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状元”当自省莫轻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23:27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据《西安日报》8月8日报道,8月6日下午,在岭南古建筑明珠德庆孔庙里,鼓乐高奏,书香弥漫,罗伞罗帐处处,六艺齐舞翩翩,广东首个“状元礼”在这里举行。江门籍的今年高考单科“状元”黄陀身穿“状元服”,跨棂星门、走泮桥、进大成殿,和众学子向孔子像朝拜、上香、献锦帛。礼毕,“状元”黄陀领取奖学金,并留下手脚印,随后向学子们赠送“成才锦囊”,并与学子们进行座谈交流。

  这样的“状元秀”,每年高考后都在各地轮番上演,俨然已成高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每次上演都招来舆论的普遍质疑和批评,但似乎对“状元秀”并不产生任何影响。

  笔者注意到,各地“状元秀”绝大多数不是政府行为,也非纯粹民间自发行为。而是一些商家、企业、经营者出于经济效益、广告效应等目的,频繁策划各式各样的“状元秀”,用名和利作诱饵,勾引“状元”参加实际上的商业炒作,将商业炒作与大众的“状元情结”巧妙嫁接在一起,以达到吸引大众关注的目的。

  对于这些商家来说,炒作本身就是目的,至于炒作会使青年学子过早受到名利的侵蚀,炒作行为的封建礼仪内涵会扭曲现代学子的价值观等,这些负面影响,是不在其关注之内的。因此,社会各界理应对其行为“鸣鼓而攻之”。

  不过,俗话说“一只巴掌拍不响”。“导演”的炒作,如果缺少“演员”的配合,也是无法实现的。这里,我们必须要说,少数“状元”自己甘愿做商家的炒作工具,也是“状元秀”屡屡上演的重要原因。他们中,有的被商家要为“状元”扬名所诱惑,有的为炒作背后的丰厚报酬所动,有的因为自我膨胀,有的以为这样可以给青年学子做榜样,总之,他们飘然自得起来,心浮气躁起来,自我膨胀起来,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成为“状元秀”的“主演”。

  笔者在这里不想过多指责少数高考“状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飘心态,毕竟他们还处在成长的年代。但是,在我们深思“状元秀”频繁上演的社会根源的时候,还是应该对少数高考“状元”兜头泼一盆冷水,希望他们变得更加清醒一些,成熟一些,理性一些。

  毕竟,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步,尽管它十分重要和关键,但它并非并不代表全部,既不是成材的标志,更不是成功的顶点。成为“状元”,只不过是百尺竿头先进了一步,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实在不值得如此飘飘然不辨东西。(稿源:红网)(作者:蒹葭)(编辑:耿红仁)(2005-8-90:23:08)(2005-8-80:14:23)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