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魅力佛山,琼花焕光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8:54 南方日报

  四百多家私伙局,十万群众齐参与

  魅力佛山,琼花焕光彩

  ⑦佛山粤剧

  核心提示

  粤剧起源于佛山,数百年来唱响于城乡之间。近年来,佛山粤剧迎来一次新浪潮:2003年举办了“魅力佛山·琼花焕彩”粤剧文化周,去年为期一个月的“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再掀高潮,明年,粤剧“琼花奖”评选又将在佛山举办。粤剧已成为佛山对外推介自己的一张必不可少的名片。

  大潮走笔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粤剧

  粤剧起源于佛山,诞生于明代中叶。当时佛山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为中国商业最为繁荣的“四大聚”。此“聚”非同彼“剧”,但却对彼“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力。

  可以说,佛山经济的发达是粤剧产生和发展的主因之一。佛山从古至今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吸纳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客,曾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的伯明翰”,曾位列中国近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四大名镇”之首。但凡商旅往来之地,常常也是载歌载舞之所。明代常有弋阳腔、昆腔、梆子、皮黄等各地声腔剧种在此演出,粤剧正是汇聚了诸腔之长,并吸收广东当地的各种声腔曲调发展而成。因此听起来既有梆子腔的古朴高亢,又有昆山腔的典雅深沉;既有皮黄腔的流畅苍劲,又有广东乐曲的轻盈俏丽,数百年来一直是本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如今,佛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依然排名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前10名等等。这就为粤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物阜民康、乐业安居之余,丝竹管弦,信可乐也。现在佛山,粤剧在民间的演出不绝如缕,榕树下、公园里、文化站中,随处可听到人们的唱和;走在大街小巷,也常有广东小曲把你的耳朵叫醒:那是轻快愉悦的《荔枝颂》,那是传唱不衰的《帝女花》,那是气势高昂的《步步高》……据了解,佛山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居民家庭中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超过400个。粤剧成为佛山市井文化最重要的形式。

  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粤剧本身改革的滞后,粤剧作为岭南民间的主要娱乐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地位正逐渐被削弱,被边缘化。这使一些戏曲专家、文化学者有了粤剧何以存续之“惧”。

  在如今电影、电视、广播和网络多媒体日益普及,各种文明交相影响的情况下,粤剧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者心忧,识者出谋,有的认为要创作新曲,有的认为要培养观众,有人提倡“保陈出新”,有人主张“传统是源,改革是流”。“一句话归总,都得变,变才有进步。”(梅兰芳语)要变,就是要“锯”去朽木枯枝,再聚诸剧精华,使得这株“南国红豆”删繁就简,领异标新。

  如果说旧时粤剧只是民间的一种自主发展,新时期尤其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佛山粤剧正迎来一次新浪潮。2003年已有“魅力佛山·琼花焕彩”佛山粤剧文化周开了端绪,去年又有为期一个月的“魅力佛山·2004琼花粤剧艺术节”再掀高潮,明年,还将有粤剧“琼花奖”评选在禅举办,这对于粤剧振兴将有很大推动。粤剧已成为佛山对外推介自己的一张必不可少的名片。另外,今年政府已将琼花艺术剧院整合进佛山传媒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还将举办“魅力佛山,粤韵浓情”粤曲创作大赛。这都是颇有针对性的改革。

  粤剧之路向何方?小而言之,其发展与否或只是一地方戏曲的消长;大而视之,却可鉴广东传统文化的兴衰。从其诞生始,粤剧就带有浓厚的广东传统文化性格;发展至今,粤剧更早已成为广东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

  广东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开放、包容的文化,粤剧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诞生发展,也具有了一种开放、包容的性格。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开章即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如此,一时代也当有一时代之粤剧。善于学习、敢为人先的广东人也必将在这伟大的时代中创造出伟大的粤剧,使得这朵琼花更加璀璨夺目,更加“热情如火,悱恻缠绵”(田汉语)。

  文化视野

  粤剧之乡,粤韵遍城乡

  400多家“私伙局”,超过10万群众参与其中;全国八大曲艺之乡,佛山占了3个。在佛山,随处可见人们过把戏瘾、自娱自乐。既有悠久传统的照耀,又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粤剧之乡”正成为佛山一张耀眼的名片。

