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五谷杂粮书写苍劲艺术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2:34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马南实习生宗淼淼梁龙现场报道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很难相信五谷杂粮也能“书写”出刚劲有力的字体。在23岁的大安舍村赵爱菊一双巧手下,各种粮食都能作为原料,成为一幅幅精彩的“粮食艺术字”。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赵爱菊位于大安舍村的住处。在赵爱菊的床上,一幅“为人民
服务”的牌匾非常引人注意,字体潇洒、刚劲有力,“这上面的字是用小麦粒粘成的。”赵爱菊介绍说。记者这才发现,原来牌匾上的字并不是写上去的,而是用一粒粒的小麦粘上去的。除了这幅牌匾外,小赵的房间里还有不少用各种粮食制作的“书法”牌匾,大米、小麦、红米、黑米以及各种豆类都成了“书法”原料。

  小赵告诉记者,她这手绝活是家里祖传的,“我们家的祖辈从很多年前就开始用粮食‘写’字,但当时做好以后保存不了太长时间就坏了。2002年时,我爷爷和一个朋友一起研制出了一种药水,将作原料的粮食泡在药水里一段时间,粮食就能长期保存了。”小赵表示,她也是从这种药水研制成功之后才开始向爷爷学习制作“粮食艺术字”的,并由此着了迷。从今年5月起,她不再上班,专心制作“粮食艺术字”。

  记者注意到,小赵制作的“粮食艺术字”大多是以毛体为范本,“我比较喜欢毛体的苍劲有力。”小赵现场示范了制作“粮食艺术字”的过程:先将一幅毛体的字帖压在玻璃板下,然后用蘸了胶水的毛笔在玻璃板上顺着字帖写好,再用镊子夹着泡过药水的大米一粒粒贴在胶水上。“制作一幅48×34厘米的‘粮食艺术字’大概要用两三天时间。”小赵边说边指着一幅110×48厘米的“粮食艺术字”告诉记者,她制作这幅作品用了半个月时间,“主要是在制作时要反复考虑,原料放在什么地方、怎样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笔迹的有力。”

  提起制作原料从何而来,小赵告诉记者,“这些豆类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至于小麦等粮食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

  据了解,她的作品目前并未进行过公开销售,偶尔会有人通过朋友等渠道介绍后慕名而来买上一幅。“我希望能够带几个徒弟,将这手本领传下去,并且将它发扬光大。”小赵满怀希望地对记者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