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视点)杆秤 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00:09 荆楚网-湖北日报
  图\文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陈迹 实习生彭瑞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55年的记忆尽在其中。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老屋,老秤,老人。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时代的脚步从不停歇。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岁月,在指缝间老去。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面对杆秤的替代品,老人尽显失落。

  “嚓嚓、嚓嚓……”清脆的砂纸声从一间老旧的木屋中传出,回荡在空寂的老街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在青石板路上缓缓爬行时,一位老人已经拾掇起了自己的老活计。

  老人叫唐芝友,十多年前,安陆市响当当的杆秤匠。斑驳的墙面,脱落的油漆,大大小小的杆秤悬在落满灰尘的挂钩上。走进老人仅几平方米的家中,仿佛一切都定格在了几十年前。“我家祖上三代都做秤,我今年73岁,做了55年秤。”谈起过去的时光,老人显得有些兴奋,“最好的时候,安陆有十多人做秤,做多少卖多少。”

  说话间,老人禁不住操起了工具,打磨、钻眼、定星、上色……。他用力捏着秤杆的手指已经肿胀变形,做秤的工具上也都是沟沟壑壑,岁月在他们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喜欢做秤,小时候看着家里人做就想学,后来跟姐夫学会了这门手艺,一做就是55年。”

  55年的记忆了。对于唐芝友老人而言,闲暇时,拾掇拾掇活计,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千百年来,杆秤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

  1994年9月,国家颁布了限制使用杆秤的通知。一夜之间,唐芝友老人的手艺被时代甩在了身后。“现在不行喽,弹簧称、电子称都出来了,我这个玩意儿国家也不让用,嗨,淘汰了。”自嘲的笑容在老人的脸上稍纵即逝,不再清澈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失落。

  唐芝友老人的儿子经营磅秤和电子秤,也算是子承父业吧。对于儿子的买卖,老人看得很平淡。“到了该改变的时候就应该改变。”“安陆县计量所杆秤修理监制营业部”的牌子还挂在老人屋外的柱子上,唐芝友老人站在那儿让我给他留了一张影,口中喃喃:“这个牌子值得纪念。”手艺该如何传承

  如果在生活中让我选择一种秤来使用,我会选择电子秤,因为我至今也没有认清秤杆上密密麻麻的刻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杆秤的消亡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当我真正面对这样的事实时,心中又有些不舍。毕竟,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在使用着它,并代代相传。它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人们不断赋予杆秤文化内涵,公平公义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

  当一个碗碰破的时候,扔掉它;当一把刀钝了的时候,换一把。我们不会想到,碗破了,有人会把它补好,刀钝了,有人会把它磨快。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一个快速更新的时代。“补碗、磨刀……”几千年农业社会孕育出来的手艺,在工业时代的冲击下,正在或已经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面对濒危动物,我们会划出一块专门的地方来保护,面对国粹京剧,我们会开办专门的京剧学校来传承,而当我们面对那些即将失传的民间手艺,我们又将如何去做呢?

  我只希望我们的后代不要只是在图片上见到杆秤,不要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述杆秤的形与色,我希望他们至少能在某些特定的地方看到杆秤真实的身影,能够亲手提一提秤杆,去感受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那一份从容与自信。杆秤的历史
(视点)杆秤一段逝去的记忆(组图)

  古时戥秤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尚书·舜典》提到“同律度量衡”,《礼记·月令》更具体说“同度量,平权衡”。

  权衡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变成提杆秤。到了宋代,已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

  杆秤的刻度经历过多次变更,从唐朝的十六两秤,到清初的十两秤,再到建国后的公斤秤。

  杆秤在公元前后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1994年9月,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公众贸易中限制使用杆秤的通知》。杆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