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暂停专题 > 正文

名校搞研究生试点收费 花钱读研该不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7:58 人民网
  近日,“读研收费”这一敏感话题再次吸引考研学子的眼球。全国9所高校在200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公开将“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一句加入,而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最主要的就是收费制度改革,这等于给考生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收费已箭在弦上。

  [事件]名校搞试点 研究生收费箭在弦上

名校搞研究生试点收费花钱读研该不该?(图)
延伸阅读

  ·据统计,目前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费用约为3万元,培养一名博士研究生需4.5万元。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
占研究生主体的国家计划招生的“公费生”,由国家下拨培养费,不仅学费免收,并且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而所谓“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就是指将公费、自费并轨,所有学生都要交纳学费。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2005年,研究生招生3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5.4万人。

  针对一些媒体报道研究生2006年将全面收费,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表示,这不是一个全面收费的改革,更不是一个全面自费的改革。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事实上的自费生,这次改革将对这些学生的收费做进一步规范,按照研究生成本分担制度,减少自费研究生收费的人数和钱数。对于家庭困难的研究生,会实行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的资助制度……

  9所试点名校交费读研究生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著名大学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学校,在这些学校中,绝大多数都在200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将“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一句加入,而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最主要的就是收费制度改革。但这些学校为了避免给考生造成不良影响,都在简章中明确“具体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人大:不参加研究生试点收费

  人大研招办有关负责人称,人大2006年收费还是跟往年一样,有公费生,也有半额自筹经费和全额自筹经费。全额自筹经费是按学年收费,按学年收费看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博士生是学习年限三年,每年培养费是1.2万,硕士生有两年的,也有三年,学习年限在学校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有不同的学习年限,按年来交纳,跟国家规定的培养费是一致的。

  [声音]研究生到底该不该收费?

  网上调查

  你认为研究生收费合理吗?合理不合理无所谓你认为是否会影响考生填报志愿?会不会不好说

  华东师大教授许纪霖:哪些人该由国家埋单?

  谁可享受公费,谁该交纳这笔巨款,说起来非常“中国化”,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成绩在前的有免费午餐,排名在后的只能自认倒霉。从程序上来说,没有比这更公平的了,避免了有可能产生的各种腐败和人为操作因素,但实质上非常不公平:以考分划线搞一刀切,抹杀了不同专业、不同家庭收入的实际需求,没有将纳税人提供的公共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哪些学生最需要公费或奖学金资助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类人:一是家境贫困的学生。三万元对于沿海城市居民来说或许尚可承受,但对来自内地乡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这几年媒体大量报道的贫困学生捡馒头过活、卖血或乞讨助学等新闻,虽然是极端的个案,但贫困生问题却是中国高校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贫困生的确是最需要国家资助的人。

  正方:支持收费

  【我要说】 反方:反对收费 【我要说】

  北师大校长主张研究生教育实行缴费制

  钟秉林在谈及高等教育收费时表示,“现在研究生也面临收费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研究生也要取消双轨制,实行缴费制。”他认为,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收费,符合国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这些收费可以用在研究生教育上,改善办学条件,设立奖学金等。”

  高教须抛弃简单商业逻辑

  支撑“收费鼓吹者”的几乎是简单的商业逻辑:由于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受教育者出钱购买教育无可厚非;全面收费学生并不吃亏,因为他们的教育投资将使其获得较好的回报。这种简单的需求、回报等商业逻辑,将一向被国人视为神圣的教育衍变成了彻底的交易。

  作者:编辑:臧文丽

  

  相关专题: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暂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