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口问题上不要过于浪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1:13 南方日报

  对深圳的做法,我是有保留地赞成 城市多半人口无本地“户籍”,终归不正常 需补充“工作场所居住制度”作为过渡在

  人口问题上不要过于浪漫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谈“1+5”文件

  本报记者 曾妮

  市民素质不能

  靠户籍制度淘汰来提高

  记者:您如何评价深圳的“1+5”文件?

  党国英:对深圳市的做法,我个人是有保留地赞成。这个问题的逻辑应该简单清晰。不能说市政府的工作目的(总体思路)就是“一是要控制人口总量,二是要优化人口结构,三是要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

  试想一下,你一个政府今天能不让“素质”差的人落户,那么,明天是不是就可以把“素质”差的人赶出深圳?人的素质应该靠教育来“优化”,而不能靠户籍制度来甄别、淘汰。

  简单的逻辑是:政府有权利对城市发展作出规划,包括对居民住宅作出规划。对居民的住宅标准也应该规划,不能允许“贫民窟”出现。原住居民有权利要政府制定和实施规划。这就是深圳市的“以房管人”吧。

  我过去就讲过这个意见,不要搞“以证管人”,也不要搞“以工管人”,“以房管人”就够了。因为目前中国劳动力供应过度这个特殊情况,使得相当多的劳工没有财力在深圳买房,所以,还需要一种补充制度,即“工作场所居住制度”。对这部分“居民”采用另外的办法登记也未尝不可,但我的意见是,对这部分居民也不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部分居民对深圳的发展的确作出了贡献,需要善待他们。由此还会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我就不具体说了。“工作场所居住制度”是一种过渡性制度,也许过上几十年就会消失。

  部分劳工暂时

  要呆在农村“蓄水池”里

  记者: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应该对所有的外来人口负责吗?

  党国英:在人口问题上,的确不能有过于浪漫主义的想法。在城市就业机会还有限的情况下,一部分劳工暂时要在农村“蓄水池”里呆着。如果城市给一切进城的农民提供廉租房,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那么,大概所有农民都要进城了,城市是无法接受的。城市居民能不能要求农村社区给自己提供廉租住宅呢?农村社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么?

  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要讲“贡献”,否则问题就复杂了。就是住房规划管理,买得起或租得起住房,就可以登记为城市居民,否则就是“工作场所居民”。无业游民就不要登记为城市居民了,除非他是原住民中的失业者。

  多半人口无“户籍”

  终归是不正常的事情

  记者:北京要控制户籍人口规模,深圳则要适度提高户籍人口比例。对于深圳这座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严重倒挂的城市,扩大户籍人口比例有怎样的意义?

  党国英:一个城市有多半人口没有本地“户籍”,终归是不正常的事情。城市应根据自己的财力和环境承受能力,适度地扩大城市住房的供应,尽可能地把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作出贡献。

  对于中央政府来讲,则要综合考虑环境问题。不要以为农民住在农村就没有环境问题,也许农民住在农村会有更大的环境问题。对于深圳市,政府方面也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口事实上已经在深圳工作生活了,如果他们离开深圳,深圳的经济总量就要下降,那么,还是要把他们逐步变为城市户籍居民。这个过程可以很长,但干脆不选择这个过程,是完全不对的。

  关于城市化问题

  不能一味批评地方政府

  记者:一方面是减缓人口膨胀速度,一方面要增强城市承载力。在城市扩容方面,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党国英:城市化问题,说到底是城市人口太多而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太少的问题。但是,就业机会是可以通过体制改变和政策调整创造出来的。

  依我看,就业困难是因为城市的就业机会还没有得到有效开掘,就业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在大学的实验室里,硕士生和博士生们给教授服务,替代了自己的就业机会;在医院,护士严重紧缺,却因为服务价格不合理和体制缺陷,使得医院不能大量雇用护士,而依靠卖药来挣钱发展;在工厂,童工现象和无酬加班现象司空见惯,也消灭了大量就业机会;在高端部门,退休人员的兼职极为普遍,也没有一种好的制度使得他们把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关于城市化问题,我们不能一味批评地方政府,而应该着眼于大的体制方面的问题。

  深圳暂住人口故事

  ⊙教育篇

  能上好学校,怎么折腾都愿意

  本报记者 洪奕宜

  “1+5”文件明确,将暂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年度发展计划。在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中,增加资金安排力度,保证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需要,及时满足义务教育学位需求。《办法》还明确表示,要从资金、学位等方面缓解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压力。

