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前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17:21 人民网

  青少年文化研究是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各青少年研究的专业刊物都刊发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同时,一些青少年文化现象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作为我国青少年研究领域的重镇,对青少年文化方面的话题也多有关注。2002年,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课题组,进行了以“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为题的调研,并于2003年出版了课题成果——《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对近些年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200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了“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问题监测研究”课题组,对当年或近年的一些重要的青少年文化现象给以归类分析,对一些青少年热点问题做了描述与解读。课题组在集纳整理2004年期间对此所做的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份“青少年文化现象报告(2004)”。本报告在纷纭复杂、变幻多姿的青少年文化现象中采撷几种,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评析。从这些评析中,可以看出当前青少年文化发展所呈现出的三个明显特征:

  1.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化酝酿、兴起、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及其展示场所报告中所列举分析的“网络日记”、“极客”、“青年闪文化”、“快闪暴走”现象等青少年文化,无不是在网络上酝酿兴起、迅速传播和充分展示的。另外一些并非兴起于网络的青少年文化现象,在当前也都在依靠网络迅速传播,如“嘻哈”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网络的传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流行歌曲还主要是通过卡带走遍天下的,而细数一下2004年最流行的几首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以及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之所以能够窜红大江南北,无不是依靠了网络的力量。可以说,网络已经为青少年文化的发展构建了快速通道和广阔舞台。

  2.青少年群体正以青少年文化作为自身力量的动员、聚合和展示方式青少年不仅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寻乐趣、宣泄感情、塑造思想,还通过自己的文化聚合力量,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存在。比如“快闪暴走”,它即是一种青少年文化现象,也是一种青少年的娱乐方式,还是一种典型的力量动员、聚合和展示的方式。青少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政治理念、利益诉求,甚至冲击现有的社会秩序。有人已经指出,“快闪暴走”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动员方式”。

  青少年通过青少年文化所展示的力量已经引起成人社会和主流社会的关注,人们对“快闪暴走”的担忧和报告中综述的关于《Q版语文》的争论都反映了这种关注。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童稚化、戏谑化的语言和在网络上创造使用的语言,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并进而渗透进日常生活,改造日常用语,这其实也是一种青少年力量的体现方式,只不过这种力量的显示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社会对“Q”语言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可以看成是对这种力量作用的反弹。过去,成人社会在思考青少年文化的影响时,更多关注的是其对青少年自身的作用力——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何影响,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这种影响,而现在成人社会已经开始担忧和思考青少年文化所展示的力量对社会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影响。

  3.青少年文化日益成为青少年群体划分的重要依据青少年群体的划分依据有很多:地域、出生、经济背景、家庭所属的社会阶层等,而随着近几年青少年文化的发展,文化因素作为青少年群体划分的依据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认同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成为青少年群体划分的标志;青少年以文化为纽带的群体聚合,成为青少年群体形成的又一方式。报告中所谈到的“小私”、“小资”、“博客”、“极客”、“闪客”等不同类的青少年群体,其划分依据都是青少年文化。

  以文化为依据形成或划分的青少年群体同以其他因素为依据形成或划分的青少年群体一样,都具有某种可以把他们捏合在一起的同质性。这些群体有的同质性较强,有的同质性较弱;有的聚合紧密,有的聚合松散;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很小。同时,以文化为标志形成和区分的青少年群体也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群体往往更能有效地跨越经济背景,跨越社会阶层,跨越地域,通过网络和青少年文化活动实现群体聚合。

  青少年文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这三个明显特征,是与当下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的。从目前的态势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更积极、更精彩、更具个性化和本土化的青少年文化在今日之中国得以蓬勃的展示。本报告所提供的更多的是青少年文化现象较新的素材、初步的描述和分析,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理论思维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长征、杨守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