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乡一体化 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6:56 成都日报

  连日来,国内的许多专家和媒体对“成都方式”的关注继续升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成都方式”有哪些亮点?“成都方式”三个环节的关系是什么?在今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成都又该在哪些方面着力?在热烈的探讨中,成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更生动。从今日起,本报从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三个方面分别援引有关专家、热心读者和网友的观点看法,再次对“成都方式”进行解读。

  易中天观点

  城乡一体化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城乡一体化是“成都方式”的第一环,从破解城乡症结突出重围。

  专家见解

  总体评价:

  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构建和谐成都各项工作的核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城乡一体化中心工作服务。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杜受祜

  具体观点:

  王经伦(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在农民向市民转化上多下功夫

  成都的城乡一体化抓住了“三农”问题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我想从广州和成都两个城市的比较来谈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早在2003年,广州把附近的番禺、花都两个县级市都改为区,现在还准备把增城市、从化市都改为区,利用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县发展。而成都则是大城市带大郊区,这个做法也很不错。近几年来成都的城市和乡村变化很大。在今后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成都要在农民向市民化转变上下功夫,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杜受祜(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发挥好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集聚,成都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推进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成都在乡镇企业转制等工作中,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加快了农村的发展,并涌现了“三个集中”等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生动实践。

  相对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一体化目标与现代化目标是统一的,一体化是目标也是过程。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统筹是关键。在发展中,成都等大城市要发挥城市的带动力量,通过政策调整,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要在协调上下功夫,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创新体制和机制,关注农民的持续生计,转化农民身份,弥补过去高速发展时期对农村的欠账,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读者看法

  何兆祥(金牛区金泉街道办事处跃进社区居民):从“成都方式”看成都

  城乡一体化给我们农民带来很多实惠。但类似红砂村、幸福梅林等有特色的农业村还太少。现在,许多农村都在因地制宜发展一、二、三产业,这方面的步子应该更大些。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让广大农民失地不失业,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工作都还要大家群策群力。本报实习记者陈伟(来源:成都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