  红火:不仅仅是私伙局

  大榕树下,小公园内,文化站中,在佛山,很容易就能见到正在过戏瘾的粤剧发烧友。据不完全统计,佛山目前有大大小小的私伙局超过400个。

  上周六,祖庙万福台。一出《柳毅传书之洞房花烛》,台上演员唱得投入,台下听众听得陶醉。在这里演出的不是什么大剧团,而是来自佛山小镇弼唐的私伙局。

  每逢初一、十五和周六、周日,来自佛山各地的私伙局便来到祖庙万福台,轮番上阵表演。人称波叔的霍联波,是弼唐粤剧团的团长。他从16岁开始就拿着曲本到小公园里听私伙局唱粤曲。听得多了,13年前,他终于自己带头,组建了一支私伙局,唱了两年后,有能力做大戏了,就改了现在这个粤剧团的名字。现在除了在家中村里唱,这支私伙局还上了好多回万福台。

  波叔说,私伙局所有唱粤剧的家当都是大家凑的,你拿一面锣,我带一把琴。有的“台柱子”一人就自购三四十套戏服。深爱粤剧的波叔也对这支私伙局投入了极大热情,退休后他没去帮几个儿子做生意,而是一心爱粤剧,每年“贴”进私伙局1万多元钱,有时还自掏腰包奖励“突出贡献者”。

  “每个星期我们必有一晚在一起排练。赶起戏来,连续排练六七天那是常事。”波叔讲话时的手势都像在唱大戏。现在,波叔的剧团发展到45人,前后在其中唱过的有老板、有打工仔,还有学生和退休老人,加起来没有100也有80多人了。

  剧团现在不仅能演50多部短剧,还能演《柳毅传书》、《搜书院》等多部长剧。因为爱粤剧,波叔和他的私伙局团友还常和佛山五区的其他私伙局互相邀约,唱戏交流。“图的就是个喜好,大家都高兴!”波叔说。

  大榕树下,小公园内,文化站中,在佛山,很容易就能见到正在过戏瘾的粤剧发烧友。近几年,因为私伙局的繁盛和带动,还出现了一些与粤剧有关的民间组织。如张槎镇成立了镇粤剧曲艺协会,将各私伙局组织起来,每年都在文化站的牵头下搞粤剧汇演、调演、比赛。

  大人唱,孩子就跟着学。我们走进三水河口曲艺社时,袅袅粤音飘入耳中,唱戏的正是我们要采访的两个小女孩。高个的是11岁的董明芳,矮个的是10岁的淡敏仪,两人一平一子对唱,配合甚为默契。

  谈起两个女孩学粤剧的经历,董明芳的外公邓碧亨说:“两年前,我们一大批老戏迷在曲艺社唱《游园惊梦》,当时只有9岁的董明芳说她也会唱,我们当然不信了,因为从来没教过她,也从来没听她唱过。可她当真把那首曲子全唱完了,我唱平调,她唱子调。她是一句不差地唱了下来。后来我们发现她的嗓子特别嫩,很适合唱粤剧,就开始培养她。她还说要考粤剧学校呢。

  在佛山,儿童粤剧潮也在日益升温。去年7月,禅城区成立了娃娃粤剧团,顺德区容桂少儿粤乐队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广东粤剧学校副校长麦嘉表示,这两年粤剧学校的招生遇到一定困难,一些小孩根本不喜欢粤剧,更谈不上考粤剧学校。如果能够从小给他们提供一个粤剧的气氛,那么他们就可能会爱上粤剧。“娃娃粤剧团”的成立,或许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发烧:不仅仅是老戏迷

  比起“发烧友”的自发传播,政府的组织更有效果。去年的佛山粤剧艺术节,用20天时间举行了“万福台讲大戏——粤剧知识与欣赏系列公益讲座活动”。

  他从VCD、磁带中听写出100多首粤曲曲谱,用毛笔誊写好,放到福宁路一家复印店里,免费提供给粤剧爱好者和私伙局复印。62岁的李伟钊因此成为佛山业余粤剧发烧友中的知名人士。据说,甚至有人专程从澳门过来,复印“钊哥”版粤曲曲谱。

  去到那家门面并不显眼的复印店,店员小红正在忙着帮张槎城西粤剧社社长黄惠英粘贴已经复印好的《纽纹媳妇恶家姑》。

  这家店最特别之处,就是前来复印粤曲曲谱的人特别多。店里存放有400多首粤曲曲谱,按照字数排列,然后用字条标签分类放在柜子上,供客人取用复印,只收复印费,两角一张。曲谱短的两页,长的六七页,有的人一来就印好几十本。

  店里最早的一个曲谱是李伟钊扒下来的《人面桃花》,后边写的日期是1995年5月20日。李伟钊说,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好几个电话打到家里问曲谱,后来就干脆放到复印店里,自己没有收费,只是爱好罢了。

