代的召唤和民族的期望,是亲历抗日救亡伟大实践使冼星海的创作才华与激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教唱抗日歌曲现场,他七分钟谱出《救国军歌》;为慰问抗日将士,他一夜写完《保卫卢沟桥》的主题音乐;看了歌词激情难耐,他一口气谱出《在太行山上》;为给战友送行,他在新婚夜为《到敌人后方去》谱曲。因为抓住了时代脉搏,反映了人民心声,这些歌曲都唱遍了全国,也留在我国音乐史上。电视剧还真实地揭示了,正因冼星海到过抗战中的黄河,倾听过难民的诉说,特别是他到延安后思想发生了飞跃,对民族精神有了更透彻的感悟,他仅用7天就完成的《黄河大合唱》成了20世纪中华民族经典音乐中的巅峰之作,至今盛演不衰。而那一批又一批标榜纯粹表现自我和一味赶时髦的音乐人及其作品如今又在哪里?两相对照,不是很值得今天的艺术家们深长思之吗?

  写音乐家的影视剧不同于一般的故事片,音乐在其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个优势,也是创作中的一个难点。电视剧《冼星海》剧组中,王朝柱在大学是学作曲的,导演段国平也学过音乐,主演马晓伟会拉小提琴,作曲杜鸣心更是当代我国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他们都致力于在音乐片影视剧的创作上迈出新的步伐。其一,全剧音乐元素的饱满和丰富格外引人注目。比如,光是冼星海的歌曲和当时的其他歌曲就用了60多首,彼伏此起,多姿多彩,象征冼星海命运的广东民歌《顶硬上》和抒写民族魂的《黄河大合唱》的旋律更是不断响起、贯穿始终。同时,杜鸣心创作部分的音乐,数量之多、水平之高也是少见的。曾经参与创作舞剧《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写了《秋思》和《长城》等多部交响乐的杜鸣心,这次在电视剧《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中显示出非凡的功力与才华,写得大气、流畅、动人心魄,与人物命运和情感完全融为一体,许多重点乐章让人击节赞赏。其二,电视剧《冼星海》不仅能用音乐烘托气氛、交待背景、抒发情感,而且能用音乐来结构故事、用音乐来刻画人物,使音乐真正成为完成作品主题的最有力的手段。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在我国音乐片影视剧的创作上作出了新的探索,积累了新的经验。这种追求本身也是对冼星海的一种纪念。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4日 第九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