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振华:把心交给沂蒙老区(党员先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06:06 人民网-华东新闻

  52年前,李振华从繁华的南京,来到革命老区沂蒙山,用他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住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从那一刻起,他就把心交给了沂蒙山这片英雄的土地。

  “让我到最偏远落后的地方去吧!”

  1953年,一个冬日的晨曦下,博山通往沂源的山路上,一位肩背铺盖卷、双手提着行李的小伙子冒雪艰难地行走着。他就是响应党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援教的南京师大学生李振华。50多公里的路程,没有公路,也不通汽车,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雪打湿了他的鞋袜、裤管,他就用捡来的草绳包起双脚。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晚上10点,精疲力尽的李振华终于在黑暗中敲开了沂源县文教科的大门。

  “你就留在县城驻地的南麻完小吧。”教育科长对李振华说。“不,还是让我到全县最偏远落后的地方去吧!”

  教育科长哪里知道,这已是李振华第三次提出这样的要求。第一次是山东省教育厅准备将李振华分到条件较好的潍坊,而他坚决要求到了沂蒙老区;来到当时的临沂地区,他又从地图上指着全地区最为偏远,山头最多的沂源县要求说,“我要去这里。”

  就这样,李振华从南京一下子就来到了千里之外沂蒙老区最为偏僻闭塞的穷山沟韩旺。此后的半个世纪,他再也未陪南京的父母过一个大年夜。

  第一天上课,教室里一下围来38名学生,最大的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而破庙外也围满了观看的人。李振华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课,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话,却引来了阵阵笑声和议论。

  李振华的心像针扎似的,他在苦闷中走出了校门。一位乡亲拿着石头在烟熏的墙上记工分,出整天工,画整条杠,出半天工,画半条杠;眼前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他,刺痛了他。他想起自己来时的雄心壮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沂蒙老区的人民,为共和国的解放付出了巨大代价,我作为新中国的大学生就不能牺牲点个人利益,为他们做点贡献吗?”

  他立即写信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每天练习普通话;看到学生头发长,没钱理发,他便自费买来理发工具学着为学生理发;为了给学生买学习用具,他从每月仅有的21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制了28种教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翻山越岭到孩子家里补课。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的升学率为10∶1,而他教的8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中学,轰动了整个沂源。

  这一年,山东省教育厅对45名南京籍的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有37人因为承受不住艰苦的磨难而纷纷返回,惟有李振华一个人留在了山村小学。

  由于德才双馨,1959年,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时,李振华面前摆着两条可自由选择、有着天壤之别的路:一条是顺水推舟,到机关工作,跳出“苦海”,大展宏图;另一条是继续留在山沟里,在这片文化荒原上做一头默默无闻的拓荒牛。

  在人们疑惑、担心的目光中,李振华留下来了。

  到最差最难的学校去,“渣滓校”点石也成金

  1982年秋,李振华被任命为新建的南麻镇城关二中校长。收拢来的学生都是素质差、学习差的“双差”生。由于这批孩子上学没人要,有的孩子流散到社会上,经常滋事扰民,被人称为“渣滓生”。李振华义无返顾地挑起了这副谁也不愿接的担子。

  刚招的2个班108名学生,在许多人眼里是没了指望的“一百零八将”,能管住他们就不容易,要想改变他们,难!而李振华却拿出了全部的热情和信心。

  李振华是一个好“大夫”,对学生的各种“疾病”,他精于“望、闻、问、切”之术,善于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耿文波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整天无精打采,混天熬日,李振华几次同他谈话都毫无效果。为什么不愿学?一问,才明白:父亲准备退休,他想退学接班。李振华反复找耿文波谈心,耐心开导,并帮着他制定学习计划。耿文波渐渐变了,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李振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尝试,针对学生实际,逐渐完善了他的“小目标分层推进法”:即针对个体特点,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励学生朝大目标迈进。这样起点低、台阶密、步子小,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点成绩,每一点成绩都能化作一份信心和力量,推动学生不断前进。同时,李振华建立了一套激励竞争评比机制,对学生每天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评比并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及班级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差距,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约束力。小小的一张奖状,微薄的一点奖品,对后进生都是鞭策和鼓励。

  在全力指导学生的同时,李振华关心孩子胜过了孩子的父母。为了不让学生吃长毛的饭,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逐村为学生到家里拿饭;为了更好地照顾那些住校生,李振华干脆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为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赶蚊子,宿舍内人多条件差,特别是夏天更是气味难闻,李振华没有嫌弃,而是像慈父一般,体贴照顾着这些家远的学生。

  李振华的一片爱心,把这些后进生顽石般的心都融化了。他们毕业时,有78人升入重点高中,26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率达到96%。这个一度被称为“少年看守所”的“渣滓校”,1986年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并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创造了点石成金的现代教育神话。

  李振华对老区的学生体贴入微,可对自己的孩子却抽不出时间去辅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与他没有亲近感,女儿干脆把姓氏都改为母姓。李振华耐心向他们解释说:“我的职业是教师,是人民的教师,而不是家庭教师啊!”

  把钱留给贫困生,把奖状留给自己的孩子

  1997年7月21日,李振华退休了。

  让李振华难以释怀的,是贫困山区那些失学的孩子。

  其实,从李振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他就每月拿出工资的14来资助贫困生。50多年来,李振华一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在农村工作的30年里,他竟然没进过一次理发店,吃饭以玉米糊、南瓜菜为主。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2年,30元的钟山表戴了39年,至今还用着。一生没有穿过皮鞋,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洗得已经泛白。

  对自己、对家人苛刻,可对贫困的孩子,李振华却倾其所有。他决定把半生仅存的1.5万元积蓄和5000元国务院特殊津贴,分成3份,分别捐献给他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乡中学和县实验中学。

  征得妻子的同意后,李振华把他的3个孩子请到了一家小饭馆。孩子们深感惊奇,知道父亲有事要说。当李振华说明自己的想法后,孩子们沉默了,半天不说话。他们的境遇都不好,3个人有两个下岗在家,家家又都有小孩,日子紧巴巴的。孩子们哭着说:“只是您和妈妈这一辈子太苦了。”“再苦也苦不过那些穷孩子呀,把钱用在他们身上,比自己吃了穿了享受了有意义!”

  李振华说罢,拿出三包东西,递给孩子们。一盘录像带,是宣传他的电视专题片《情洒沂蒙山》;一本书,记载着他的事迹;还有一份文件,是沂源县委发出向他学习的决定。他说:“我实在没有什么可留给你们,只有这些荣誉留下来,它代表了我的一生。人生在世不容易,遇到困难,有了委屈,可以看看这几样东西。”

  孩子们流着眼泪,点了点头,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里。

  2001年2月,李振华应聘到万杰朝阳学校任初中部校长。尽管在外发挥余热,但他依然牵挂老区的穷苦孩子们,他将5.5万元年薪全部拿出来,资助了23名贫困生,还有一名孩子带在身边。这些学生都不在基金会帮扶范围内,他们将被李振华资助到大学毕业。

  市里一位领导听说后,对李振华说:“李老师,您年龄大了,家里也不富裕,我给您筹措5万元用来资助学生,万杰给您的报酬,您就别再救济学生了,留着自己用吧!”事后,李振华又把这5万元捐给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05日 第二版)

  作者:仝志强 张其林 邢建红 毕学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