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应对“洋警示”先得做“透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5:27 新民晚报
应对“洋警示”先得做“透析”!(组图)
应对“洋警示”先得做“透析”!(组图)
应对“洋警示”先得做“透析”!(组图)
本报记者 习慧泽

  1 生吃番茄等同抽烟:掐头去尾一家言

  “生吃番茄等同抽烟!”这则“美国科学家长期研究发现”的“洋警示”,5月起经国内各网站及媒体渲染炒作,导致番茄销量锐减40%,价格也滑跌一半。其后又引来各方辟谣、质疑、补正——“目前为止没听说过蔬菜里含尼古丁”;“番茄中尼古丁含量以微克计,少到可以忽略”;“人体每天需要微量尼古丁,番茄的微量尼古丁可满足人体一天的需要”;“嚼食经食道进胃,抽烟由鼻经咽喉到肺,吃和吸毕竟是两码事”;“尼古丁多集中在食物表皮,洗净或烧熟后含量会急剧下降”……各执一词,“依据”各式各样,弄得消费者至今心存疑虑。

  流言止于智者。舶来的警示不该照单全收,更不该传抄炒作。中国有关专家不敢怠慢,赶紧对“生吃番茄等同抽烟”的洋警示进行追查。终于查明:这一道“洋警示”,引自12年前一位美国教授发表在某医学杂志上的论文《部分蔬菜中含有尼古丁》,“论据”源出一个样本仅800人的小型调查:“在不抽烟人群的身体里,发现了主动抽烟的残留物”,“结论”也只是一种大胆推断:“生吃番茄可能等同抽烟。”

  其实在作“番茄、土豆、茄子等茄科植物含有尼古丁”推断的同时,教授还承认:相对于被动抽烟,人体通过生吃番茄等蔬菜摄入的尼古丁含量实在微不足道,“不会引起医学意义上的反应或危害健康”。然而一经掐头去尾,并屡屡以讹传讹,它变成了一个“很权威的洋警示”:生吃番茄“接近于烟雾弥漫中的被动吸烟”。

  事实上美国的超市大卖场里,番茄至今处处可见,精明的消费者挑选时还不忘传授“门槛”:“越红越好!”

  老外吃番茄乎?大吃特吃也。人家根本不理睬什么“专家警示”,我们这边倒弄得紧张兮兮,何必呢?

  2 黄鳝甲鱼“染绿”:冤枉哉!冤枉哉!

  7月27日,对沪上沪西、铜川等水产批发市场的老板们来讲,是个性命交关的宣判之日。职能部门13日告知,水产是否“染绿”的检测报告,须等待两周才能见分晓,于是原本红火的甲鱼、黄鳝、鳗鱼交易,因这吉凶难卜的14天的等待濒临停滞。

  “染绿”一说,源于6月初英国食品标准局在一家知名超市出售的鲑鱼体内查出“孔雀石绿”成分,遂发出继“苏丹红1号”之后的又一食品安全警报:“孔雀石绿”化学制剂有致畸致癌副作用,“不应该出现在任何食品中”。

  闻警而动自然必要,问题是咱这厢该不该把黄鳝、甲鱼、鳗鱼等均列为“染绿”头号嫌犯。对此,众多水产营销户大叫冤枉。据说有关部门暂停销售及查禁来自湖北、河南等地水产品,乃是传闻当地有人曾用“孔雀石绿”作水产保鲜。质疑者则认为此举是“因噎废食”,两省系沪上黄鳝、甲鱼的最大供货产地,每天仅黄鳝成交量就多达几千甚至上万公斤!全盘封杀影响市场正常供应。

  老板们急得双脚跳,可是还得耐心等候检测报告。要晓得,“孔雀石绿”此前在我国并不属水产常规检测项目。即便有设备有标准,仍缺乏试剂和标样,实际检测还得进口了试剂和标样后,才能在实验室操作。

  7月26日晚,比预计期限提前1天,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宣布:经抽检,沪西、铜川两大水产品市场47个甲鱼、鳗鱼等样品,“均不含‘孔雀石绿’成分!”

  这其实是行家及众多水产经营户早就料定的结果——“黄鳝、甲鱼、鳗鱼生命力特强,且都无鳞,运输时不易互相蹭刮损伤,即使没禁用规定,一般也无必要用‘孔雀石绿’来保鲜!”

