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0册《儒藏》首次露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02:34 新京报

  历时三年收集编撰,梳理儒学文献工程初见成果

  本报讯(记者甘丹实习生刘若辰)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撰的《儒藏》首批图书正式面世。

  昨日下午,《儒藏》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学

者李学勤等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据悉,此次《儒藏》首批成果共50册,这50册图书包括了与儒学史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

  首批50册涉及儒学史

  《儒藏》出版工程于2003年正式启动,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希望通过《儒藏》的整理出版工作对儒学文献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据《儒藏》的主编舒大刚介绍,整个工程预计收集儒家文献资料5000余种,经过专家点校之后分500册出版,预计整个《儒藏》的编辑出版时间为10年。

  舒大刚告诉记者,《儒藏》的体例按照“三藏二十四目”来编辑。“三藏”即“经”、“论”、“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下分设不同的目,共计24个目。此次面世的50册《儒藏》为“史部”的一部分,这50册又按照文献资料分为“孔孟类”、“学案类”和“碑传类”三个部分。据悉,已面世的50册图书共收书约80余种,将历史文献按时间整理编排。

  记者了解到,50册首次面世的图书中包括“孔孟史志”13册,系历代记录和研究孔子、孟子、孔孟弟子及其后裔的著作和文献。“历代学案”共23册,收录唐晏《两汉三国学案》,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冯云濠、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黄宗羲《明儒学案》,徐世昌《清儒学案》五部著作。

  《儒林碑传》共14册,是历代儒学人物原始资料———碑传文献的集成。自两汉迄于清末,共搜得碑传文章4000余篇,涉及传主3500余人。

  《儒藏》编撰存在困难

  除了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儒藏》编撰整理工程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表示,人大也一直在研究编撰《海外儒藏》。而记者从舒大刚处了解到,北京大学也同时在编撰《儒藏精华》。有如此多的机构在同时编撰《儒藏》是否会导致重复工作,是否有编撰多个版本《儒藏》的必要呢?

  张立文表示,人民大学编撰的《海外儒藏》搜集的是国外儒学方面的书籍文献,因此与四川大学版的《儒藏》并不相同,而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而舒大刚则称,《儒藏精华》项目只是选取收集了一些儒学经典文献,其文献资料的涵盖面不如《儒藏》广泛。“所以,这三者其实并不相同,我认为并不是重复编撰。”舒大刚说。

  舒大刚称,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撰的《儒藏》将会是国内收集文献资料最全的儒学文献梳理工程。但正因为工程很大,所以在《儒藏》的编撰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