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卫生部长的痛斥直击“要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00:27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连日来,有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报道引发了全国各界的广泛瞩目和高度关注。就在大家纷纷热议、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追根求底”的时候,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要害”。日前,他在作中国卫生形势专题报告时说,中国有些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由国家卫生部部长出面痛斥部分医疗机构见利忘义,对广大的医疗卫生机构来说,无疑是一次触及灵魂的震撼。笔者在为卫生部部长敢于面对现实、痛陈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突出问题的率直、果敢、务实叫好的同时,也在为高强部长直击的问题“要害”感到丝丝阵痛。

  救死扶伤与见利忘义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要职能,履行的是拯救生命、解除病痛的神圣职责,传诵的是“悬壶济世”的高尚医德。笔者曾在某医院从事过行政工作,一位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老专家说的话,笔者至今记忆尤新。她说:作为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是天职,人的生命有时很脆弱,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拉他一把,他或许就挺过来了;而你如果放松一把,他或许就从此过去了。这位老专家的话虽然很朴实,但寓意却很深远。我们不难从中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病人的生命有时是掌握在医务人员的手中的,关爱病人其实就是关爱生命,而世界上弥足珍贵的莫过于生命。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正如卫生部长所言,一些医疗卫生机构见利忘义,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据来自卫生部的数字显示,近8年来,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2003年与2000年相比,卫生部门管理的医院院均诊疗人数下降4.7%,但医院均收入却增长了69.9%。据统计,2003年在中国6598亿元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7%,企业、社会单位负担占27%,其余56%由居民个人支付。从这组数字不难看出,医疗卫生机构正成为“效益”最好的行业之一。比如一个本该3000元的阑尾手术,非要折腾出个1万多元;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也动辄五六百元;本来凭常规和经验就能诊断的病,偏要动员病人去做CT、彩色B超,甚至核磁共振。

  此外,名目繁多的“贵宾病房”、“VIP一条龙服务”、千元挂号费、手术点名费等,也让众多普通患者忘而却步。再加上个别医务人员医德素质低下,索要红包、吃请、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等行为屡禁不止,也令广大患者对现行医疗体制产生诸多困惑,甚至是充满“一肚子”的怨气。

  见利忘义,历来为社会所不齿。如果说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行坑蒙拐骗之事,用见利忘义这个词还比较贴切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的个别医疗机构也陷入见利忘义这个“坑”里,那实在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悲哀,这样的医疗机构,不仅有愧于自身所肩负的职责,而且也有愧于救死扶伤的崇高荣誉。

  笔者相信,有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话题才刚刚开始,卫生部长的痛斥也是刚刚拉开的挑战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痼疾和问题的序幕,我们期待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也期待着大家为我们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因为医疗卫生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对于那些个别的医疗卫生机构,笔者也希望能够从高强部长的痛斥中幡然醒悟,正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信誉,来一次大胆的触及灵魂的反思,不要再做让患者伤心、让社会悲哀的见利忘义的事情了。因为见利忘义是对救死扶伤的亵渎,是对生命和健康的践踏,是对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破坏。作为医疗机构理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败坏救死扶伤的千年美名。(稿源:红网)(作者:广义)(编辑:杨国炜)(2005-8-60:08:23)(2005-8-514:02:34)(2005-8-4 17:41:42)(2005-8-37:13:08)(2005-8-20:02:30)(2004-5-26 13:45:21)(2002-12-20 14:17:01)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