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荆门:兴起校内经济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6: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杜若原

  踏入盛夏的门槛,湖北荆门市栗溪实验学校的茶园又送走了一个收获的春天。栗溪学校160亩茶叶基地产出的茶叶,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优产品”,销售额超过10万元。学校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校园经济创“名牌”,不仅锻炼了学生,还为学校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如何弥补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并且促进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湖北荆门市农村学校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初步探索出一条实行“一费制”后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路子。

  荆门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底子薄、条件差、债务重的困难。尽管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长,但农村中小学运转仍然十分艰难。据测算:全市农村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生均每年为350元,而学校实际可用经费生均每年为115元。一所规模达500人的农村小学,每年的经费缺口大约为12万元。

  1999年,荆门市在湖北省率先试行农村学校收费“一卡制”。乱收费遏制住了,而必备的经费从哪里来?市教育局长杨想森说,“等”、“靠”、“要”显然不行。在荆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中小学大兴艰苦创业之风,由过去习惯于向农民“伸手要”转为向政府要政策扶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以建设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和寄宿制中小学学生蔬菜基地为依托,谋划学校勤俭发展的路子。全市共建“两个基地”454个,总面积达7347.15亩,生平11.66平方米。2004年,全市农村学校仅蔬菜基地向学生食堂供给蔬菜390多万公斤。

  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荆门市鼓励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发展校园经济。东宝区依据当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山区乡镇种植香菇、木耳、天麻、魔芋;库区种柑桔、茶叶;丘陵地区种粮食、油料,基本做到了一校一业,各具特色,缓解了学校的办学困难。在东宝区子陵中学,记者看到学生蔬菜基地收获的蔬菜等农副产品,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将多余的蔬菜销到市内超市,并接纳城区3000多名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和种植技术培训。

  自力更生广开源,荆门市农村学校的校园经济蓬勃发展:2004年,全市校园经济总产值48110万元,实现纯收入6282万元,弥补教育经费5946万元,其中605万元用于补助教师工资,707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设备,708万元用于修缮教学用房,为1000人提供助学岗位,减免贫困学生书杂费20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3000人。2004年,全市学生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2.4%。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4日 第十三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