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风雨石浦一天一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12:28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风雨石浦一天一夜(图)
今晨石浦街头

  上午截稿消息

  初步统计象山损失3.1亿元

  上午9点45分,记者从象山三防办了解到,因“麦莎”肆虐,象山县渔业、农业、交通、水利、房屋倒塌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1亿元,其中石浦镇上午的初步统计损失达6000多万元,石浦镇农田损失达6200余亩,具体损失还在进一步统计之中。

  今晨 街道深处积水半米

  上午全镇仍狂风暴雨

  宁波晚报讯凌晨3时40分,“麦莎”台风在台州玉环县登陆。曾被预测登陆地点之一的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最终与“麦莎”台风擦肩而过。虽然不是最终登陆地点,处于台风旋涡区内的石浦镇依然受到了严重影响。到今天上午近10点记者发稿时,石浦镇仍处在台风“麦莎”的狂风骤雨包围中。

  5时

  记者所在的“好望角大酒店”位于海边,透过宾馆厚实的双层玻璃,大风的“嘶吼”和海浪的“翻腾”清晰可辨。整整一夜,大雨没有停歇,风力始终在12级以上并越来越强。

  7时

  伴着呼啸的风声,记者有些艰难地推开双层玻璃。高达10多米的浪花越过防洪堤,不断地向岸上猛扑过来。水位已经明显上涨,海水几乎与堤岸齐平。惊涛骇浪中,离岸边约100米的一艘渔船冒着黑烟,顽强地加足马力,在剧烈的颠簸中努力保持停靠的原位。狂风肆虐卷着暴雨,雨水沿着几乎水平的方向急速飞舞,全镇笼罩在一片瓢泼水雾之中。

  7时30分

  记者走出宾馆时几乎寸步难行,差一点被狂风吹了回来。镇内的多处街道已经漫水,最深处接近半米,本报的采访车已经无法通过。跌跌撞撞中,步行的记者艰难地来到石浦街头,只见满地的断枝残叶在风中乱舞。

  渔港中路上的老剧场旁,一群电力工人正开着吊车紧张地抢修电路———台风中,一根连着数十条电线的水泥电线杆被连根卷起;碗口粗的大树被拦腰吹断;一辆出租车在行进中被迎面吹来的树杈打了个正着,吓了司机一大跳;在街上,一些骑车的居民在狂风中“人仰车翻”,更多则成了“推车族”……

  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带的金屏社区昨晚没有发生险情,撤离的居民还没有接到返家的通知。檀兴渔村的渔民表示:“自从标准海塘建成后,这还是第一次出现10多米巨浪扑岸的场面。要不是有高标准海塘挡着,整个石浦渔港可能重蹈1998年被海水严重倒灌的灾难。”

  9时30分

  风声,仍在咆哮;雨势,还在加强。呼啸声中,有着丰富抗台经验的镇干部老陈说:“这是我8年来看到过的最凶猛的台风。今天你们出不了石浦镇了。”

  昨晚 撤离群众悄回危险区

  本报新闻110急送群众

  宁波晚报讯石浦风雨肆虐,曾遭受过山体滑坡的金屏社区五幢居民楼房,又面临严峻考验,石浦镇政府干部提早到该社区83户家庭,挨家挨户帮助居民进行紧急撤离。到昨天下午3时,根据石浦镇政府相关汇报,金屏社区83户居民已基本撤离。昨晚,记者再次来到金屏社区查看,却发现有10多户居民偷偷回家中过夜。情况十分紧急!面对山体随时都可能出现滑坡的险情,记者和当地干部为保证老百姓生命安全,一场和“麦莎”争分夺秒的紧急撤离开始了……

  撤离群众返回危险区

  昨天晚上6点30分左右,狂风暴雨倾泻石浦全镇。然而刚在下午完成撤离工作的金屏社区火炉头路上几幢楼房里,有10多户居民家却零星地亮起了灯。原来是这些撤离出去的居民看到台风并没有想象中大,又悄悄地摸回了家。

  其实,金屏社区这五幢楼房背后紧挨着一处数十米高的悬坡,这个悬坡在8年前的“8·18”台风时,发生过山体滑坡,巨大石块冲下山,把其中一幢楼的楼道口堵得严严实实,一处楼房还被一块巨大山石撞破一个大窟窿。

  此时,零碎的石块在不断地滚下山,悬坡上的树木在风暴中发出呼啸声。

  记者成为临时劝导员

  必须让这些突然回来的住户离开危险地段。由于陪同记者前来查看现场的只有一名当地镇政府干部,为尽快把这些居民撤离出危险地带,本报3名记者临时充当起劝解员,哪户人家亮着灯就先到哪户人家劝解。

  在一楼的出租房里,记者发现两名来自安徽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还在屋内喝着酒。记者敲开他们的门,得知他们都是第一次来石浦,也不清楚所住楼道就是当年山体滑坡时遭到破坏的危险地带,白天他们都在外面打工,紧急撤离时没有在家,回家后,对门口贴的紧急撤离公告也没有重视。在听了记者的解释后,他们立即同意前往镇政府安排的石浦水产技校暂住。

  在另一单元的一楼出租房内,一对来自重庆的夫妻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台风天气,对紧急撤离也不太重视。当记者讲述台风的危害以及所处位置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后,他们愿意到镇上的老乡家去过夜。由于街上一时找不到出租车,本报新闻110采访车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居民终于全部撤离

