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开行”来 农民富 省长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5:58 人民网-华南新闻

  夏日里的一天,在流经海南澄迈县金江镇山腰村的南渡江沙滩上,双腿残疾的农民陆善三看着江中3000多只肥鹅,笑眯眯地对记者说:“没有‘开行’的钱,我做梦都梦不到这么多鹅。”站在一旁的澄迈县鹅鸭协会会长李祥慧介绍说:“金江镇山腰、云山、墩山等靠近南渡江边的农民拿到‘开行’的贷款,共养鸭3万多只、鹅两万多只。陆善三靠养鹅为两个弟弟成了家,上半年又赚了两万多块。”李祥慧说,他以鹅鸭协会的名义又向“开行”申请了70万元贷款,准备把金江镇的鹅鸭养殖发展到10万只。

  雪中送炭开行“脱下西装走进田间”

  众所周知,由于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县域经济领域,“三农”、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之难几乎“难于上青天”。海南省省长卫留成说,海南70%是农民,近37%的GDP来自农业,“三农”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但由于这一领域融资防范风险机制不健全,一般金融机构不愿涉足,“三农”、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海南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不过,国家开发银行却敏锐地看到,海南的“三农”问题也是全国性的问题,海南省省长关注的“三农”问题也正是需要“开行”探索解决的问题。去年初,国家开发银行领导果断提出,把海南做为试点,“脱下西装,走进田间”支持“三农”发展。

  2003年,海南分行开始在澄迈县、三亚市进行积极探索,通过成立联合信用建设领导小组、搭建融资平台,开展治理结构建设、法人建设、现金流建设和信用建设等体制和机制创新,创造出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等社会瓶颈贷款的有效模式。

  那么,农民和中小企业拿不出商业银行通行的抵押物等常规体制下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是如何解决的?海南分行行长林回福说,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党和政府的组织优势和群众民主监督优势,摸索出以信用建设为核心,“思想建设、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并重”的贷款模式。

  澄迈县县长杨思涛介绍说,2004年6月,该县成立了“会员自愿参加,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开行’向协会成员提供贷款”为宗旨的澄迈县城乡信用协会,会员涵盖农村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运等10多个行业,创造出“‘开行’+协会+企业(农户)”的贷款新体制。当年,“开行”就向澄迈国达实业公司等11家信用协会会员的中小企业(含农户)发放贷款890万元。

  奔小康农企“穿上西装走出田野”

  澄迈国达实业公司是一家从事木材、家具加工的私营企业,其产品圆棒木是上海、广州、杭州等市场上的紧俏货,苦于多年找不到贷款只能小打小闹。去年,该公司拿到“开行”150万元贷款后,引进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翻番,新招收了120位农民员工。

  金荔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了6年的时间开发出2000亩荔枝和800亩瓜菜基地。公司经理郭治尧说:“6年来,所有开发资金都是自筹的,没有哪家银行肯给我们租地搞种植的私人老板贷款,我就硬撑着呗。可是农产品加工出口前景广阔,但我们苦于贷不到款,企业很难做大。”去年10月,郭治尧得知“开行”能贷款,立即签订了5000吨出口韩国的红辣椒合同,通过澄迈县城乡信用协会,从开发银行贷款100万元,购置了一套辣椒加工设备,加工红辣椒出口赢利200多万元。

  引导渔民闯深海、捕大鱼、发展海洋渔业是三亚市发展海洋产业的夙愿。该市探索出“国资公司+协会+渔民”的体制,以三亚国资公司作为借款主体统借统还借款人,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1.25亿元,统一造船,渔民则交纳租赁保证金。据了解,首批30艘渔船已投入使用,渔民创收2000万元,同时解决了420人就业。三亚市代市长陆志远说:“通过利用国资信誉平台,积极对接国家开发

  银行开发性金融平台,搭建海洋渔业发展平台,培育渔民奔小康的生活平台。”

  在不久前开发银行与海南政府“三农”与中小企业开发性融资座谈会上,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表示,海南的成功经验表明,“开行”通过国资公司平台和信用协会平台,集中发挥“开行”资金优势、政府组织优势和群众民主监督优势,能有力推动“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希望通过与各地政府的有效合作,建立起促进“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今年国家开发银行又下达给海南的“三农”和中小企业2.75亿元贷款额度。

  海南省省长卫留成表示,为在全省推广三亚和澄迈的融资经验,省政府决定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拿出5000万元至8000万元扶持各市县设立政策性担保基金,与“开行”对接,迅速推进“三农”、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建立健全。

  澄迈县永发镇新吴村委会主任、县鸭渔协会副会长黄任光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镇鸭渔协会有90户200多农民会员;现有上市鸭存栏5万只,鱼6万尾,很快就能拿到‘开行’70万元贷款,到今年底能养鸭10万只,平均每只鸭净赚6元,就是60万。”

  《华南新闻》 (2005年08月10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吴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