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黑名单失灵折射法律和道德双重乏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05:1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行贿黑名单:失灵的‘紧箍咒’”;“缺乏法律依据,深圳零售业黑名单夭折”;“信用体系黑名单独木难支”——这是8月5日《中国青年报》一组报道的标题。仅从这些标题就基本可以得出,本为防止欺诈而设的各类“黑名单”制度,已程度不同地遭遇窘境,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黑名单”失灵,折射出的是当前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乏力。首先,由于渎职、地方保

护或腐败等原因,当前经常产生法治失灵的情况,使一些非法获利行为经常不能及时受到法律惩处。如此局面,势必造成类似的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肆无忌惮,终至“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某些市场领域逐渐成为了骗子的天堂。

  如此现状下,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中出现了很多怪现象。比如,据媒体报道,当今很多被仿冒的企业并不敢大张旗鼓地打假,而且往往也不太敢借重制假者所在地执法部门的力量,在行动之前连向当地有关部门透露具体线索也不敢,而是只敢“悄悄地进村”,并且经常还要对制假售假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在于,他们知道“假”是打不完的,无论多么轰轰烈烈的打假活动,也难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因而惟恐消费者产生“某某产品假货多”的印象,从而使正牌货也没人敢买。可以想见,这样的企业打掉牙多半是往肚里咽,是不太敢于公布什么“黑名单”的。于是,某些小企业或个人不惮于上“黑名单”,一点也不意外。

  其次,道德的虚弱乏力,是致使“黑名单”失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的中国社会,似乎正处于一个道德的裂缝中——以传统的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仁义礼信廉耻等道德信念体系已近乎坍塌,影响力衰微,而市场经济制度所赖以存在的信用体系制度和价值观,却还没有发展成熟,没有成为人们主动自觉的信仰。当然,这与“黑名单”失灵之间究竟何为因、何为果,也许还无法确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作为人们行为最重要参照物的道德,已经被一些事情严重败坏。比如,当前假证件、假政绩、假慈善、假选举、假新闻、假球黑哨、伪书假论文、冤假错案等,可谓“无物不可糊弄”……

  由于法律和道德的如此乏力,上述欺骗行为却往往能够得到非常现实的益处。因而,这些现象造成一些人的生活准则被扭曲,精神被污染,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于是,人们对于欺诈行为,对于“黑名单上的人”,经常会产生麻木的感觉,失去了批判的激情,甚至是勇气——这些,是比“黑名单失灵”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方面。

  郭之纯责任编辑:李胜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