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眼】七夕节复兴,如何跨过那条银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5:32 人民网

  【前言】在坊间一直将“七夕”说成中国式“情人节”。今天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自日本、丹麦、韩国和中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民俗专家聚集武夷山,就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否有必要把“七夕”定为法定节日进行论证和探讨。南京方面心急的情侣早已提前到达,参加别具一格的“中国情人节”游戏。

  都挂了情人节的名头,可是一个火爆一个冷清,偏偏冷清的这个就是“中国节”,难

怪专家们又要探讨了。“七巧节”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不招现在的年轻人待见?想让这个“中国节”火起来,到底有没有什么良方呢?七夕的传说和习俗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大致是说苦孩子牛郎幸运地和一个名叫织女的仙女结婚生子,后来织女被王母娘娘带回天庭,拆散了他们美好的婚姻。牛郎追上天庭,终被王母娘娘的天河所隔。后来,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中国情人节”缘何遭冷遇

  和2月14日的情人节比起来,七夕似乎不名正言顺。2004年,因为正赶上奥运年,人们的注意力都被金牌榜吸引了,媒体也很少报道“中国情人节”。今年,一些商家开始打着“中国情人节”的幌子做生意,如今专家们又开始探讨为七夕节立法的事儿,使得这个话题有点升温。在研讨有结果之前,我们得先看看,这个“土”节日为何不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呢?

  没有气氛。牛郎织女的故事显得特别苦情,和欢欢喜喜的情人节气氛完全不搭届。叫真儿的话,与其说是情人节,不如说是两地分居的夫妻一年一次的团聚日,像探亲节。而且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的淫威下偷生,也对大多数追求自由恋爱的情侣们没有什么吸引力。情人节表达的是“爱”,而中国的情人节“爱”的气氛不浓。许多人表达了同一个内容:这个节日“太古老了,不现代,好像不是年青人过的。”想着这样的故事,缺乏喜庆的气氛,自然遭到冷遇了。

  缺乏适合年青人的活动载体。情人节也好,圣诞节也好,参与洋节日的主力军都是城市力的年轻人。过节都有明确的目标:一束玫瑰,一顿烛光晚餐,一场圣诞夜的电影,情调斐然。而七夕节就不一样了。“中国情人节”尽管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活动载体。上面介绍的一些旧风俗在城市里几乎没有办法实现。想让“七夕”受到都市青年的宠爱,其“活动内容”恐怕需要一番革新。

  没有具“中国味”的商品为先导。情人节的玫瑰几乎成了情人节的代言人,可中国情人节除了没有活动的载体,也没有物品的载体。许多商家虽以“中国情人节”的名义搞促销,但展示的商品却难见“中国味”。有的市民说,中国的“七夕节”应当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比如玉石,代表纯洁和坚毅;玉如意,代表美好祝福。商场如果能推出这样新奇又特具中国味道的礼物,“中国情人节”的气氛肯定会更浓一些。土节复兴:多务实少务虚

  每当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临近之际,总会掀起一阵不小的舆论热潮,其中心议题不外乎以下几点:对传统节日气氛疏淡且日渐式微的担忧与反思,对比西式节日在民间、特别是年轻群体中的日渐强势走向,而生发的民俗“保卫”论。

  事情真是这么简单吗?节日法定化是否就是疏浚民俗佳节“河道淤塞”的不二良策?近年来,在民间影响力和普及度越来越高的一些舶来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制度支撑和保障,更无一星半点的官方行为意识背景,但其星火燎原之势,几乎不可遏止。恰恰相反,在西方,一些民俗节日的法定化程序确立,并不是基于“拯救”和复兴的被动考虑,而是一种制度化的顺应与循从。某些民俗专家将注意力和关注点过多投向节日法定化这一带有强制意味的应景“拔节”路径,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和功利的文化心理在作祟。

  冷静观之,舶来节日在中国盛行,除了受惠于其较强大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更在于其有着定位清晰、指向鲜明、含蕴隽永的节日文化内涵,传达的是较直观、质朴、浓郁的人文和情感讯息,所以很容易击中并“俘获”受众那颗由柔软的人性因子打造的心灵。而反观我国的一些传统民俗节日,不是主题太过严肃而宏阔,就是失之空泛而游离。

  如是观之,“七夕”的复兴和深入人心,决不是靠纳入法定化程序便能一蹴而就的。它理应回归到大众层面的务实考量,而不是轮回式上演的小众化、精英化的学术务虚茶话会。

  传统节日的未来在哪儿?

  传统节日该如何延续?至少定位得清楚。不是还有人只因了一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就要把元宵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吗?传统节日确实受到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冷遇,可是也不能为了复兴你争我抢。元宵节和七夕节在“中国情人节”上的争论,只不过反映了一种急躁的情绪。要想让“中国情人节”能够被大众关注,所谓的“历史意义”也许并不适合担此重任。说教不能使一个节日受到欢迎,商业化未必不是使一个传统节日适应现代社会的最有力因素。

  因此,如何能够真正充分利用“七夕节”这个本土节日,是中国的商家应当考虑的事情。比方说,日本人有以包装精美、口味甜美著称的糖果,我们也有做工精美、质地柔顺的丝绸方巾,最符合“穿针引线”意思的十字绣……谁能够真正挖掘自己产品同节日的结合点,然后切切实实地在民众中进行推广,谁就能把“中国情人节”在民众中推广开来。

  另外,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对情人节的追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未必每个过情人节的年青人都知道情人节的来历,可是他们通过媒体知道在这天该干什么,目标很明确。“中国情人节”呢?即使媒体再卖力的推广,这个“土”节日要达到这个地步还是很难让人看到未来。

  作者:人民网评论部策划编辑:张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