  有行家指出,“染绿”的“检出限”规定为0.2微克/公斤,以往水产行业验明正身的土办法倒可借鉴:将水产品放在清水里浸泡5~10分钟,看水色是否呈半透明绿,即可初步确定。

  此番行动,大伙儿不约而同都有个体会:应对“洋警示”,先要作分析。

  3 奥利奥饼干召回:无须“见风就是雨”

  “因食用后可能出现牛奶过敏,甚至引发休克并危及生命,奥利奥饼干正被紧急召回!”据称出自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网站的这则“洋警示”,各报刊竞相转载,引起为父为母者的恐慌,赶去超市商场为孩子退货者络绎不绝——“午后红茶刚刚太平,咋又来了奥利奥的牛奶过敏!”

  其实若能对信息源稍作核查,就不会这么“见风便是雨”。首先FDA宣布召回的仅仅是“在美国本土由纳贝斯克可口股份公司生产的一种奥利奥饼干”,奥利奥其他饼干在美国市场照卖不误。而其中国分公司也屡屡声明该品种在中国并无生产销售——阿拉这里买不到吃不着,大可不必反应过敏。

  随着不断地与国际接轨,海外食品市场的“召回制”也频频进入了我们的日常消费。以往对汽车、家电商品“召回”我们有印象,如今的“食品召回”当然更让我们吓一跳,以为又出了劣质产品。其实如同此前“午后红茶召回”一样,美国FDA召回的这种奥利奥,只是产品标签上的疏漏。这种“疏漏”又和美国现行的食品标签制度有关。FDA规定牛奶、花生、大豆等10种食品为最常见的食物过敏源,必须在成分标签中向消费者明示,未做到就必须召回。当然,召回补上后即可恢复上市。

  “午后红茶”曾漏标了含牛奶成分,立即引发FDA责令“召回”;后来加贴了含乳成分标签,立马风息浪止,重新上架。

  行家提示,海外不少食品标示往往带有“勿谓言之不预”的意思,例如在美国市场将牛奶、花生、大豆等列为食物过敏源要求明示,乃是对少数特定的食用易过敏者的提示,而过敏者中只有极少数会发生休克,危及生命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不必惊慌失措。我们对洋警示的各种概念,要有个准确的理解,才会既“警钟长鸣”又“处变不惊”。

  4 “甲醛风波”:洋警示竟是误警示

  沸沸扬扬的国产啤酒“甲醛风波”,至7月底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KFDA)发布检测公告而尘埃落定。此前传闻中数这条最触目惊心:“疑添加致癌助剂甲醛,韩国紧急收回中国啤酒,日本对进口中国啤酒也将彻查!”消息最早见于韩、日报刊,又为我国媒体转载,俨然是有鼻子有眼的“洋警示”。

  对此先有韩国官方作了澄清:“KFDA并没有收回已上市的中国啤酒,用于抽检的中国啤酒都是从超市买来的。”继而日本也否认了“紧急召回”说,称仅因有传闻说中国啤酒甲醛超标,故“厚生省要求日本进口业者与中国制造商进行确认。”中国啤酒在日韩仍照卖不误,根本没有召回这么一回事情。

  来龙去脉一分析,就十分清楚,我们把韩国、日本报刊的一些子虚乌有的误传消息,当作“洋警示”了。千万别以为,外国报刊一登什么消息,就是“洋警示”了。这“洋警示”,是媒体的以讹传讹,是“误警示”,是水货。

  其实甲醛风波乍起时,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明确向媒体表示——“国产啤酒总体而言是安全的!”并提供了2003年的普查结果,那次普查几乎涉及所有的国产啤酒和30多种进口啤酒,检测显示国产啤酒和进口啤酒的甲醛含量差不多,均约0.31毫克/公升,甚至还低于WHO(国际卫生组织)饮用水甲醛限量标准:0.9毫克/公升。

  面对竞争日趋惨烈的国际国内食品市场,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不能乱了方寸。国际上“红”、“绿”洋警示之后,可能还有“蓝”、“黄”警示,我们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果断应对日见其多的各类“洋警示”十分必要。但如何闻警不乱,沉着应变,尽快弄清真相,免受“洋警示”的干扰和拖累,无疑也是一门必修课。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上海食品安全处于动态可控状态,总的食品合格率高达95%,还将建立预防生物源性食物中毒评估和水产品安全评估两大预警系统。

  民以食为天,但愿百姓食无忧。

  本版插图 董之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