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寨半年生产成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16:04 人民网

  小寨是鸡泽县土地改革比较彻底的村子,每个农民都有了四点三五亩土地。今年农业普遍作到精耕细作,早苗都锄过四遍,晚苗也锄了三遍,棉花锄过六七遍。副业收入春三月就有二百三十九万元、四万七千多斤米。虽然该村劳力较缺每个劳力要种十八亩七分地,上半年参战又用了一千个工,现在算起来,全村仍可作到“耕三余一”。半年添了十三头牲口,加上原有的二十一头,已做到“顷地一牛”。

  互助组和生产委员会,领导该村得到了这样的成绩。

  —

  小寨早年就有一种互助组织。三四户亲友邻居自行结合,伙喂一头牲口犁地,或秋收时互相“帮忙”,不计工,大家对心思,吃亏占便宜都不计较。虽无固定形式,相沿却也很久。去年春天领导上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像其他新解放区一样,农民硬凑了十几组,自愿与等价问题没有解决,结果大部分垮台。但去年牲口极缺,靠互助才翻了地,这点好处对农民的印象是很深的。

  农民初步翻了身,土地多了,困难也多了,牲口缺,农具缺,过去腾出劳力可以作些小买卖贴补贴补,这时腾不出了。领导上针对这种情况,号召组织互助,增加生产,解决困难。在翻身庆祝会,农会大会……广泛宣传互助的好处,介绍其他地区的办法,特别提出要自愿。干部又分片动员,帮助七十八家订了生产计划,这些计划都说明“不互助不行”。在大家对互助议论纷纷的时候,农会主席董兰章找了几个翻身户,结成一个组,你卖几斗粮食,我卖几斗粮食,又向合作社借了些钱,买到一牛、一驴,一人犁地,其余都去淋盐,淋盐收入还清债款。大家看着互助好,又经干部串连,都自找对象,组织起来。最后剩下军属孤寡及合作社的干部,他们劳力缺乏,别人都不愿和他们互助。

  领导号召群众优待军属,照顾孤寡,照顾社干,说明不和军属互助,也得出代耕粮,和军属互助,对自己也有好处。经全村群众讨论,决定军属每个劳力自种十五亩,其余土地代耕,无劳力者全代耕,组员得工票全村还粮。实行这种办法以后,证明效果好。代耕者对军属生产负责,记工简单,又可避免因临时代耕而打乱小组的生产计划。脱离生产的合作社干部,自己组成一组,抽两个人变工种地,农忙时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大家突击,合作社红利给他们百分之三十五。老弱孤寡和光棍汉组在一起,做针线做饭和他们变工。估计会有参战任务,民兵分编入各组,以免影响生产。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互助组加速发展,全村一百七十八户,入组者达一百七十六户,村干部分头参加各组领导,因工作缺的工,由奖励粮偿付。

  小寨互助组的另一特点是农副业彻底结合。二十八个组有十八个实行这样的办法。忙时全搞农业,不忙时抽一部分人搞副业,闲时全搞副业。副业赚的钱全部归组,超过农业劳动价值部分,分百分之六十的红利。妇女参加男人的互助组,农忙时下地,农闲时互助纺织。为了真正做到副业配合农业,并使每个人的特殊技术都有出路,许多组实行“副业贯串全年”方针。如董银科组,在春天农民缺菜时生豆芽,夏季卖油条,现正筹设染房,冬天准备磨豆腐。每个人都可分得副业红利,互助组更易巩固。

  最初组织互助时,领导上虽然提倡自愿,却又强调“小租佃”,群众说这是“彻底组”。这种舆论把一部分人糊糊涂涂地卷来,“小租佃”一时占了大多数。时间久了,有些没有想通的人,对于这种形式逐渐感觉拘束、麻烦、吃亏、不对心思,到锄地时有些组垮了,有的不愿再干下去,也不愿提出散伙,怕人说落后。整个互助运动陷于停滞。领导上检讨了自己的要求过急过高的毛病,马上着手整顿。这次对于形式不加任何规定,愿意“小租佃”也好,愿意计工折工也好,愿意采用简单的“插犋”办法也好,由大家自由选择,以贯彻自愿的原则。又深入具体地帮助每个组总结互助成绩,清算账目,解决现存问题。有些问题不大,自愿的重订了分数,规定了民主制度,重新巩固起来。对于实在不能继续互助下去的,则提出“自由跳组,重新结合”,说明跳组并不丢人,正是为了把互助搞好。农民们的心思被一语道破,马上活跃起来,各找自己的新对象,最后重组了二十五个组,除一组的两个“尖头”被孤立外,其余又都参加了互助。有些新组半个月内就添买了九头牛,证明比过去自愿多了。

  二

  开春,住村干部考虑到村公所被许多事务如支工、冬粮等牵挂着,很难全力领导生产,征得全村群众同意,成立了生产委员会,选举董同照、董兰章为正副主任。这两个人翻身前都是雇工,积极、公正、有丰富的种地知识,委员会领导各互助组长,五天研究一次工作,哪个组发生了问题,大家当场想法解决。吴清桂组最初因折工不公,几乎垮台。生产委员会马上派人帮助他们重新评定分数,这个组很快变成了模范组。群众没有计划生产的习惯,委员会先帮助几个组订出计划,号召大家学习,全村互助组很快都定了计划。群众反映无法买牛,委员会和合作社商量,先借款给大家买牛,腾出刨地的人力淋盐,挣了钱还账,三天增加了十几头牲口。

  天旱了要打井,委员会变成打井委员会,按照地亩远近和现有互助组织,划分打井组领导群众全力打井。群众怕花钱,委员会发动大家到砖窑背砖,赚了钱买材料,只请技术工人,粗活自己互助干。有些群众才分到井,没有组织浇地习惯,以致十九眼井,有的忙不过来,有的闲着。委员会马上领导群众组织浇地组,选举井长,划分浇地区,集中使用牲口,使水井昼夜不闲,有的农民分了靠井的地,没辘轳,又不愿开口向别人借,委员会帮助借了,小水井也日夜动起来。全村利用旧井和新打的井,浇了七百零八亩地。

  在突击下种以前,委员会就发动大家犁好地、磨好面,做好了一切准备,下了三指小雨,委员会里有经验的委员,马上去验看,看着可以出苗,即号召大家抢种,说明“有钱卖种无钱卖晌”。开始好多农民说不行,董兰章组全体动员,牲口和人都拉,两天种了三十亩,都出苗了。其他人看着可以,都动起来,两天时间全村种了七百亩,农民有了新经验,以后下了小雨就抢种。小寨两千多亩秋苗,下种比其他各村都早。

  原载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47年9月

  作者:李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