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计生新政破解“天下第一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6: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今年69岁的陈占邦是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三条沟村的村民,当年因为生了两个女儿,家里没有继承“香火”的儿子,老两口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可现如今,由于是双女户,陈占邦和老伴享受到了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每个月他和老伴也能像城里人一样领到100元的生活补助。用陈占邦的话来说:“没想到国家现在还为我们双女户解决了养老问题,这真是‘养儿是名声,养女是福气’。”

  陈占邦夫妇婚育观念的转变,以及他们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中得到的实惠,仅仅是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制度变革的一个缩影。这项制度目前已经在23个省、区、市和山东、西藏部分县的农村实行。

  由罚到奖:利益导向机制导致观念巨变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由于当初对“超生”家庭实行的只有罚款一法,计生干部因此被视为最不受欢迎的人,计生工作也被戏称为“天下第一难”。

  然而,尽管计划生育实施30年来中国少生了3.38亿人口,计生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偷偷超生,成年独生子女赡养老人负担过重等等。计生工作面临着一松劲就反弹的压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探索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应对人口增长问题。2000年起,宁夏、青海、甘肃等地陆续开始尝试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少生快富工程,对于“少生”的夫妇,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引导他们把奖励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2004年,又开始在全国5个省(市)和10个地市试点一项新政策:向年满60周岁且只生了1个孩子或2个女儿的农村老人发放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生活补助。在部分地区,实际领取的标准更高。

  计划生育:并非简单的生育控制

  从超生罚款到少生优生奖励扶助,看似平常,实际上是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制度变革。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接受采访时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三农”问题和社会保障内容纳入进来,实际上是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探索和尝试。这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德政善举。

  张维庆说,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虽然不能完全解决计划生育户的养老问题,但是可以缓解他们的困难。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目前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尤其是率先实现计划生育的家庭,生产生活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政府就会失信于民。

  张维庆介绍,目前这两项政策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于采取了资格确认权、资金发放权、资金管理权和社会监督权四权分立,资金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发放到老百姓手中,因此很受试点地区老百姓欢迎。现在,全国已经有23个省、区、市和山东的22个县以及西藏的部分县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并非简单的生育控制”,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林若宁在出席西北人口与发展论坛时说:“中国人口发展的政策实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观察家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仅仅是一个控制生育的方案。事实上它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

  林若宁说,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持续改善了人口健康,特别是生殖健康水平;改善了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完善了法律体系,包括完善了投诉管理机制;近年来更是强调了为群众服务,使人口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

  完善:需要“期货”变“现货”

  “以奖代罚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还需要从‘期货’到‘现货’的完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说。

  翟振武认为,目前的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经过实践检验,非常有效。青海一年出生8万多人,两年时间有近2万人自愿放弃生育指标,这没有任何强迫。从强制转为自觉,降低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本,而且通过少生途径致富,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扶贫。

  “但是这一机制还应进一步完善。”翟振武举例说,目前的奖励扶助是一种预期收益,比如说25岁的一对夫妇生了孩子,大概要等到35年之后才能领取到奖励扶助金。这个周期太长,是一种“期货交易”,而少生快富工程则是即时奖励,是“现货交易”,激励作用会更明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闫志武也认为奖励少生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她说,在认识上人口计生工作还没有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比如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扶贫项目和人口计生工作还缺乏有机的结合,扶贫预算还没有名正言顺地包括人口计生资金。此外,在社区建设中,人口计生工作及其利益导向机制的也没有体现出来。

  专家们指出,以人为本思想的融入,使新时期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思想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质的变革,其内涵更加广阔,它与“三农”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结合,让广大老百姓把“国策”转化为具体实在的“家策”。虽然这一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已经验证了其方向的科学性。

  新闻链接

  华建敏: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国家人口计生委兼职委员会议8日在京召开,传达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关于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继续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

  华建敏指出,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累计少生了3亿多人,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也为稳定世界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进入新世纪,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依然艰巨;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巨大压力。

  《江南时报》 (2005年08月10日 第十七版)

  作者:马勇、顾玲、樊曦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