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夏令乱营——被商业包裹的夏令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1:0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承载着荣光和梦想的夏令营,曾经是班干部和尖子生的专属活动,广大的同学大众并无缘于此。而现在的夏令营,和中国所有的事物一样,在急速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也因被商业包裹而散发出铜臭的味道。

  疯狂夏令营

  文/刘黎黎

  “我不会写‘携手共创’,可不可以翻译成‘密切合作’”,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站起来大声地问李阳,引来笑声一片。

  “survive生存、活下来,survive生存、活下来……”李阳带着在场的200多个学生齐声重复着这个单词的中英文,气氛热烈。

  “我读一下这篇演讲稿,你们来计算时间。”“13秒。”“有没有人来挑战13秒?”河北保定的一个高中二年级的男生清晰流利地用14秒钟读完了近100个词的英文演讲稿,赢得掌声。

  在疯狂英语封闭强化魔鬼集训营里,年龄最小的营员只有6岁。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要在远离城市的北京郊区接受为期10天的英语封闭式训练。

  午饭时间,身着黑色T恤衫的孩子们手捧英语书在食堂门口踱来踱去,大声背诵。他们必须学会上午的内容,才能进食堂享用午餐。食堂里还有一关等着他们,午餐虽摆在面前,即使饥肠辘辘却不能马上开吃,各个班级的营员全体起立,由老师领读课文之后,午饭才真正开始。

  7月29日,疯狂英语的创办者李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要为中国的未来锻造领导者。我们的夏令营不仅要强化孩子们的口语,更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帮他们全面树立信心,还要改善家庭关系,让孩子们学会感激父母。”

  北京50中的金甫是舍弃了7月26日的高三摸底考试来参加夏令营的,“早上六点半起床,边跑步边喊英语,晚上我们回到宿舍也尽量用英语交流,我就向往全英语的环境。”

  以减肥的名义

  见到徐晓文时,这个11岁的小男孩正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每天我都得做大量的运动,跑步、游泳、仰卧起坐,简直是魔鬼训练。”爸爸妈妈希望他上中学后有个新面貌,所以送他来参加这次“健康之旅”减肥夏令营。“效果最好的那天我减了1斤2两,要是减掉20斤,妈妈答应给我买台电脑。”

  16岁的宁瑞鹏是从山西运城来北京参加减肥夏令营的,7月10日入营的时候他的体重是111公斤,18天的艰苦训练,他已经减掉了整整8公斤,而他抱怨说“太辛苦了,我再也不减肥了。”宁瑞鹏的姐姐全程陪同他参加这次夏令营,“孩子太胖了,影响他的健康,影响他的生活,我觉得这5000多块钱花得值。”宁瑞鹏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可以吃到方便面夏令营统一安排饮食,早上是鸡蛋、豆浆,中饭和晚饭是各式各样的菜,这对于爱吃零食的小胖子们是残酷的考验。

  王之豪来自重庆,这个14岁的小男孩穿着卡通短裤,一脸稚气,“我妈妈来北京出差,顺便带我来减肥,都快20天了,她根本没来看过我。”“妈妈说一方面让我减肥,另一方面让我锻炼自理能力。”

  参加减肥夏令营的15个营员来自全国各地,生活老师徐洁说:“别看他们长得高高大大,其实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高强度的减肥训练他们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

  吕瑶的减肥目的非常明确,明年中考体育成绩占30分,他要赶紧减肥,以便提高体育成绩。每天晚上吕瑶都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汇报一天的减肥情况。

  减肥夏令营的负责人告诉本刊:“25天的夏令营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营在温哥华

  本刊记者/孙冉

  施静是北京一所著名高中的高二学生,她刚参加完学校与一家留学中介公司组织的赴加拿大温哥华的国际夏令营活动。

  对这次活动她充满了惊喜但又有些失望。

  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这个暑假对她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很多同学都利用假期充电,为即将到来的高三做准备。但施静在极度的矛盾中还是选择参加夏令营,因为这是她的一个梦想。学校每年暑期都会举办赴海外夏令营,前往的国家包括北美、欧洲、澳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可供选择。而且分为旅游和居住在当地人家中民宿两种方式,收费不菲,但参加的学生非常多,很多同学从初一就开始参加,到了高中,这几条线都已经走遍了。

  之前,施静很想参加一次这样的国际夏令营,但由于费用高昂,一直没有向父母开口。高二是最后一次可以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她终于鼓起勇气和家里提出来。施静选择的是去加拿大温哥华的民宿,虽然她更向往日程非常精彩的欧洲和美国,但这种方式相对便宜些,上课的时间比较多,而且住在当地人的家里,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

  终于顺利抵达温哥华,在被誉为人类最适合居住的这个城市,施静兴奋无比。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她傻了眼。

  来到学校,原以为会是非常热闹的国际学生课堂,却只有施静和她的同学们,从初一到高二的都有,大家水平参差不齐,却要在一个教室上同一个老师的课,作为年级最高的施静,对此有些不满。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连续发生:温哥华是一个移民城市,接待他们的当地人也是外来移民者,几乎都不是白种人,而是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亚洲面孔,他们虽然也说英语,但是口音极重,几乎听不懂。同行的老师赶紧和中介公司交涉,但没有办法。同学两两被“家长”带走,最后由于人数不够,施静和另外一个同学,以及两个随行老师住进了一家印度移民的家里。这家的“家长”对施静她们非常热情,盛情款待,但四个人的民宿实在太过超负荷。

  施静感觉说中文的时候远远多于说英语的时候,有时她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是在异国。

  二十多天的时间里,除了上课内容过于容易和住宿家庭交流有限以外,施静还是过得很开心的。每天下午的游览时间,让她把温哥华几乎都玩遍了,经历了在落日的海边搞BBQ烧烤,在温哥华最繁华的商业区购物,在水上乐园大玩惊险游乐项目,以及参观温哥华数所大学等等。

  但开心归开心,她不会再参加这种夏令营了,因为觉得并不值得花那么多钱。

  失望之营

  文/刘黎黎

  7月初,李楠在报纸上看到北京几家大旅行社都在组织旅游夏令营,经过咨询、比较,她花2000元帮女儿严琰报了一家知名度较高的旅行社组织的“夏日风情——青岛、蓬莱、烟台游”夏令营。

  7月10日送女儿上火车那天,站台上100多个孩子熙熙攘攘,而报名前,旅行社说为了安全,每次组团不超过50人,“虽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火车就要开了,也只好让女儿去了。”

  女儿第二天晚上打电话说:“夏令营安排去八大关和小青岛了,但是只在小青岛呆了半个多小时,我看到大海很激动,但还没看完呢,老师就招呼大家走了。”李楠问女儿晚上安排了什么活动,女儿的回答竟然是:“晚饭后大家都在屋里看电视。”而按照协议,晚上孩子们应该参加文艺活动,夏令营结束时,还会组织文艺汇演。

  当初,夏令营承诺会安排孩子们参观海洋大学,邀请教授做海洋知识的专题讲座。严琰到达海大的时候,“只是在海大走了一圈,就像游览景点一样,大家拍了点照片,没安排什么特别的活动。”严琰一直对神秘的海洋世界感兴趣,对夏令营抱着很大的向往,她的参观海洋动物实验室的梦想落空了。

  “只是单纯的山东5日游,很多承诺没有兑现。这样的夏令营和旅游团有什么差别”。严琰母亲想去投诉,但怕耽误工作,只好作罢,“就算买个教训,以后再也不让女儿参加夏令营了。”(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