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麦莎”成各大媒体头条是一种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6:18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几天来,第9号台风“麦莎”成了各大媒体的新闻主角。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都以头条位置显著报道了它的形成和发展。台风登陆、经过和穿越的浙江、上海、山东更是集中力量展开滚动式报道,期间不乏一些指导性很强的专业报道,就连过去没多少台风概念的北京市民,也能在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上了解到台风动态,进而从容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息。

  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四种媒体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既有滚动又有专题地展开了防灾应急的社会总动员,使公众在未雨绸缪中及时掌握了预防台风的常识,同时也消除了对台风这一自然现象的惧怕。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社会文明和进步。

  一个国家的言路是否畅通,除了表现在舆论的客观公正外,还应当体现在大众媒体是否成为民情民意的“传声筒”;是否按民生之需及时、准确传递没有粉饰过的预警消息。在一个强调繁荣安定、民主和谐的社会里,我们的新闻主角不一定是显赫的政治人物,不一定是热门的财经事件,不一定是时尚的娱乐对象,同样包括一种自然现象对公众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威胁影响和息息相关。

  正因为我们有勇气直面更多的自然灾害,正因为我们有科学精神挑战各种暴风骤雨,正因为我们不回避发展中的生态和环境矛盾,才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成熟,一个民族的强大,一个社会的民主进步和凝聚力。

  同理,媒体投入和参与更多的防灾减灾以及应急报道,也可避免给国家带去更多的财产损失,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时间浪费和劳动付出。当一个“头条”,一个“专题”给公众带上一把安全的“防护伞”时,它的威力将强过任何一艘救灾的“冲锋舟”,而其创造出的社会缓冲力更无法以经济价值估量。

  假如我们在一条消息里看到暴雨袭击的精确时间;假如我们在一条专业评论里看到台风的影响速度,假如我们在网上看到防汛指挥部的专业备战状态,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转,还将是公众心理上的宽慰和紧张情绪的释放,这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新闻媒体和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以及使命感不一定是揭露贪污腐败,不一定是参与打假扫黄,从一线发回的那些台风“预警报道”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媒体的感染力,同样可以看到舆论在社会的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公信度除了来自外界的评估外,更多的来自公众对它的检验。只要有更多类似的“天气预警”出现,才能表明我们媒体的角度更新了,视野更宽了;只有那些贴有传统标签的新闻让路于符合时代潮流的新闻,媒体从业者对公众的责无旁贷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稿源:红网)(作者:胡安东)(编辑:潇湘行)(2005-8-914:09:36)(2005-8-914:05:30)(2005-8-9 9:12:36)(2005-8-97:56:50)(2005-8-820:36:30)(2005-8-8 10:27:57)(2005-8-810:17:47)(2005-8-89:08:55)(2005-8-8 9:07:35)(2005-8-8 7:52:15)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