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击伪书:拿起法律武器(今日聚焦)(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5:5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击伪书:拿起法律武器(今日聚焦)(组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伪书。

  本报记者 曲昌荣

  以自己买了伪书为由,郑州市民刘明将5家出版社、3家书店告上了法庭,并索赔176.2元。8月3日上午,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柳林法庭开庭审理此案。这是全国首例伪书诉讼案,引起了广大读者、出版界的热切关注。

  读者与出版社对簿公堂

  到底谁在出版伪书?

  原告刘明是河南国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说,今年2月,他从人民网上看到了人民日报文化版“关注伪书现象”系列报道。今年4月,他从郑州多家书店买来多本书籍,发现不少书是伪书,便将郑州3家书店和全国5家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直到庭审结束,被告河南省新华书店省直书店和河南豫科教育图书公司既没到场也没有递交答辩状,出版《108个青年必须通过的能力测试》的九州出版社和出版《一分钟改善管理》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也未到场和寄送答辩状。法庭对这4家单位按缺席对待,依照程序进行审理。

  另外4个被告中,有3个被告认为自己出版、出售的图书不属伪书,1个被告承认出版伪书。被告郑州一诺文化书店经理翟树君在答辩时称,他们销售的《决不找借口》属于从正规出版社买进的正版图书,他们不应负法律责任。被告金城出版社代理人在答辩时指出,被告的证据不真实,他们出版的《决不找借口》有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出具的证明,同时有与美国出版原版书的出版社签署的出版合同,并有版权登记号,因此不属于伪书。

  被告海潮出版社在寄送的答辩状中称,该社所出版的《做人的准则》有正规出版物证明,并强调该书不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公布的两批伪书名单之列。对原告指出的《困难的事我来做》一书,中国民航出版社的答辩称,2004年11月29日该社已经决定停止一切有关此书的发行活动,同时通知了发行所、发行公司,将此书全部收回,并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做出了解释。

  最终,被告中只有中国民航出版社一家承认出版了伪书。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原告与被告齐声打假

  究竟谁是伪书的受害者?

  此案的案情似乎并不复杂,但是记者发现,法庭内外出现的一个现象颇耐人寻味:原告、被告都对伪书深恶痛绝,齐声喊打。

  被告金城出版社代理人梁一红一边“喊冤”,一边痛斥伪书给他们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她说,以“借口”为名的书籍在市场上名目繁多,如《没有任何借口》、《没有借口》、《没有任何借口Ⅱ:提升执行力》、《别找借口》、《拒绝借口》等等。梁一红说,金城出版社花钱买了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权,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翻译和市场推广,想不到一到市场上就被这么多“借口”给冲击了,损失巨大。

  翟树君更是对成为被告愤愤不平。她说:“我的书店一直坚持从正规渠道进正规出版社的书籍,我们面临着真正的伪书和大量盗版书的冲击,市场份额和利润降低很多。”

  原告刘明说,“伪书事件”曝光后,全国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但遗憾的是,却没有读者愿意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因为种种原因,不太可能为十几元钱去打这种耗费时间的官司。作为法律工作者,我愿意带这个头。希望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购买了伪书,权益受到了侵害,就应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告刘明说,他最后起诉了这8家单位,诉讼标的加起来只有176.2元,而诉讼费就交了300元。

  出版方与管理者都应警惕

  如何才能依法处理伪书?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军权说:“很高兴听到同行打这样的官司。对伪书的打击,必须要拿起法律武器。出版伪书既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读者当然有权起诉。”

  对原告、被告都喊打的情况,图书出版管理部门表示很正常。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处长韩可平说,伪书在书市中流行,损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属于不正当竞争,会扰乱图书市场的秩序。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损害了读者的物质利益,还伤害了读者的精神生活。另外,规规矩矩从事书刊出版的出版社也受到了伤害,它们高投入出版的图书,会因伪书大肆占领市场而门前冷落。

  韩可平说,由于国外出版的图书也是鱼龙混杂,河南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求省内出版社在从国外引进图书的时候,不仅要签订合法的合同,对合作的出版社也要有真实全面的了解,不要盲目相信网上的宣传。

  主管部门目前最头疼的是打击伪书无法可依。伪书怎么界定?发现伪书后怎么处理?管理者心中经常没底。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出版物不得含有10类内容,但伪书到底属于哪类内容没有明确规定,管理者只好依照第十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作处理。韩可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让他们在管理时有法可依。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9日 第十一版)
打击伪书:拿起法律武器(今日聚焦)(组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伪书。

打击伪书:拿起法律武器(今日聚焦)(组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伪书。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