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造船强国”呼唤自主创新(纵深报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06: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造船强国”呼唤自主创新(纵深报道)(图)
  为7月28日,由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海集团建造的“新防城”号4250TEU(标准箱)集装箱船在大连交付使用。

  本报记者 廖文根

  刚刚过去的7月,我们隆重纪念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在弘扬郑和精神的同时,许多人不禁为前人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所折服。郑和的壮举也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早在600年前,中国曾经是世界造船强国。

  时光荏苒,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人们不禁要问,今天我们是否还是世界造船强国?如果不是,与造船强国的差距到底有多远?怎样才能向“造船强国”迈进?

  从规模上看,我们已经迈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根据国防科工委提供的数据,在造船产量上,我国已经“连续十年列世界第三位”。联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34.2万吨、占市场份额的0.6%,到“预计今年的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份额的18%”,短短20多年,我国在造船规模上经历的是沧桑巨变。

  造船数量上的增长令人欣喜,造船质量上的飞跃更令人瞩目:今天,我国不仅能够自主设计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船和8000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世界上造船难度最大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的液化天然气船也将实现“中国制造”。事实上,除豪华游船等少数船型外,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建造符合各种国际规范,航行于任何海域的船舶。与此同时,我国的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并大量为出口船和国内远洋船配套。茫茫大海中,“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包括众多发达国家在内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择,而中国建造船舶中有七成以上是供出口。

  从规模上看,我们已经迈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造船强国”仍是需要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但是,“规模之大”并不等于“实力之强”,“造船大国”也并不等同于“造船强国”。

  在业内,人们称船舶工业为“三密集”产业: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而世界造船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各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些年,尽管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仍未摆脱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出口船舶的配套设备大部分依靠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设计周期长,制造技术和信息化水平落后……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造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004年,业内专家曾就我国造船技术与世界造船先进国家进行过比较,结论认为:到2000年,我国船舶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差距为15年,其中组织管理差距为18年,信息技术应用差距为19年!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造船强国”仍是需要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参与世界造船竞争的一大比较优势,但是,要实现中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从模拟跟踪向自主创新转变、从传统船舶工业向新型船舶工业转变、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所有这些都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和历史性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些转变,加快提升船舶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造船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两张皮”,造船能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不匹配等问题还未解决

  科技创新一直是我国船舶发展的一大主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已经形成了综合科技体系。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船舶工业还未能形成一个研究所与企业有机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也就是说,我国的造船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两张皮”现象还没有消除。一方面,由于缺乏合作对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为争夺订单,造船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高价聘请国外的设计机构为其承担设计任务。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束缚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已经成为船舶工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前,造船能力与科技创新投入不匹配,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变,将使我国造船业落入世界加工基地的境地。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或提前于造船能力的形成

  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要跳出“世界造船业的加工基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或提前于造船能力的形成。

  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船舶相关企业和部门已经开始居安思危,勇敢面对世界船舶科技发展的重大变革期。船舶行业已经提出要坚持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要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强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总体科技创新能力。而在一些大型的船舶制造企业,正积极围绕新一代船舶产品和配套设备的全面升级、以全面信息化为标志的敏捷化生产以及世界造船产业的调整为重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自主创新道路上,我国的船舶工业路会越走越宽,“造船强国”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4日 第十四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