  晚上7点,巡查的石浦镇党委副书记董连胜等干部再次来到了金屏社区,了解到有居民返回过夜后,他们立即分头行动对这些居民进行再次劝离。由于突然停电,一片漆黑,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居民撤离后又返回,干部们只好挨家挨户敲门。从一楼到六楼,再从六楼到一楼,只要发现有居民且不愿意离开,干部就苦口婆心地解释,直到居民愿意撤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暴风雨越来越猛烈。一户、两户、三户……到晚上9点钟,石浦风力已达14级,最后一户居民终于被镇、社区干部的诚心感动,同意撤离。此时,所有劝离的干部和记者都已被淋成了落汤鸡,但大家心里终于踏实了……

  昨天 顶风“出航”

  宁波晚报讯 面对“麦莎”的袭击,作为我市抗台的第一线———象山石浦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台。

  顶风“出航”

  从昨天早晨6点开始,石浦渔港出现和开渔节一样浩浩荡荡的场面———1000余艘渔船迎战越刮越烈的台风,扬帆出航,前往各自的避风锚地。

  这次“风、雨、潮三碰头”,使石浦镇的1590艘渔船面临很大的威胁。但石浦港只有不到一半的船只停泊位。昨天,东大、石浦、檀兴三大渔村,有680艘渔船被安排到距离最远的三门健跳湾。行程有两个半小时,来去的成本将近5000元,而且在台风中行船有一定的风险,但船老大们在分析了气象预报后,昨天一早,在村干部、带头船老大的引导下,所有船只主动起航前往锚地。到下午1点左右,港口里上千只渔船全部赶到了青山屿、小湾港、三门健跳湾等5个安全避风锚地。

  风来船不空

  “看到港口里零零星星停着的那些渔船吗?它们在台风期间都一直有人坚守岗位。”石浦镇一位副镇长的话令记者大感意外。原来,为了避免相互碰撞,避风港内停靠的渔船之间必须拉开一定距离;而为了保证渔船不因失去动力而被吹跑,必须由船老大顶着风在船内操控,保证船只处于逆风状态。

  养殖户全撤离

  昨天下午,在石浦渔山、金星等海塘,记者看到海面波涛汹涌,塘坝上的几间简易养殖栅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但记者没有发现海塘上有养殖户的身影。石浦镇的陈荣彪镇长告诉记者,该镇1200多人的养殖户已在中午12点前全部撤离海塘。

  这些养殖户多的投资上百万元,少的也有数万元。在台风来临之际,他们往往不愿意放弃投入巨大的海塘,铤而走险。石浦镇200多名干部分赴各地从前天开始“一对一”做工作。并落实巡查员对这些地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养殖户出现在海塘的“险情”,立即组织力量劝离。

  渔船出现险情

  天气极其恶劣,宁波边防支队的战士们穿上雨衣,分派到港口守卫,单个人已经站不住脚,战士们只能两人一组,拉着附近的电线杆固定住身体。

  昨天下午5点,接到报警,一艘进海避风的渔船出现险情,马达失灵出现倾斜进水。战士们立刻出警。这艘“浙象渔12018”的渔船歪在海港里,船头左侧歪斜进水,船老大陆老汉站在风里搓着双手,急得要命。

  风大得可以把人打下海去,战士们拉着手靠近出事渔船,将一根缆绳圈住船只,试图借用潮水的力量把船拉正,但风实在太大,战士们根本站不稳,无法借力。试了几次都不成功,最后只好把船只固定,不让其继续倾斜被潮水拉走,他们将船员劝说回了家。

  逆风出行

  宁波晚报讯昨天下午2时,在石浦水封油库的避风港码头,我们双眼难以睁开,双脚被风吹得几乎不能行走,双耳根本听不见身旁的同伴在讲什么。突然,僵硬的小腿感到刺痛,低头一看,原是地上被狂风卷起的小石子在作怪……

  在台风登陆前,第一个感触就是“震撼”,不过没想到,震撼之余还碰到了不少“意外”。

  台风“旅行团”

  昨天下午3时,石浦渔港旁,原本热闹非凡的“中国渔村阳光海岸景区”门口格外冷清。此时,就在景区内著名的皇城沙滩上,近20个旅客游兴正浓。其中有人是特地从上海来的。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台风旅行团”。

  康女士本打算带着6岁的女儿去爬山,但为了看台风,他们全家决定改变行程转道宁波。在景区门口,专程驾驶私家车来看台风的郑先生恋恋不舍地准备离开,下午将前往雁荡山。“过一下瘾就满足了,台风的威力很可怕的,不敢久留。”

  满眼是“符号”

  昨天下午,石浦的多数店铺,特别是沿堤岸面对港口的店面房早就关门休业。由于这些店铺采用的都是不锈钢卷帘门,在风力过大的情况下,极易被整体掀翻,所以这些店铺在门外又加了第二层保护,就是将竹竿、钢管甚至是木制梯子钉在门上、墙上,防止不锈钢卷帘门被翻起。这是历年来石浦人在对抗台风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这些在墙上形成的“X”、“+”、“—”、“#”等符号,成为台风下独特的风景。

  沙子担重任

  在石浦,处于低洼地段的房子门口有沙袋堆砌的临时防汛墙,岸边极有地方特色的海鲜大排档摊位早就拆去了遮盖物,剩下的骨架也用沙包固定,镇内四处都可以看到沙堆正在待命……镇内低洼地段和岸堤的防护需要大量的沙袋作保障,所以沙子比以往担负了更艰巨的任务。

  街头人不慌

  可能是经历过太多次台风的考验了,在石浦街头,虽然已经很少有人出门,但在街上来往的人,步履并不见得急匆匆。顶着大风走路,面对被大风几乎吹折腰的行道树,面对屋顶上哗哗作响的铁皮空调盖,面对呼啸的风声,他们依然十分镇定。

  石浦现场报道

  记者王景波张寅实习生何野通讯员陈吉明李冬鸣摄影胡龙召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