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分复读成趋势,名校情结谁之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6:16 中国新闻网

  今年高考,广东有10万考生落榜。他们当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复读,准备明年重上考场。令人惊讶的是,其中还有一些已经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甚至已经被录取的学生,也选择了复读。广东省考试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本科落榜的考生(高考620分以上),有4.8万人有资格补填志愿参加补录,但最终有一半的考生放弃了这一机会,他们宁愿选择复读,明年再冲刺名校,其中不乏成绩在7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

  大量的学生选择复读,刺激了复读市场。仅广州一地,高考复读学校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4倍,今年的复读生源普遍增加三四成。而高分复读生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更令复读学校兴奋不已。有些复读学校立刻打出“700分以上考生复读可获万元重奖”的广告。

  高考本来就是说不尽的社会焦点问题,高分复读乃至“拒绝录取而复读”现象的出现,又为它增加多一种争议。有些教育界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苦无对策。其中有苦口婆心者,劝考生不要有“名校情结”;有疾言厉色者,批评考生“浪费教育资源”;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棒喝”复读学校:“别乱了教育的方寸!”

  高分复读学生的出现,表明高考制度在高速变化的社会条件下,正不断地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复杂后果。教育界人士自觉有责任,试图加以引导,这当然很好。但是若要引导,应该多说一些贴心话,将心比心尽可能为人家提供多一些理性而可行的对策。如果没有什么好办法,不妨任由人家合法地寻求制度空间,为自己创造利益最大化。倒是动辄“浪费资源”、“乱了方寸”这类说辞,让人觉得十分刺耳。至于“棒喝”,更是不必。在和谐社会,谁有资格“棒喝”谁呢?至于那些刺耳的说辞是否真有道理,不妨多加讨论。

  首先看看所谓“名校情结”。如果是考生的家人劝考生不要太执着于某些名校或名牌专业,这样的家长是冷静而开明的。但是,也许恰好是“教育界人士”,最没有资格劝人不要有“名校情结”。我们的教育体制动用大量公共资源堆积出一批名校在先,以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加上地区差别的录取制度在后。正是教育界自己,全力打造名校光环。请到任何一所稍好的中学看看,学生们无日无夜为冲刺高考而准备,校长和老师们在兹念兹的只有高考升学率。什么东西能够支撑这种漫长而艰苦卓绝的考试训练?就是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好学校。这是老师们要求学生树立的“远大理想”。

  一个学生在这场搏斗中失手了仍不肯放弃自己的心中选择,不惜从头再来。对此可以有多种角度的看法,最好是帮助他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水平。但是如果批评他有“名校情结”,而且还是由“教育界人士”来批评,则未免过于虚伪。如果学生真是为“名校情结”所累甚至所害,搞教育的首先应该检讨自己。

  其次看看所谓“浪费教育资源”。在现行的计划分配体制下,已经录取的学生不报到,理论上是浪费了一个名额。太多的学生复读,自然也加剧下一届的竞争程度。不过,这之所以成为问题,最深层的根源还是在于计划体制的僵硬特性。高校建立一种录取上的候补顺序,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这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中国确实有自己的国情,但是教育制度习惯了垄断加计划,行政管理上的创新能力极差,无法以灵活的制度改进去因应社会的变化,这却不是用“国情”两个字就可以随便搪塞的。与其批评考生的个人选择,不如说,浪费资源的是制度本身。

  最后是关于“教育方寸”。什么是教育的方寸,实在不好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各级各类学校所提供的教育,不是对谁的恩赐。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服务的选择是学生的权利。现代教育体系有许多要义,但都要从尊重学生的权利开始。我们的教育已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为制造不公平了,教育界人士还那么习惯于以垄断者和管理者的身份,高高在上地“教育”别人,这种做派实在应该改一改了。那些高分复读的学生,其个人选择是否足够理性?复读学校是否过分玩弄宣传噱头?这都可以讨论。但是,面对已经超出我们传统管理框架的社会变化,教育界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千千万万个渴望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们。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