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想给《环球时报》颁个奖(记者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9:06 环球时报

  肩负《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重担已经两年多了,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为了完成自己的第一篇作业———《美国音乐电台渗透阿拉伯》,我连夜用电话“提审”使馆雇员的情景。两年多来,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环球人,无论是见过面的,还是只在网络、电话中联系的,他们具备的那种“更好、更快、更准确”的工作作风时时刻刻都在感染着我,也给了我很大压力。两年多来,我从伊拉克战争写到萨达姆被捕,从巴以和平写到黎巴嫩变天,大到伊拉克军火库,小到约旦濒危的小鱼,粗粗算来已为《环球时报》

  写了将近50万字的稿件。面对着这个让我自己都惊讶不已的数字,我想说的恐怕只有一句———我从其中受益匪浅。我的常驻生活也因为这份工作而充实了许多,工作之余翻看资料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记得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有关伊南部什叶派部族矛盾、派别关系以及历史渊源的话题迅速升温,而对于这个以前的冷门问题,几乎没什么中文资料可以借鉴。

  为了写好稿子,我当时打印了几十页阿文资料,甚至还去书店买了有关的音像制品回来研究,当自己大体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后,一种喜悦油然而生,从此这个问题就成了我的“强项”。就这样,我的知识面被《环球时报》一点一点地丰富起来。两年多来坚持不懈地为《环球时报》写稿,我得到了“十佳记者”的殊荣,我从内心里也希望给《环球时报》颁一项奖,那就是“最佳良师益友奖”。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十八版)

  作者:本报驻黎巴嫩特约记者万铤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