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里闽江防洪与治污并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06: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福州8月4日电 记者蔡小伟、赵鹏报道:7月下旬,刚刚经受6月17日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袭击的福建闽江流域,又迎来了“海棠”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滚滚洪涛,奔涌而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调度和沿江两岸广大军民的奋力抗御下,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和6月的洪水一样,驯服地安然入海,而且为沿江几大水库带来丰足的储水。福建省对闽江防洪防污的科学综合整治,既为沿江两岸上千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牢固防线,又换来一江清水。

  闽江干流全长570多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历史上平均2—3年就要发生一次流量超2万立方米/秒的大洪水。前些年,随着两岸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闽江污染问题曾一度突出,严重时干流91%的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劣于国家三类水质标准。

  近几年,福建省通过对闽江综合整治,为流域千万人民群众筑起了防洪和防污两道坚固防线。他们采取省、市、县三级投入方式,在闽江及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木兰溪等全省主要的江河干流上,累计安装306个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洪水预警报遥测点,建成了全省性的洪水预警报系统。1998年至2004年,福建累计投入37亿多元,在闽江等“五江一溪”沿岸的72个县(市、区),建设抵御20年—20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千里江堤工程。与之相配合,还进行了中上游防护林、水土保持等五大防灾体系建设。在此次抗洪斗争中,覆盖率超过98%的江河洪水预警报系统、卫星云图系统、气象雷达系统、雨情水情监视系统、防汛洪水风险图系统,成为各级防汛决策部门的“千里眼”、“顺风耳”,至少提前30小时提供决策依据。

  “构筑闽江坚固堤防,不是为了保护一江污水。”在防洪治理的同时,福建全省实施了闽江治污工程,累计治理和关停沿江各类“五小”污染企业1100多家,使全流域91.5%的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这几年,沿江3000多家大小养猪场,又成了闽江水质的最大污染源。从2003年开始,污染最集中的南平市规划投入12亿元,一面扶持养猪场(户)壮大规模、集中治污,一面在沿江10个县、市、区分别建立10座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和10座5万—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2004年,福建省政府进一步划定闽江沿岸养殖禁区,规定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于今年年底前治理达标,否则一律搬迁或关闭。

  此次洪水来临前,福建省制订颁布了《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要求沿江所有养殖单位必须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需要搬迁的,由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根据这部总体规划,福建省政府已安排了104个治理、保护项目,沿江35个县市每城一座垃圾、污水处理厂,目前也已陆续开工。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