  此外,《办法》明确列出了暂住人口子女求学所需的5种材料:包括儿童出生证、房产证明或租房合同、就业和社保证明、计生证明,以及转学证明。

  对大多数外来人员来说,最让他们头疼的,不是自己的非户籍身份,而是孩子的入学问题。阿婵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十几年前,阿婵和老公一起来到深圳,拿的当然是深圳暂住户口。夫妻俩经营着小生意,家庭日常开销比较节俭,做生意挣来的钱基本上都用来供孩子上学了。小儿子今年7岁,9月份就可以到荔园小学读书了。想当初,为了让孩子能顺顺利利到公办学校上学,阿婵被折腾得够呛。

  3月份的某一天,也是深圳市小学一年级申请学位的第一天。一大早,阿婵就细细准备了各种证件,到学校排队报名。谁知今年的报名条件却新增了“社保证明”这一项,而计生证明也比往年的要求更为严格。无奈之下,阿婵只好特地跑回老家重新开了计生证明。“没办法,谁让我们不是户籍人口。做父母的,只要孩子能顺顺利利找到一所好学校读书,再怎么跑和折腾都愿意。”

  在深圳,暂住人口子女进高中的门槛就更多了。今年深圳高中有关入学政策中,对持暂住证的学生新增了两道门槛:就业证明和社保证明,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学生就不能报名参加中考,必须回到原籍升学。该规定颁布的时候,距离中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急得家长们多方咨询,学生们也无心备考。在颇多争议下,有关部门最终还是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很多暂住人口的子女才得以报名参考。

  为了保障暂住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早在1993年,深圳市就发布《关于深圳经济特区中小学暂住户口学生入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暂住人口子女入学条件和管理要求,而本次颁布的《深圳市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暂住人口子女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

  ⊙迁户篇

  学好一技之长 可拿深圳户口

  本报记者 洪奕宜

  刚出台的《户籍迁入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迁入人员的条件,只要符合相关年龄要求,达到规定中所列出的8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迁户。

  去年12月,黄华华省长紧拉着一位年轻小伙子的手,对身边的人说:“深圳缺乏高技能人才,要在农民工中多培养像杨广这样的人才。”这位小伙子名字叫杨广,凭着6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他成为深圳第一位农调工。

  因为家里穷,老家在广东湛江农村的杨广高中毕业就南下深圳,加入打工“淘金者”行列。在辗转几份工作的过程中,他强烈地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命运就不在自己手上。他借了一笔相当于5个月工资的债务买电脑,参加电脑班培训;他备战成人高考,到市劳动局培训中心学初级电工知识。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他拿到了高级电工证书。根据深圳去年4月出台的新政策,获得高级工资格证的他,正式入户深圳。

  深圳希望通过“户口奖励”鼓励来深的外来劳务工自发学习,去年全市就调入了2000多名农民工。尽管如此,大多外来劳务工受教育水平低的现状仍不容忽视。据了解,进城务工人员中受过中专及以上教育的不到20%。

  在宝安区,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平均年限只有8.7年,还未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水平。另外,中高级技能人才比例过低,去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142万,其中初级技工90万,占63%,高级技工仅占7.6%。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深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刚出台的《户籍迁入若干规定》明确8种技能人才可入户,例如,国家教育部和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在广东省、深圳市劳动保障部门与有关行业联合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人员等。深圳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入户政策,一方面鼓励广大在深劳务工努力学习、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深圳户籍人口素质。

  ⊙就业篇

  辞退员工不备案,没门!

  本报记者 曾妮 洪奕宜

  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为员工办理就业登记时必须办理“劳动社保卡”,凭借卡上登记的信息,劳动部门可以从动态上掌握已经就业的暂住人员的素质和总量结构。

  邓女士打电话到报社气愤地说:“我在厂里干了17年,老板突然说要炒我,只给我补发一个月的工资!”

  邓女士是宝安区横岗某纸品厂的一名女工,她16岁来到深圳就在该厂打工,现在已经有17年工龄。3年前,因为怀孕,老板让小邓辞职。一气之下,小邓向当地劳动部门反映了此事。在劳动部门的干预下,工厂老板只好作罢。但到了今年的8月5日,老板突然把她叫到办公室,说要炒了她,补发一个月的工资。

  “这个老板心太黑了!我在厂里17年,厂里只给工人买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没有。我在厂里17年,被炒的时候只能拿1000元!”小邓的声音听起来很激动。为每个工人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企业的义务,记者听了小邓的介绍后,建议小邓立即向劳动部门反映,申请劳动仲裁。

