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地蕴涵的声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5:2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地蕴涵的声音(组图)
众口一声,忘情吟唱《柳生芽》

  古人云:“礼失求诸野。”乐失呢?同样可以求诸野。我们的民间,我们的老百姓,拥有大地那样巨大的力量,吸纳、涵容、光大,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也因此在他们那里代代承继。你能想象吗,唐代的音乐、唐玄宗和李白听过的乐曲,如今仍被陕西长安附近的农民传承着———用他们锄地割麦子的手演奏;用他们未加雕饰、发自内心的声音吟唱……

  穿着灰色粗布衣褂,他们面容沉静走过我们身边,一如走过乡间的小径

  6月17日晚,北京海淀剧院。大幕拉开,一个小伙子走上高台,在晨光熹微间敲响铜锣。渐亮的光线中,两列打着黄幡的队伍缓缓对出,一步一顿,合着节拍。耳边忽然响起唢呐的声音,啊!更多的人身着灰色粗布衣褂,扬着被日头晒得焦苦的脸,吹着唢呐,面容沉静,连绵不绝地走过我们身边,一如走过乡间的小径……

  著名音乐策划人李亚蓉,这位以发掘弘扬山陕民歌为己任,拍摄《庄稼汉》,出版《屹梁梁》和《西部咏叹》的女侠,在陕西关中听到曾为两代学者认定推崇、又被历史烟尘湮没的唐代真音后,深为乡民用精神和生命传承的这些东西所感动,终于促成了三个村庄百名农民进京演奏盛唐音乐的壮举。这是行乐《满园春》的开场,描述长安三月三百花盛开,丽人踏青赏花其乐融融的场景,但是我们却为那种肃穆深深震撼:用双手养育我们的乡亲啊!你们,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音乐盛宴?

  说到陕西,人们首先会想到民歌,也就是“酸曲”。汉文字学家唐汉先生正色说,民歌是“风”,而百名农民演绎的古代音乐属于“雅乐”,真正宫廷演奏的就是“颂”了。这大概是沿用了诗经的分类方法。他还说,中国的文化往往起于民间,被文化精英发展到极致,最后成为宫廷艺术,再随着王朝的衰败流散到民间,被默默地保存下来。唐代音乐亦如是。

  陕西周至有个南集贤村,位于距西安60公里的终南山下,在唐朝分为东瀛、西社两个部分。东瀛是皇帝行宫和狩园,西社是百姓聚居地。皇帝每来游玩,都带大批亲属子弟、伶人乐手,西社的百姓也被叫来同乐。时间长了,许多宫中人士爱此地风光,遂定居西社,皇家音乐因此流传民间。另一个说法更为悲壮: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南逃,乐师们经过熟悉的皇家猎场时,心情复杂地把曲谱乐器留给了村民。后来,集贤古乐又传到了长安何家营村,其乐社名气有时竟盖过集贤。

  唐代歌舞繁盛,按来源分为宴乐、清商、西凉、高丽、天竺、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昌十部;按演出形式分为坐部伎和站部伎。集贤古乐亦有坐乐和行乐之分,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和笙、管、笛等吹奏乐器与古筝、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浑然一体,构成庞大而复杂的配器结构,乐曲体系完整,曲目有念词、耍曲、鼓段、套词、赞、大曲、鼓拍等,传承下的一千多首曲谱中,现在仍能演奏大约300首,可谓千年真音不绝。

  身着唐代冠袍,他们活色生香地演绎古画

  中国的音乐,往往都有一个生活来源或一个音乐形象。《将军令》是唐代士兵征西路上所哼,哀而不怨,坚忍顽强,听着就让人想到杜甫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胜利后,便是君王设《群英宴》款待将士。乡民们穿着唐代的冠袍,坐在富丽的宫殿背景中,端肃质朴的容貌、专注沉浸的神态,让人恍惚之中,如对一幅古画。歌章《天发芽》里,男女声部对唱,女子皆紫衣高髻,额前束一朵大红花,人坐得笔直,含笑曼声而歌:“春景天发芽,芍药牡丹开,甲乙花草朝东风……”听者心往神驰。

  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呢,花费多少年时间掌握一门乐器,学习多种曲目?为谋生,为娱乐,还是为了精神的完足?来自集贤西村的张新华给我解开了这个谜。1962年他15岁时,开始学习乐器,“家里老人让学的,入了社的门上贴红呢,光彩得很。集贤是个大村,有一万多人,两村斗乐时,东村的老人看上西村的小伙,有时好几家看上一个人……”我问他的婆姨是不是这么娶上的,他直乐。东西两村的共存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吹得不好,村子没脸,行政领导会着急“人家搞得好,咱们不能落下了”。也因为这个要强心气儿,古乐才得以延续。何家营的古乐曾经失传,又从集贤续了回去。

  今年85岁的张贵老人是张新华的长辈,他十六七岁习乐,传授给了很多人,是古乐传承的功臣。因为中国的音乐是散拍,可以随意演绎,光靠工尺谱不行,必须口手相传。村里的古乐社定期活动,喜欢的人自备乐器,自己拜师,学得不好的,正规场面就没你什么事了。现在男子多出去打工,2002年,省里拨钱保护传统文化,才开始招媳妇进来。村里的女孩子还是不能要的,谁知道培养出来她们嫁到哪里呢?

  唐汉说,雅乐讲究快乐时不轻佻张狂,悲哀时不怨怼愤怒,有什么感情就哼,不能哭就唱,是一种符合儒家精神的音乐。乐社的人都说,思想有啥疙瘩,心里有啥苦,吹拉弹唱起来,就都忘了。他们自慰他们的心灵,却不知自己在保存着多么珍贵的宝贝。

  享受富贵生活后,我们更需要悲剧涤荡灵魂

  精彩热烈的“斗乐”由三个村共同演出,左中右摆开阵势,你家来《杜甫观花》,我家去《九条龙赞》,他回个《坠龙驭》,我还个《长春帽》……你来我往,常常是一家演奏未完,另一家已击鼓抢入,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台下人人开颜,喝彩声不绝。

  压轴也是本场最震撼人心的,是百名农民集体吟唱的无伴奏乐曲《柳生芽》。柳树是插下便能成活的树种。唐代人送友到灞桥,总是折枝柳条插在河边,希望友情春来发芽,永无休止。陕西民间还有一种风俗,孝子葬埋老人时,手拄丧棒方便跪拜起立,临走时便将柳枝做的丧棒插在坟旁。来年大地回春的时候,插在坟上的柳枝发芽了!这时,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鸣会在心头升腾,放大,呼之欲出,天地悠悠,感受到那份生命无常的哲思。《柳生芽》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那么简单的旋律,又是那么熟悉,咿呀曲折,往复循环,又突然间拔地而起,高8度地悲歌。这无词之歌,似悲叹,似呜咽,似太息,似倾诉。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楚啊,无法忍受,却必须忍受。千百年来,我们这块土地究竟忍受了多少苦难呢?战乱、饥荒、瘟疫、离丧,现在都由他们放开声音和心怀,一声声唱出来。这是那块土地在呻吟吗?

  我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湿润了眼睛。有些旋律和声音,本来就深植在我们的血液里吧,只要你是华夏的子民。在繁华都市的嘈杂中,这样的歌,才令我们想到生活的本源,感受到生命的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08日 第七版)
大地蕴涵的声音(组图)
东村老艺人

大地蕴涵的声音(组图)
女人开始加入传承的行列

  作者:张稚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