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焚风”烤出厦门岛历史最高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13:28 海峡网-厦门晚报

  受台风“麦莎”影响,昨天岛内在4小时内气温上升8.5度,达到39度本报讯 (杜世成苏鸿明)我市昨天刮了“焚风”,在4个小时内,气温上升了8.5度,在下午3时多达到39度,这是厦门气温的最高记录。气象部门预计今天最高气温仍可达到36度。但今后几天可能下雨,气温将下降。

  地面普遍烧到40多度

  由于受到台风“麦莎”外围云系的影响,厦门岛内的气温从昨天上午11时开始一路高升。狐尾山中心气象站测得的11时的温度是30.3度,仅仅过1个小时,温度就上升了4.3度,14时的温度已经达到了37.8度,到15时15分许,气温升高到39℃。气象专家说,此前我市有记载的最高气温是38.5℃,分别出现在1979年8月15日和2003年的7月26日。他们说,昨天的天气确实罕见。他们判断我市昨天吹了4个小时的“焚风”,是因为焚风效应才让温度在短时间里急剧上升。而且昨天的风向也反常,台风将海陆风的机制破坏,正常午后13点的风向会转为东南方向的海陆风,而昨天午后厦门持续吹西北风,干燥,闷热,加剧了温度的升高。在焚风效应影响下,我市地面温度也急剧升高,记者昨天下午在松柏汽车站广场用温度计测得的实地温度是42摄氏度。气象部门说,由于城市环境影响,或在太阳直射下,昨天这样的地面温度并不算太高,我市地面温度普遍都会超过40摄氏度。

  刮“焚风”历史罕见

  气象专家说,“焚风”现象在我市历史上非常罕见。我市当时处于台风的西南方位,在这个方位,都是刮下沉的西北风。这些风在经过我省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山区,到达我市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高到低的走势。而“焚风”的特点就是当风在山的一边爬坡时,上升降温去水,到山顶时,水汽都凝结成了水珠,化成雨降下,在山的另一边,继续前行,就变成下坡,这时温度不断上升,但是水分已经没了,又热又干,就成了“焚风”。这种垂直效应形成的焚风带来两个影响:骤然升温和湿度骤然降低,这个时候火灾就很容易发生。我市昨天的天气效应与“焚风”的特点非常相符。不但温度在4个小时内上升了近10度,而且湿度也在4个小时内从70%下降到30%多。可以说“焚风”一直刮了4个小时,在这4个小时期间,我市正处于午后,温度的上升就会更加明显。

  明后天高温有所缓解

  风的外围环流带来的西北气流是焚风的“总后台”,随着台风离我市越来越远,对我市的影响也将逐渐减弱并消失。台风“麦莎”已经在今天凌晨3时40分在浙江台州登陆,对厦门的外围影响逐渐减小。今天我市依然受西北气流的影响,空气干热,气象部门上午预计最高温度仍然可达到36摄氏度。台风走后,天空还有许多的残留云系,我市将转吹稍凉的东南海风,水汽充沛,会带来阵雨天气,最高温度会明显下降。

  连续5天高烧

  到昨天为止,我市已经出现了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这是历时最长的高温过程。气象专家说,极端天气现象的再次出现,跟我国现在正处于温暖周期有关系。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平均气温偏高,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强度也有增强的趋势,气象部门正在密切关注。有的专家认为,现在强台风也多了起来,这也是全球变暖使得热带风暴破坏增大的结果。强台风势力也越来越强,他们的外围环流所造成的效应也会有所增强。我市连续5天的高温与这次强台风有必然的联系。

  市民感受不一

  虽然焚风凶猛,但由于空气干燥,时而阵风相伴,许多市民对昨天的最高温度感受不一。在松柏汽车站候车大厅,一位去宁德的先生正用报纸扇着风。他说感觉这里特别热,头顶的电扇都在哗哗地扇着,可是一点也感受不到凉意。在离他不远的大厅服务台,放了一台台扇,两位服务小姐依然脸颊上满是汗珠。侨建花园一个面向小朋友自作画的小店,没有一个小客人光顾。年轻的老板说太热了,没有人愿意出来。而且他们店里没有空调,小朋友受不了。他中午将门窗都紧闭,在里面吹电扇,感觉到的都是热风。他一边说着,一边往门前泼水。在松柏公园附近的一个简陋的理发店里,理发的老师傅却有不同的感受,他说相比之下,前天更热一些,他中午也一直没有关门。当记者告诉他达到了39度时,他大吃了一惊,有些不太相信。松柏公园里一位乘凉的先生也对此有同感,他说,有风,还可以,不会太热。气象台解释说,昨天的极端高温出现时,我市湿度很小,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风,人们就不会感到太热,相比之下,温度相对较低的前天,湿度较大,人们就感到闷热难当了。(厦门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