  据了解,目前在澳门、广西等地,也有极个别人出资将名曲曲谱整理成书出版,但是,印刷的数量不大,而且字体偏小,不方便演奏、学唱,主要被粤曲爱好者所收藏。而手抄曲谱以及复印手抄本成本低廉,便于演奏、学唱,所以很受“发烧友”的欢迎。现在,多数曲艺团体排练时使用的曲谱都是手抄本。有戏迷称,在禅城区的燎原路等路段,还有部分店铺提供粤曲曲谱复印服务,据讲生意也不错。

  另一位与“钊哥”同样知名的发烧友叫张汉峰,一位大学毕业4年多的高中教师。他自己动手,编写了一本中学粤剧教材。现在,这本教材已经被广东省粤剧博物馆收藏入馆,成为第一本被收入博物馆的粤剧教材。

  比起“发烧友”的自发传播,政府的组织更有效果。去年的佛山粤剧艺术节,用20天时间举行了“万福台讲大戏——粤剧知识与欣赏系列公益讲座活动”。授课的都是著名导演、编剧和理论研究者,如省粤剧院何笃忠、省艺术研究所谢彬筹和省粤剧学校麦嘉等。讲座的选题,从基础性的知识介绍到专业性的内容诠释,纵有古今渊源之发展,横有艺术特色之比较。

  戏改:不仅仅是《小周后》

  这次掌声,是对《小周后》改版的一次小小的认同。该剧正印花旦——著名粤剧演员李淑勤介绍,再次改版,就是要打造一部更适应现代审美的精品。

  今年6月21日,《小周后》第三次改版后正式公演。人们看着后台幕布,等待演员出场。但那里没有动静。音乐响起,两路大军从剧场两边侧门冲向舞台。名角们擦身而过,留下香味与背影。掌声雷动。

  这次掌声,是对《小周后》改版的一次小小的认同。该剧正印花旦——著名粤剧演员李淑勤介绍,再次改版,就是要打造一部更适应现代审美的精品。

  改版特邀在业内素以“煽情”著称的名导王佳纳、著名舞美设计季平和著名灯光设计师周正平加盟,在背景、音乐、灯光等方面增添现代元素。出场的别出心裁便是内容之一。

  武打的场面采用现代电影与话剧的处理手法,快镜头与慢镜头交错配合,营造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舞美设计随季节变化,反衬人物的心情。不少老戏迷表示,改版后的《小周后》更有看头。

  但回想起一年前《小周后》首次改版时,不少当事人还清楚地记得这样的场景:社会各界异议四起,粤剧人彷徨四顾心茫然。

  那一次,《小周后》将服装现代化,演员化妆不再清一色浓妆粉墨,改以淡状;改变最大是音乐伴奏,从以前的大锣大鼓,改为小曲小调。演出当晚,不少老戏迷“抗议”:“怎么把粤剧改成这样?不伦不类!这哪里还是粤剧?欺师灭祖,不中不洋!”

  但抗议声中,《小周后》的票房却越来越高。先后演了几十场,签了约还未演的仍有十多场。到了外面,人家还非要点这个戏看。李淑勤笑称,这部戏有“三高”:戏金(投入)最高、票价最高、票房最高。去年的粤剧艺术节前期,《小周后》最高票价卖到280元,上座率几乎都在90%以上,有些还是满座。而普通的传统戏票价价位为几十元,低的则20元。

  是否这就是粤剧改革的正确方向?李淑勤不这样认为。佛山青年粤剧团非常谨慎,准备了两个版本的《小周后》,一个现代版,一个传统版,也称为精装本和简装本。李淑勤说,传统版主要演给老观众看。“实际上,这相当于下乡演出。”她坦言,传统版本效果稍差,灯光、舞台美术等效果都出不来,但观众也觉得好看,因为他们熟悉剧本故事,常常融入戏中。

  至于怎样观众才能认可,李淑勤认为,要两条腿走路,要改革求新,也要坚持传统。改革改的是粤剧的表现形式,传统坚持的是粤剧的艺术准则、文化秉性。

  高端访谈

  佛山市委副书记卢汉超:

  粤剧提升城市地位

  记:目前不少剧种都在走下坡路,有些甚至濒临消亡,近几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在弘扬和发展粤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卢:这几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对粤剧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2003年6月,广东粤剧博物馆落户佛山。近两年,佛山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了两届粤剧艺术节。特别是去年的琼花粤剧艺术节,参加演出和各项活动的团体来自港澳地区、珠江三角洲以及国外的17个城市;开幕式采用18辆粤剧红船造型的“秋色彩车巡游”方式,彩车巡游到五区,表演也同样深入到五区的每个乡镇。据统计,有160多万人参与和观看了艺术节的表演;闭幕式上,罗品超、罗家宝等粤剧大师,以及1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作了精彩表演,为粤剧艺术节助阵。

