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回首战争是为维护和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9:5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早春季节,偶尔可以看到这支新军的小股部队行进在汉口街头。这些战士久经风吹雨打,赤脚露膝。他们行动敏捷,像全世界的山林英雄一样迈着大步。他们穿着灰色土布军服……边走边喊口号或唱歌……”著名记者爱波斯坦曾经对新四军有过这么一段描述。1937年10月,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南方地区的红军陆续改编成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新四军高举抗日旗帜,在锄奸、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摩擦斗争中,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日伪的眼皮底下,这支神出鬼没的部队随时打击日军防务薄弱的环节,牵制了侵略者在交通沿线和战略要地的大量兵力。日军尽管占领了一些地方,却越来越难以在那里组织伪政权,理由很简单:如果乡绅和财主听日伪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受到袭击,失去在当地的领导权。

  “忆昔群英聚首,而今人去楼空。留有丹心一片,照得大地通红。”这是夏征农老人在皖南事变40周年时重返新四军军部云岭旧址,曾即兴赋下的一首诗。2005年7月中旬,本报记者前往上海,寻找当年亲历新四军抗日斗争的多位革命老人。往昔的“群英聚首”和今日的“丹心一片”,俱在这些经历风霜血雨的革命老人的娓娓讲述中一一浮现。文、图/特派记者 李桂文、黄丹彤
回首战争是为维护和平(组图)
夏征农老人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虎口脱险:吃野果充饥躲过搜捕

  讲述人:夏征农老人,102岁,原新四军统战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部长,曾任上海市委书记、中顾委委员

  1941年1月6日,9000多名新四军战士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8万国民党精锐部队的伏击。经过7昼夜的激战,大部分新四军战士壮烈牺牲———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成为夏征农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幕。当时他是新四军政治部任统战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部长。

  2005年7月15日下午3时半,在上海市宛平路一处寓所,102岁的夏征农在亲属的协助下,坐在轮椅上沿扶梯从二楼缓缓而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这位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中顾委委员的革命老人回忆起当年峥嵘岁月,依然思路清晰、谈锋甚健:

  1941年1月6日晚,当新四军军部刚转移到石井坑的盆地里时,遭到敌人居高临下的炮轰,夏征农随叶挺军长一起乘着夜色向外突围。面对弹尽粮绝的现实,新四军叶挺军长决定前去与敌人谈判。第二天天亮时,满山遍野尽是搜山的敌人,他们用高音喇叭喊着:“你们快出来投降吧,你们的军长已经被捕了……”。“当时我就预感到叶挺军长可能出事了!”夏老回忆说,敌人喊话不久新四军军部就遭到敌人密集炮火的扫射。夏征农和军部侦察科长陈铁军等7人突围不成被困在附近的一座荒山上。

  接下来几天,夏征农与其他几位战友一起,顶着严冬寒风,靠吃一种不知名的红色野果子充饥,夜里摸黑到山脚边,用装文件的皮包和军用搪瓷杯、碗舀些山泉水解渴,好几次都与搜山的敌人擦肩而过。坚持了6日7夜,国民党军队终于撤走了。最后,这位经历无数风雨的102岁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和平不是靠乞求得来的,而是靠人民团结战斗争取来的。这就需要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人民,使人民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性,从而团结起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回首战争是为维护和平(组图)
范征夫亲历了反“清乡”战斗。

  惩恶扬威:痛击日伪令百姓暗喜

  讲述人:范征夫,85岁,原江苏省丹阳新四军武工队负责人,曾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1943年春,日军出动步兵约3000人,伪军约9000人,加上特工、汉奸等共约1.5万人,对新四军苏中军区所在地进行“清乡”。新四军武工队有如天降神兵出现在日伪军各防守据点,共对敌进行大小战斗2100多次,毙伤日军600多人、伪军1700余人,锄奸1600多人,挫败了敌人的“清乡”阴谋。时任江苏省丹阳县新四军武工队负责人范征夫参加了反“清乡”战斗。

  2005年7月16日,85岁的范征夫在上海康平路家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当年新四军与日伪军较量的亲身经历:

  1943年,延陵的日伪经常下乡“清剿”。有一次,伪军“清乡”大队一名特工小头目,手持一支驳壳枪,独自闯入杨巷村勒索村民。我们武工队闻讯后赶到,当场缴了他的枪,并把这名特务拉到村外野地处决。这是反“清乡”以来我们缴到的第一支枪,是个“首战的胜利”。

  此后几次锄歼打伪行动规模不大,但给打击日伪军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丹阳附近老百姓议论纷纷,都相互伸出4个手指头,低声说:“‘老四’没走。”有人还编了一首歌谣秘密流传:“新四军,有神通。来无影,去无踪。抓汉奸,杀特工。吓得伪军心直跳,闹得鬼子常扑空。”

  1943年6月,我们决定展开袭击摧毁日伪的“清乡”计划。6月22日,主力部队赶到延陵,用手榴弹把伪军哨所岗亭给炸了。我们大队人马一下子就冲进城里,把伪军的日本鬼子打得晕头转向,逃之夭夭。这次延陵反“清乡”战斗大获全胜,成为挫败了敌人“清乡”阴谋的转折点。
回首战争是为维护和平(组图)
新四军战友的坚强乐观让左英终生难忘。

  难忘故人:上麻药大叫“杀鬼子”

  讲述人:左英,86岁,原新四军军医,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5年7月16日,记者在上海市北京西路一花园小区内,找到了原新四军军医、解放后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左英。左老精神矍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令人难以相信她已是86岁高龄。当年在新四军前方医院工作的左英,专门负责病区和手术室的管理。与日寇的战斗异常艰苦,但新四军的战友们却异常坚强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让她终身难忘:

  1939年冬,新四军军医处前方医院设在安徽泾县距离云岭十多公里的肖村,我在病区和手术室负责管理。一天,大病区收了一名头部有挫伤、轻度脑震荡的伤病员,他就是来自三支队的丁小山排长,他的活泼乐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0年4月间,日军再次扫荡皖南,国民党军几乎没有抵抗,南陵、繁昌等地相继失守。新四军部队与日寇展开激战。有一天,我们军医院突然来了一个伤员。我捧住他的头正要放麻醉罩,他突然扭着痛楚的脸朝我一笑。呀,好面熟啊!由于麻醉还未达到深度,他突然大叫起来:“冲呀!杀鬼子呀!我同你拼了!嗒嗒嗒、嗒嗒嗒……”这时,我突然想起来:这不是丁小山排长吗?!

  昏迷中,手术进行了两小时,他的右股骨是复杂性粉碎骨折,身上还有十多处弹片,伤势较重。在病床上,我告诉他,他在上麻药时大喊大叫。他却说,他确是用机关枪扫死了二三十鬼子哩。1940年秋天,国民党预谋要对坚持抗日的新四军下毒手。我党我军为顾全抗日大局,准备北撤过江。我多么想把所有伤病员一起带走,但实际不允许这么做。腿伤未愈的丁小山被留下来了。

  解放后,我听到从江西上饶集中营逃跑出来的战友讲,皖南事变时,丁小山被俘了。后来在转移押解时,他因行动不便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真是令人痛心啊!(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