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论摘编8.8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2:26 舜网-济南日报

  实现党内民主有两个突破口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登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梁妍慧文章指出,党内民主的实现有两个突破口:

  一是改革和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举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现在是通过等额

选举或者指定式选举产生的干部。要通过改变候选人提名方式和适当扩大差额选举范围的办法,来改善这种选举制度;二是改革党内权力结构的运行机制。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即年会制,恢复党章规定的党内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还要发挥全委会的作用,增加会议召开的次数,分清各个部门的职责。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逐步扩大民主,分散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中的权力,才会更有利于党内的监督和制约,把党的声音的代表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转向多数人,最后交给全体。

  改革中的体制性难题亟待突破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范恒山在《人民日报》刊文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于体制建设本身来说,就是要攻克影响巨大的体制性难题,处理起来必须前后兼顾、左右平衡,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最终取得重大进展

  这些年宏观调控的实践表明,我国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屡屡得不到解决,其深层原因都在于体制机制未能理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必须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一些影响新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难题。

  一是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体制保障。二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三是产权多元化格局下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四是地区发展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五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六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格局下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调控。

  节约是“第五能源”

  伐檀在《经济日报》刊文说,我们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和4升净水,同时减少了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数字乘以我们一年能够节约度数,再乘以全国人数,那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而我们能够节约的不仅是电,还有汽油、煤气、纸张、水、粮食等等。为此,有专家说,节约在我国是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由于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所以通过节约这个“第五能源”的方式“发电”,比新建水电、火电、核电都要有潜力,都要廉价。

  资源浪费根在制度缺失

  《经济参考报》刊登记者专稿说,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1999年平均水平的33%。

  为什么出现如此这般的浪费?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寻寰中认为,政府机关能源浪费,除了观念问题外,还有制度问题。比如,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能源消耗标准,没有建立有效的能源体制报告制度,没有节能考核奖惩制度,也就导致没有自觉的节能动力。另外,整个政府节能工作基础薄弱,没有相应的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也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志洲也认为,能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节能制度存在缺陷。他认为各层面上的能源浪费都与制度的缺失有关,要想真正做到节能,关键是要从完善制度入手,让所有人都为自己消耗的能源付费。“只有从制度上做出了保证,才能有普遍的意义。”

  群众参与可解决“政策走样”

  大江在《中国改革报》刊文说,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早期的一些改革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是自下而上改起来的,后来的改革基本上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般程序是:问题提出-专家调研-改革方案-试点-推广。这样的好处是易于从全局上把握改革。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就是越到基层,越容易“走样”,越容易被“对策”毁了“政策”。如何获得一贯到底,不走样的机制保障呢?那就是,改变目前自上而下的改革程序,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所有的改革,只要是终端利益在基层群众的,都应该把改革方案提前发到基层群众手中,先征求意见,再臻完善。决策要有群众代表参与,决策一旦实施,要有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执行。如此一来,政策被“对策”歪曲的现象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

  对“资本主义垂而不死”

  现象的流行解释不恰当

  周为民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把科学技术在当代的迅速发展,作为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逻辑上讲不通。

  为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提供发展空间的,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这才是唯物史观。而科学技术是什么呢?它就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唯物史观。所以,说科学技术这种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是说不通的。实际上,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空间”,是由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所规定的。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代替的问题,就是因为这种制度在其历史过程中会从生产力发展的条件转变为它的“桎梏”。这时,生产关系“外壳”已容纳不下在它内部活动着的生产力(包括科技)这个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于是这个外壳就“必然”会被突破。现在的不少论著既然是在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只是其发展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它的原因。原因一定是“外壳”发生了变化,否则何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呢?

  上述问题说明,我们有时在理论上有点顾此失彼,有点拆东墙补西墙,没能始终一贯地贯彻理论例如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逻辑。这样就难免在一些重要问题的理论解释上出现逻辑矛盾,这样的理论就不深刻,不彻底,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