  记:广东省粤剧艺术琼花奖明年还将在佛山举办。类似的粤剧活动对佛山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卢:举办粤剧艺术节的目的,是为了响应广东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落实佛山市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作为粤剧发源地之一,佛山粤剧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琼花会馆是历史上最早的粤剧会馆;李文茂是中国戏曲史上惟一真正自立为王而不是在戏中“为将为相为帝君”的艺人;祖庙万福台是广东仅有的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的古戏台;广东粤剧博物馆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粤剧博物馆。佛山还计划重修琼花会馆,把兆祥公园建成粤剧主题公园,广东省粤剧学校也已迁至佛山。在如此丰富的资源上打造佛山的粤剧文化品牌,对提升佛山的城市地位起了很好的作用,对维系海外乡亲的亲情和乡情,吸引他们参与家乡经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要让粤剧这一佛山乃至广府文化的代表发扬光大,佛山还要做哪些工作?

  卢:专业粤剧院团要增强市场观念,创作雅俗共赏的新编剧目。目前佛山青年粤剧团在这方面下了工夫,每年深入城乡演出一百多场,还经常出国进行文化交流和商业演出。佛山还要培养一代接一代的热心观众。佛山的群众不但喜好看戏听曲,自己也踊跃地演粤剧、唱粤曲,佛山既有国家级的粤剧曲艺之乡,也有省级的粤剧曲艺之乡,在基层,私伙局的活动更是热火朝天。而对群众粤剧活动,我们要积极扶持。

  佛山要打造粤剧这个文化品牌,还需不断推出新作品、新人才,在这方面,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记者手记

  粤剧仍存内忧外患

  佛山粤剧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在中国戏剧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佛山粤剧的发展也不是路途平坦。

  内忧:编剧寥寥无几

  一个剧种要想有生机,有生命力,就要不停地推出符合现实社会需求的新剧目。但纵观整个珠三角地带,粤剧编剧寥寥无几。一些粤剧作品,甚至是获奖作品都主要由非粤语作家编剧。粤剧没有自己的编剧,怎么能创作出与广东生活贴近的作品?除了那些传说和神话的戏可以继续演绎外,粤剧应该有符合本地特色的戏出现,但最近这些年几乎见不到这样一出戏。这是摆在粤剧人士面前的问题。

  外患:观众老年为主

  去年,禅城区成立了娃娃粤剧团。近期,《麦嘉讲大戏》也有了音像制品并推向市场。这不失是培养粤剧观众很好的途径。但培养一个懂得欣赏粤剧的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粗略统计,在佛山,固定的粤剧观众大多在40岁以上,起码占九成多,其中以五六十岁的最多。

  目前中国戏剧确实处在危机之中,各剧种都在改革,寻变,求变。粤剧自然不例外。佛山新编的《小周后》、《奇情记》正是这种改革的结果,它们也获得初步的成功。

  如何能使粤剧在新时期既拥有老观众又拥有新观众,仍是目前粤剧需要探索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因为粤剧有自己本身的艺术特征,改革要遵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另外,戏本就来自民间,也要回归民间。戏剧要时时和大众交流,老百姓喜欢的戏才是有生命力的戏。

  当代佛山粤剧名伶

  彭炽权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2年6月至1995年2月为佛山青年粤剧团文武生。

  小神鹰 国家一级演员,粤剧表演艺术家,著名文武生。1957年1月至1982年3月佛山青年粤剧团文武生。

  曹秀琴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文化部优秀专家”。1989年8月至1992年3月加盟佛山青年粤剧团。

  吴国华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戏剧家。1989年8月至1992年3月加盟佛山青年粤剧团。

  曾慧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粤剧伶王新马师曾之高徒,继承“芳腔”之新秀。1979年1月至1987年3月佛山青年粤剧团正印花旦。

  琼霞 红线女入室弟子,第二届广东省演艺大赛金奖第一名、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90年6月至1995年8月佛山青年粤剧团主要演员。

  李淑勤 佛山青年粤剧团正印花旦。第六届、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演员奖”、第二十一届“梅花奖”得主。现任佛山市青年粤剧团副团长、佛山琼花艺术剧院院长。

  总策划:杨兴锋

  统 筹:陈志红 陈志

  版式总监:赵小星

  撰 文:本报记者 姚艺曲

  阮清钰 蒲荔子

  摄 影:本报记者 莫伟浓 郎树臣

  图:

  去年佛山举办粤剧艺术节,各地名角粉墨登场。这是演员登台前化妆。

  粤剧小演员的唱腔有板有眼。

  “私伙局”在佛山琼花会馆唱大戏。这里粤剧演出长年不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