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创业失败没击垮他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0:15 南京报业网 |
【江苏商报报道】 本报记者 周韬曹露报道“我一定要成功!”三十来岁的陈景勇暗暗下着决心。陈景勇是一位执著的创业者,现在是他第三次创业了。有了前两次的失败经历,这次他很有信心地开了家早餐配送中心。“我学的是食品工程,对整合食品营养方面有自己的心得,就办了这个早餐配送中心。”谈起这次创业初衷,陈景勇告诉记者:“现在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对早餐并不太重视。有的人在上班前到小摊上随便买点吃,既不卫生也没考虑到营养的均衡。更有人因为急急忙忙上班上学,干脆连早饭都省了。常此以往,对身体危害 不小。所以,这块有市场潜力,由配送中心来为客户搭配早餐并送货上门。”创业,对陈景勇来说并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末,陈景勇就辞去了在某食品场的科研工作,放弃了当时两千多元的月收入,搞起了粉丝生意。“当时联合国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的计划,我们村比较穷,又想为家乡做点事,我就辞职办起了粉丝厂。但没想到选择的产品工艺技术有问题,产出的粉丝非常容易断,虽然找到了解决方法,却没钱把粉丝厂继续下去了。就这样,把自己的积蓄和借来的十几万都赔了进去。”他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在家歇了一段时间后,不服输的陈景勇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次创业的项目是开发了一种新品种肉松。生意一开始还不错,利润也还可以,帮助陈景勇把以前的债务还清了,还赚了些钱。好景不长,肉松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多。当时,陈景勇厂里做一斤肉松的成本就要13元左右,而一些竞争对手肉松的外卖价格却只有9元钱,使得他的厂没法做了,第二次又失败了。屡战屡败,越挫越勇。谈到自己的第三次创业,陈景勇表示:“这次选择早餐项目,投资不大,前景广阔。”他说,两三万元的前期费用主要用在了宣传和租用三轮车上。陈景勇将第一“阵地”锁定河西地区。他告诉记者,河西地区的人文化水平比较高,白领也比较多,比较容易接受早餐配送业务。陈景勇介绍,目前已将许多在南京小有名气的小吃列入了自己的配送菜单,而自己也与这些品牌签订了责任保证书,严把食品质量关。“新事物出现后想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是很困难的,目前也只发展了百余名固定客户,但我有信心。”专家点评: 在投资创业初期,很多人由于不熟悉市场,喜欢跟着感觉走。这样,往往因为市场供过于求,或不适合做这项经营,结果溃败。因此在投资时要学会钻空子,找冷门,做到“人无我有”。因此,陈景勇的第三次创业,虽然是小生意发展慢,但用不着为亏本担惊受怕,还能积累做生意的经验,为下一步做大生意打下基础。而之前的生产粉丝和肉松的创业,应该先了解市场,分析竞争对手,等待时机成熟,再大量投入干大生意。小本投资者由于势单力薄,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大风大浪。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就应审时度势,既不要向市场领导者挑战,也不要白费精力紧随其后,要选择别人不愿意干或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补缺填空策略。这样既可以开发属于自己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强手直接较量。有时,也可以通过几家小投资者联手,集中优势攻入目标市场,力争哪怕是在一个小小的领域里形成相对优势,创立自己的特色,从而使自己的势力得到发展壮大。(6版《生财之道》)(编辑蜗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