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暑假:外来工子女的寂寞之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9:45 南方日报

  8月,属于过暑假的孩子。在东莞的一些工业园区里,多了些孩子的面孔——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远离家乡到东莞探望父母,这群孩子的暑假怎样过?与都市里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假期的生活对他们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呢?

  最近,两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溺水事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6月底,10岁的陈鹏、9岁的冯小川、8岁的刘耀辉都因为外出玩耍而在工地附近的水坑溺亡。其中,陈鹏的父亲来自

湖南,夫妻俩都是瞾林工艺制品厂的员工,刘耀辉的父母在东莞靠捡垃圾为生。

  为了解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如何度过这个夏天,记者走近了这群孩子,记录了他们生活的一些片断。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暑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有些孩子四处晃悠着打发光阴,有些孩子还要帮着家长做生意挣钱……他们游离在城市的边缘,几乎过着“放羊”式的生活。而家长们由于经济和时间的原因,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

  来莞“探亲”的孩子

  个案1

  李清:爸妈不带我出去走走

  来自湖南郴州的李建和在东莞城区一家公司当保安,月薪680元,妻子和小儿子也跟他在东莞。刚放暑假,在老家读初一的大女儿李清就来到老李夫妻身边。每年只能见女儿两个月,老李夫妻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去年暑假,老李带着女儿跑了三四所民办学校,想为她在这里找一所学校,但最后还是把女儿送上了回郴州的汽车。“没办法,老家学费才200多元,在这里读要多花三四倍的钱,而且升初中后学费都要1200元以上,我们实在负担不起。”

  刚到东莞时,李清见到父母非常开心,可过了没多久,她就觉得有些无趣了,每天就是帮妈妈带带小弟弟,要不在爸爸工作的宿舍周围走走。即使这样,老李也要女儿尽量留在家里。“东莞的治安不好,我们这条街上更乱,孩子虽然15岁了,我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出去。我宁愿她在家里看看电视什么的。”

  “我在电视里看到东莞有好多广场、公园和游乐场都很漂亮,我很想去玩,但爸爸妈妈很忙,他们都没有时间带我到处走走。”李清说。而李建和表示,游乐场的门票太贵,根本不是他们能承担得起的。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带女儿出去玩过,他们去过旗峰公园,因为那里离他们住的地方近,而且不需要门票。

  个案2

  老张:把孩子拴在身边才放心

  “暑假好多动画片放,多拉A梦、彗星公主什么的,现在孩子天天在家看动画片。”在虎门大宁村开小百货店的老张这样描述两个孩子的暑假生活,他说,暑假现在过了一半,大儿子小荣对所有的电视剧如数家珍,连他们做家长的也跟着看了不少电视剧。

  老张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小荣9岁,小儿子阿永才7岁。自从暑假开始,兄弟俩就开始每天跟着父母在百货店里看店、看电视。老张说,本来隔壁做生意的那家人也有两个孩子,平时几个小孩都凑在一起玩耍,打个扑克、玩些小玩具什么的,但是最近隔壁的孩子回老家探亲去了,两个孩子就变得分外无聊。他也有想过将孩子送回家乡,不过弟弟的孩子最近也回去了,怕年迈的父母带不过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早上孩子起得早,7点就把我们叫起来,吃了早饭然后就看电视。下午他们两个做些暑假作业,也没其他事情。晚上呢,一到夏天我们店还开夜市,他们得跟着到凌晨一二点才能回家。”老张这样描述孩子们一天的生活。

  开店的地方是一条比较冷清的小巷,白天生意不是太多,这个时候孩子还好管。老张为了他们看电视、写作业方便,特别把里间收拾了一下,搬了一张小桌进去,放了一台小风扇。“两个孩子在里面,要是再进去几个大人,就不能转身了。”老张也觉得这样的环境不好,但是不看着孩子,让他们单独待在家里,总觉得不放心。

  特别是到了晚上,周围的好几个店都开了夜市,住在旁边的一些打工仔很多都来这里消磨时间,“生意多了,我们忙不过来,孩子们也开始乱跑”。还好老张来这里开店已经很长时间了,和隔壁几个老板的关系还不错,小荣带着弟弟也不会跑远,几个熟人就一起看着孩子。

  老张说,暑假还没开始时,附近一些开办暑期培训班的小广告就贴到小店的门口来了,他问了一下价格,作文班、电脑班的价格还挺贵,不交个三四百元是读不下来的,这样一算,两个孩子就得800块钱,“太贵了!”

  个案3

  何燕:跟城里孩子一起进了培训班

  “暑假太无聊了,真希望快点开学,找同学玩去!”10岁的何燕对自己的暑假生活非常不满,她想天天在家睡懒觉、看电视,还想外出旅游,可是这些心愿爸爸妈妈都不能满足她,反而把她送到了小区的一个培训班,每天都要去学习英语、数学、画画,她很不情愿。

  最让何燕不满的是几个星期前的一次培训课,那天下着很大的雨,还恰好是周末,她觉得在家睡觉好舒服,也特别想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谁知道到了上课的时间,爸爸说他临时有些工作,照顾不了她,又不想她在家无聊,还是把她送到了培训班。

  何燕的父母都在东莞工作了近6年,何先生是在某家公司做销售,“只要有单,我们就得去跟,就算是周末也要忙。”对下大雨的时候把孩子送去“培训”,何先生觉得自己也非常无奈。他说,下大雨时何燕提出在家看书写作业,但是想想孩子在家没人管,去了培训班至少还有老师在看着,中午饭还可以跟着老师在学校里吃,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照顾。所以还是把何燕给送去上课了。