  小邓说,自己是厂里的老员工,对老板没了戒心,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就不再签订劳动合同了。没想到老板居然这样对待她,现在自己维权就少了一样“证据”。这种类似的用工随意性现象给深圳市1035万暂住人口的就业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不签订劳动合同、招工时没有备案,劳动部门检查工厂购买社保情况、用工情况时就不能完全掌握。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就业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出台的《深圳市暂住人口就业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用工行为。《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必须备案,杜绝辞工的随意性。

  今年5月,深圳开始发放新的“劳动社保卡”,新卡在原社会保险卡的基础上增加劳动保障的相关业务内容,逐步实现户籍员工和暂住人员在就业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上的统一。只要一卡在手,就可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劳务工合作医疗、劳务工就业登记、公共就业服务等所有劳动保障的事项。

  ⊙计生篇

  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本报记者 丁佳 实习生 陈婷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将纳入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四项制度”,包括证明和档案登记制度、定期查环查孕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基层包干责任制度。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政策坚持确保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强化综合管理,将管理与服务并重,将在控制人口计划外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的素质。

  “街道只有8名计生工作人员,现在要管理包括户籍育龄妇女在内的约14000名育龄妇女。”罗湖区东门街道办事处计生科科长郑璇有一肚子苦水。目前的计生现状是:不少暂住人员即使到了举家食粥的地步,也还是坚持生小孩。

  郑科长告诉记者,外来人口流动性大,虚假证件相当多,很不好管理。该街道流动人口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比率很低,只有53.87%,这样一来就无法真实把握流动人口(妇女)生育的情况。郑科长有些无可奈何地晃了晃刚刚拿到的一本假证,“为了证实一个《计划生育服务证》的真伪,常常需要打几十个电话”。

  “信息通报不通畅,是计生工作的另外一个难题”。郑科长告诉记者,为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管理,全国现在已经建成一个信息平台,输入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就可以查到管理对象的生育情况。但是由于不少妇女出嫁后不更换新的身份证或者不迁动户口,其生育信息根本无法查询。计生科将某一育龄妇女的情况发函到当地,不是杳无音讯,就是查无此人。“信息平台的反馈率非常低,只有10%;寄往流出地的信息反馈率也很低,只有1.42%”。

  取消强制管理后,对超生采取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政策,但由于流动人口只能到户籍地征收,因此实际得到处罚的并不多,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他们的超生。新的《深圳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强调了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突出严格控制全市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

  ⊙治安篇

  以社区为平台属地化管理人口

  本报记者 丁佳 实习生 陈婷

  进一步将暂住人口管理的权限和重心下移给区和街道,推行以社区为平台的人口属地化管理。《深圳市暂住人口证件和居住管理办法》规定,各区要将出租屋管理员、计划生育协管员、助理统计员等人口辅助管理人员整合为社区综合协管员,承担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口协管任务。

  “外来人口来到深圳,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偷、抢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了”。宝安区龙华出租屋管理所所长陈金德说。

  他告诉记者,龙华街道发生的恶性治安案件以及吸毒、卖淫嫖娼等犯罪行为大多发生在外来人口中,比例高达96%到97%。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名户管员在巡查时发现,某出租屋内发生煤气爆炸,居住在其中的一名外地女子受伤。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太大,有些职能部门根本无法确知住户情况,出现问题也只能到出租屋管理所调资料排查。

  2003年11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原有的房屋租赁管理人员和公安暂住人口户管员两支队伍,组建新的出租屋综合管理队伍。到目前为止,这支队伍已经拥有8000多人。然而管理员在开展工作时,并非畅通无阻。

  龙华出租屋管理所副所长曾少伟介绍,管理员需要摸清自己所负责片区的外来人口的底数,全面采集外来人口信息,并建立管理档案,录入计算机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各职能部门。“现实情况是,管理员上门登记吃闭门羹、遭到指责辱骂已经司空见惯”,曾少伟告诉记者。由于多数群众目前还并不理解管理员的工作,因此不配合的租户大有人在。而业主为一己私利隐瞒租客的信息,也是常有的事情。

  实施综合管理是出租屋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管理员采集到信息后,通报给相关部门,再将处理情况反馈,可以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记者了解到,龙华管理所采用这种措施后,已经有效解决了计生、消防、安监等方面信息不确的问题。而这次推出的《深圳市暂住人口证件和居住管理办法》,将使管理者更全面地掌握外来人口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主动“出击”开展工作。

  专题策划统筹 曾妮

  图:

  在深圳的外来工学到一技之长后就可能获得深圳户口。

  本报记者 何俊 摄

  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在深圳的形势很紧张。据了解,深圳目前有60多万中小学生没有户籍户口,每年还新增2万到3万名非户籍中小学生。 本报记者 何俊 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