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顾雏军事件的思考:为何总是不能防患于未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15:28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5日专电(记者黄庭钧) 七月流火,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就要来临。但“顾版资本神话”的编造者顾雏军显然等不到收获的那一天了。他和他一手编织的格林柯尔系资本“帝国”,如今正四面楚歌,风雨飘摇。

  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就在去年的这个时节,中国“资本神话”的另一个编制大家唐氏兄弟,正体验着顾氏当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角色,都曾受到

“挑刺”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质疑,又都曾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力挺,从德隆到科龙,最终却都让郎咸平一语成谶,没能逃脱“资本神话”一朝破灭的结局。

  从德隆系到格林柯尔系的毁灭,再次印证“玩火者必自焚”的古老箴言。更值得反思的是,面对屡屡上演的“资本神话”,为什么总是不能防患于未然呢?为什么总是要等到患痈自坏、血流成河,才成本高昂地加强监管、收拾残局呢?

  媒体频频质疑,监管部门长期沉寂

  同唐氏兄弟和他们的“德隆帝国”一样,对顾雏军和他以科龙为平台精心编织的格林柯尔系,社会上传来的质疑之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2001年,顾雏军一举收购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名牌”上市公司科龙电器而进入人们的视野。不久,就有媒体对这一“蛇吞象”的收购行为提出质疑。质疑的焦点是,顾氏收购科龙电器的一大笔钱是从哪里来的?随后,以三四年时间、约十亿元资金,进行频繁收购,寂寂无名的顾雏军最终成为内地4家上市公司的控制者,也最终成就了顾氏格林柯尔系“资本帝国”。但顾雏军的“高超财技”非但没有化解掉社会对他的“原始疑点”,其所控制公司大起大落的业绩及不知来源的收购资金,更加强化了人们对“格林柯尔系”的疑问。 而顾雏军回应质疑的,始终只有一句话:“我凭什么要告诉你我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诚然,媒体看问题有时显得简单化,但对简单的直观的问题都闪烁其辞,只能说明被质疑者要么别有用心,要么就经不起推敲。现在看来,顾雏军属于后者。 的确,顾雏军可以不告诉你我,他频繁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作为这个市场的组织者和监管者,面对媒体和专家的质疑,是不是就可以无动于衷呢? “这里面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信息滞后,就是反映到有关部门的信息,滞后于市场和媒体传播的即时信息;一种是调查处理的周期过长,在调查过程中,不可能限制资本运作的进行,”一位资深的市场监管专家对记者说。但他也坦陈,对资本运作的“过程监管”,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还存在很大漏洞。

  连环收购成就“资本神话”,被收购方有没有进行“尽职调查”

  格林柯尔系众叛亲离,顾雏军人仰马翻。此时最尴尬的,莫过于当初把顾氏当成财神爷、把手中的上市公司股权卖给他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 科龙所在地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应是此时最感尴尬的角色之一。当初,由于种种原因,顺德区政府是迫切希望实力重组方能够入主科龙电器,而以当时科龙的名头,要做到待价而沽其实并不困难。顾雏军旗下的广东格林柯尔,其实并不具备收购科龙电器的条件和实力。财经评论人士邓聿文认为,顺德区政府“为了甩包袱,在和顾雏军的谈判中作了较大让步,使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收购了科龙”。

  我们善意地认为,当地政府之所以愿意在谈判中向顾氏作出“较大让步”,很大可能是被顾氏的雄心和财技所打动,希望顾氏能挽狂澜于既倒。谁想到竟是这样一个“引狼入室”的结局! 值得追问的是,当地政府当时有没有对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进行过必要的“尽职调查”?众所周知,在资本市场的购并运作中,收购方一般都要委托专业机构对被收购方进行尽职调查。如果当地政府非常清楚顾氏的实力,那么,对于目前这场风波,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震荡和对社会利益的伤害,地方政府又该负何责任? 收购科龙的“前科”应该给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带来极大的“信誉支持”和“品牌效应”;而顺德区政府的“失察”,又给顾氏随后一系列收购行为的对手很强的“示范意义”:他们一边看着顾雏军越滚越大的“资本雪球”,一边难敌诱惑地为顾雏军的雪球挥锹铲雪。他们恰恰忘记了,顾雏军滚的是“雪球”,而雪总是经不住时间和阳光。连媒体都知道去顾雏军的天津格林柯尔去看看,都知道追问顾雏军“钱从哪里来”,这些决策官员为什么就想不到看看顾氏的“家底”呢?

  熟人社会下的独立董事制度追问:谁的独立董事

  顾氏只花了3亿多元资金就控制了科龙上百亿元资产,而这3亿多元现金最终还是流回其旗下企业。在顾氏腾挪资产的过程中,如果说局外人难以在短时间内窥其堂奥,可是那些非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又干什么去了? 在“顾版资本神话”的编制过程中,非独立董事因其巨大的利益关系,难以摆脱与顾氏同流合谋的嫌隙,那些独立董事虽然以辞职来摆脱干系,但人们还是要怀疑,他们的独立性体现在哪里呢?他们,是顾雏军的独立董事?还是全体股东的独立董事呢? “这其实是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个通病。与其说独立董事是全体股东的独立董事,还不如说是董事长个人的独立董事。很多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一位资深的证券界人士说。 据这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介绍,不少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选聘,名义上是董事会选聘,其实是大股东选聘,而董事长作为大股东的人格化,对独立董事的选聘往往“一言九鼎”。结果,独立董事主要集中在两种人上:名人和熟人。“无论是名人还是熟人,都跟董事长个人有比较深的关系。”他说。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想象,他们会是谁的独立董事?这样的“独立”董事,能够指望其能代表全体股东利益,对大股东进行监督,防患于未然吗? 2001年2月,有“铁娘子”之称的史美伦就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为了治疗内地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的毛病,她亲自操刀,为内地上市公司施行了一场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植皮术”。史美伦当时曾有类似表态:在3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独立董事对于公司治理的作用将会显现。 史美伦肯定没有想到的是,她所设计的良好制度,却频频出现独立董事竞相辞职的结局。这是良好制度遭遇中国熟人社会文化后发生“变异”的又一案例。 从德隆到科龙,从唐氏兄弟到顾雏军,以及众多已经败落的资本市场草莽英雄,尽管神话细节各异,但其发家-兴盛-败落的“神话路径”却都出奇相似。今天,我们细析“顾版资本神话”的荣枯史,与所有破灭的资本神话一样,违规违法的种子在开篇时就已种下,并伴随着全过程。过程监管存在空白和漏洞不容忽视,到了亡羊补牢的时候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