  “我们在东莞没有亲戚,没什么地方可以托管孩子。托同事、朋友吧,一是他们也没时间,二是我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何燕家的邻居们也同样是早出晚归,很多人都不认识,何先生就觉得放着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好。

  “刚开始下大雨的时候,就以为孩子们可能不会来了。没想到到了上课的时间,来了好多个,没几个缺席的。”培训班的王老师说,这个培训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要求学生们每课必到,但是很多家长工作太忙,已经将这里视为变相的托管机构,这样的情况暑假更突出,不但来上课,连中饭都让培训班包了,“我们就像全天候的保姆。”

  何燕说,很多同学暑假的时候都出去旅游了,或者参加夏令营,她也很想去。但是何先生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外旅游,现在很多学生都学钢琴、芭蕾,为了不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差别人一截,就打算“先让孩子发展一点兴趣,过段时间存点钱,去上专门的特长班”。

  在莞读书的孩子

  刘佳琪:希望早点开学

  “开学就好了,我可以找好朋友玩了。”正在东城区一家民办小学读4年级的刘佳琪这样对记者说。这个暑假,她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帮妈妈看店铺。

  刘佳琪是梅州人,2002年和哥哥随父母来到东莞。他们的父母在学校附近的光大花园经营一间杂货店,生意还不错,爸爸平时负责进货,妈妈看店。暑假里,刘佳琪没有地方可以去,她就待在店铺里,帮客人找找零钱,或是擦擦货物上的灰尘,再就是发发呆。想写作业,但店里放不下一张书桌。哥哥不像她那么文静,常常跑出去打游戏机。父母为此打了他几回,却没什么用。刘佳琪的妈妈说,孩子还是在学校好,有老师管着,放假我们哪有时间管他们。夏天老家的亲戚正在农忙,送回去也是给人家添麻烦。

  在光大花园附近的这条街上有10多家外地人开的小店,文具、杂货、理发、小吃等等,他们的孩子也都像刘佳琪这样过的暑假。和住在光大花园里的城里孩子不同,这些外来工的孩子不能出去旅游、参加夏令营,父母也没有钱给他们去上兴趣班或是请家教,暑假时他们大多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做作业,有时也到工地上、马路边玩,暑假生活要么充满寂寞,要么“放任自留”。“我们自己也没读过什么书,哪有水平辅导孩子?再说,我们整天要干活赚钱,哪来的时间辅导孩子?”刘佳琪的妈妈也很无奈。

  在采访中,光大花园附近做生意的外来工都希望学校在暑假能举行一些活动,或者办一些英语、奥数、电脑培训班什么的,也能让孩子们多学点东西,至少有个去处,肯定比呆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要好。

  回应〈〈〈

  市妇联:

  开放文化场所丰富假期生活

  就解决外来工子女暑期拥入东莞的问题,早在去年,东莞市妇联就下达了“丰富未成年人假期文化生活”的文件,并在莞城区及有条件的镇区试点“一帮二计划”政策,即由区委会出资招募义工协同区委会管理员以一家帮两户外来工家庭,重点帮助外来儿童暑期教育问题。

  主要工作是:开设一些公共娱乐和文化场所,包括社区广场和社区图书馆等,来丰富未成年人假期文化生活,对外来工子女开放。

  此外,妇女儿童权益部的雷部长告诉记者,目前妇联正在进行“合格小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此妇联也开展了不少活动,如征文比赛、家教论坛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面对社会开展的。只要是有兴趣,就可以在居住的社区报名参加,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民办学校:

  不办暑假培训班有苦衷

  有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在暑假里承担起一部分管教孩子的任务。但黄江育英学校周校长却说学校有苦衷。周校长原来在长安培英小学任校长,他告诉记者,其实往年暑假,学校都有组织兴趣班和夏令营,但今年暑假,为了给学生减负以及减轻家长负担,市教育局下发了通知,不允许学校搞培训班,学校也只能不再办培训班。

  周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暑假培训班的课程非常丰富,有英语、电脑、武术、舞蹈、书画等,一直采取自愿原则,去年培英小学就有二三百名学生参加了培训班,可见这个班还是有需求的。而且培训班每天只学一两个小时,其余时间是让孩子们自行玩耍,也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负担。因为学校暑假开班,老师补贴和学生接送需要增加一些费用,培训班的收费是每个月100多元,周校长认为,这个费用与商业培训班一节课七八十元相比,已经是很低的。

  周校长说,外来工通常工作繁忙,不少学生暑假不是给爷爷奶奶带就是被锁在家里,孩子们到学校里来参加培训班都很开心。他希望有关部门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作出适当调整。

  教育培训机构:

  闲置校舍师资培训外来儿童

  位于东泰花园一教育咨询机构的姜老师认为,东莞外来工很多,尤其是暑假,许多本来在老家读书的孩子都来到东莞,但目前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姜老师认为,相关的政府机构及社区及街道管理部门可考虑利用假期内闲置起来的校舍和教学设备,专门就外来工子女暑期教育成立临时性培训机构,邀请一些暑期有精力和时间的老师和热心人及相关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可大大提高他们到东莞的实际意义。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社区,当地的街道、居委会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一些活动,争取将来让外来工子女的暑假生活能丰富起来,而大学生可以将此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适当减少费用或免费为这些孩子做家教。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欧雅琴

  郭文君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何建文

  图:

  趁大人们无暇顾及,放了假的孩子把工地当成游乐场,让人不由得捏一把汗。

  爸妈忙着在农贸市场看档,我们自己和自己玩。

  一个人呆在家中,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真够闷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