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别拿市场当挡箭牌(一己之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08:25 环球时报

  美国政府喜欢以“教师爷”自居。在中美关系中,目前美国官员“数落”中国最多的,除了人权和安全,恐怕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问题了。

  美国人市场经济搞得早,经验比中国多。然而,正因如此,美国“活学活用”市场经济也就更加得心应手,拿市场经济说事儿,也成了美国的拿手好戏。

  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市场经济成了美国政府的“冲锋枪”:中国要开放市场,至少要向美国开放市场,至于这会不会损害中国相关行业的发展,美国人不关心。美国政府恨不得中国人全吃美国大豆,全喝美国可乐,全进美国银行,全买美国保险,全坐美国飞机和汽车。如果中国人说开放市场步子要稳健、步伐要适度,美国人就会以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来反驳。

  可当中国的优势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市场经济又成为美国的“挡箭牌”。美国人说中国搞的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至今拒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如果中国的产品价格低,美国就说中国企业搞倾销;如果这一说法无法自圆其说,美国就说中国不尊重和保护劳工权利,不保护知识产权,是不公平竞争。实在没办法,美国就玩起了“特别保障措施”———以“扰乱市场”

  为由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实行限制。

  当中国企业进军美国,与美国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并购时,美国一些官员摆出的反对理由常常有两条。一是中国企业由政府控制,有政府支持,没有按市场运作。二是中国企业的有关行为将威胁美国安全。因为“安全”问题而流产的项目很多,其中多数是大项目。于是,在中美经贸合作中,一方面是中国想买的美国产品美国不卖,另一方面美国又指责中国不按市场规律办事。

  每个国家都是从维护其国家和多数国民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的,中美也不例外。美国拿市场经济说事儿,在千方百计打开别国市场的同时,又搞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是典型的自私行为,用老百姓的话说,是“耍赖”。可当美国无计可施时,再把市场经济政治化,以国家安全、人权为由干预市场行为,甚至诋毁中国形象,那就是“使坏”了。如果说“耍赖”还只是有私心,那么,“使坏”就是居心叵测了。

  市场经济不是灵丹妙药,无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也非十全十美,存在并滋生着各种问题。中国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当中有个学习和完善的过程,目前的确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对外国的建议和意见应当持开放态度。但美国拿市场经济说事儿,把市场经济作为“冲锋枪”和“挡箭牌”来对付中国,只能是使自己在国际社会面前更加孤立。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03日 第十一版)

  作者:于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