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治墙挡住中海油收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8:59 环球时报

  面对强大得超出预想的政治阻力,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2日宣布,放弃对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的收购。竞购一方的主动退出使优尼科成为雪佛龙公司的囊中之物。就在数周前,海尔放弃了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的行动,备受关注的中海油竞购同样以此种方式落幕。中国企业竞购海外企业为何如此困难?

  极不寻常的政治飓风

  6月23日,中海油提出以185亿美元的全现金方式并购优尼科,这比此前美国雪佛龙公司的收购报价高出约15亿美元。这笔交易一旦成功,将成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国收购。

  从中海油的出价来看,美方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笔交易被美方视为超出了单纯商业并购的范畴。况且,中海油的对手是雪佛龙公司,现任美国国务卿赖斯曾在雪佛龙担任多年董事,这在美国几乎众所周知。美国《财富》杂志透露,雪佛龙已经连续6年能源减产,它非常需要实现对优尼科的收购。为此,雪佛龙动用其在国会的资源,把一项纯商业行为不断加以政治化,甚至采取了诋毁竞争对手的手段,试图阻挡中海油的竞争。

  在雪佛龙的积极活动之下,美国国会基本接受了这种说法:此事事关美国国家安全。就在中海油发出收购要约的当日,美国国会41名议员联合致函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呼吁其采取行动,阻止中海油的收购。6月25日晚,美国会参院和众院协商委员会表决通过议案,要求布什政府对中海油购并案审查期限延长140天。这起寻常的商业交易在美国刮起了一股极不寻常的政治飓风。

  微软会落入中国人之手吗?

  美国人的这种恐慌也与最近中国企业另外两起并购有关。在美国人看来,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收购美泰克的行动以及中海油的竞购,在无意之中,对美国经济系统打出了一组“组合拳”:联想要得到美国的管理和技术;海尔要买下响亮的品牌及营销渠道;中海油要的则是维持经济运行的能源。布隆伯格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是美国人这种担忧的集中体现,此文以“通用汽车、微软最终会落入中国人之手吗”为题,用夸张的笔法发出了美国公司难以抵挡中国企业并购之势的担忧。出于这种考虑,在中国企业的这三起并购中,只有联想被认为“勉强可以接受”。因为联想的收购范围并不包括IBM拥有的尖端电脑技术,而是早已被IBM视作“鸡肋”的个人电脑业务。即使如此,联想也要把总部迁往纽约,这才得到国会的认可,使收购方案得以通过。

  中海油在这起收购行动中,一直非常配合美国提出的要求,甚至主动提出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承诺剥离优尼科在美国的资产,从而满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要求。许多美国媒体和经济学家也站在中海油一边,认为国会干涉商业行为是“荒谬和值得焦虑的”。但美国议员似乎并不关心事实,一位美国参议员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被问及中海油已经作出保证美国供应及不裁员等承诺,为何仍要受到阻止时,该参议员回答:“他现在虽然这么说,可真等到卖给他了,我们还能管得着吗?”这位议员还强调,即使优尼科股东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都通过了中海油的并购,“国会也要提交到世界贸易组织,状告中国不公平竞争”。

  对于这种荒谬的逻辑,中海油试图展开反击。中海油依照西方社会的规则,做了大量解释、公关工作,不仅聘请了三家投资银行、三家律师事务所、两家媒体战略集团以及一家游说机构,而且,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中海油CEO傅成玉还给每一位美国国会议员、美国财政部长写信,接受《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泰晤士报》等一系列西方重要媒体的采访,在华盛顿的报纸上投放广告阐述收购的理由。但收效并不明显。与此同时,雪佛龙也提高了收购条件,使其现金加股票总报价增至约170亿美元。经过慎重考虑,中海油最终宣布,“这种非常遗憾的政治环境使我们很难准确评估成功的几率”,过高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接受的风险迫使中海油撤回并购优尼科的报价。

  美国媒体纷纷鸣不平

  中海油的收购案已经夭折,但此案引发的政治争论却不会就此结束。在中海油宣布退出竞争后,华盛顿便弥漫着指责与欢庆并存的气氛。政客们喜笑颜开,而美国几大媒体不约而同地对这起“被扼杀的收购”鸣不平。8月3日,《洛杉矶时报》说,尽管中海油退出了,可更多的中国公司照样要继续收购美国公司;《芝加哥论坛报》称,在反对者欢庆中海油退出时,这笔交易的后遗症或将引发更多冲突;《纽约时报》的评论写道:“美国已在诸多方面对中国表现出了足够的政治刻薄,最后把这些怨气都撒在中海油的身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些太过分了。卡托研究所能源研究主任泰勒认为,这可能会破坏美国在全球自由贸易中所标榜的权威。

  一些亚洲问题专家表示,他们已看到华盛顿出现一种迹象: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美国政府对待中国公司的方式完全有别于其它外国投资者。很多人将此次中国企业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收购狂潮相比,但《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如今的中国不是往昔的日本”。日本首先是在发达国家建厂,取得成功后再进行海外并购,而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直接通过并购海外企业的方法实施自己的国际化战略。而且,日本企业买下的多为洛克菲勒中心等美国人眼中的“奢侈品”,而中国企业的收购对象,则是资源、原材料、技术、品牌等实实在在的“竞争资源”,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就比当年日本人所面临的更为严苛。

  中海油退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有人以“遭遇滑铁卢”来形容中海油的退出,然而,海外并购并不能如此简单地以成交与否论英雄。中海油退出并不是因为实力不济,即便在雪佛龙提高收购报价之后,中海油的出价仍高出对手十几亿美元。对于中海油来说,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其是否进行收购的判断依据。中海油不可能用多年辛苦打拼的成果去做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在目前情况下,放弃收购的做法显得冷静而成熟。股市的反应也支持了中海油的决定,从传出中海油不会进一步加价收购的消息以来,其股价上涨超过10%,在香港和美国股市均创新高。

  专家认为,中海油作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船未出海之前,你永远想像不到风和雾有多大”,这句西方的谚语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的海外探索之路。在这起并购当中,虽然中海油损失了时间和精力,但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中海油作出放弃收购的姿态,使整个不利于中海油的谈判局面和舆论环境逆转,敏感的美国政客们在政治上的批评和质疑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华尔街日报》的评论也认为,中海油的这次竞购“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中海油的退出使美国担心中国会采取相应的报复行动。欧亚集团中国问题分析师贾森·金多普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认为,“中国政府将会在飞机、发电机组等大额订单采购方面向欧洲企业倾斜,借此回击美国的做法”。但美中贸易委员会前主席卡普表示,他并不认为中美关系已经明显处于难以回到正轨的地步。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十四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