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节大师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0:39 人民网
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节大师课(组图)
  美国著名长笛演奏家、纽约大学室内乐总监萨托·梦盖莲教授的长笛大师课,让许多中国学生再次体味到西方“快乐学习法”的魅力。(晓风/摄)

  8月10日,2005中国北京青少年夏季音乐节大师课的最后一天。

  按照九点开课时间惯例,杰出的旅美歌唱家、中国北京青少年夏季音乐节组委会副主席朱海鸥教授,提前十分钟到了北京西城区的音乐节训练基地。随同应邀前来的是,中法文化年压轴大戏、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主演、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先生。杨先生颇感意外的是,巴赫音乐作为学生练习曲目响彻一片。朱教授告诉杨先生:今天有纪念音乐之父巴赫逝世255周年演出。

  琴房、教室外宽敞的走廊显得意外的拥挤。早早来的学生、家长和志愿者工作人员,抑制着波动的情感——三周以来,专家们的精心教学和学生的可喜进步,让大家对这一公益活动感触良多。今天的演出,就是推崇用巴赫博大、包容的情怀继承精粹文化的精神。

  专家教授准时前来。随之而来一股旋律,把训练基地包裹了起来……

  约一个小时,音乐声夹杂着导师的“OK、OK”稀疏下来,工作人员开始忙着搬椅子、拿谱架,领导间不容歇地过问资料、场地、茶水准备情况,志愿者带领大家进入训练基地演奏厅。现场情景告诉人们:学生交流表演活动即将开始。

  众多外校学生、家长及其亲友等被组委会允许作为特殊观众。第一个学生在导师点头默许后走上台……

  据悉,音乐节吸引了来自美国朱丽娅音乐学院、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太阳青少年交响乐团、北京青少年爱乐乐团以及北京青少年宫等单位的许多优秀学生,参加表演的学生14至28岁不等,有多次获得国内外音乐专业奖项的、也有具有天赋和前途的中外音乐青少年,涉及钢琴、管弦、声乐等专业。专家委员会精心安排了20多个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节目,以合奏独奏、合唱独唱形式,演绎巴赫的器乐、声乐等室内乐经典作品。

  音乐表演有序地进行着,振奋的掌声和导师们的点头赞许,已经肯定了学生三周以来的成绩。

  来自美国朱丽娅音乐学院18岁的宋歆予,已经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她演奏巴赫小提琴曲《小提琴无伴奏奏鸣》,娴熟流畅、处理独到,表现了对作品内容和风格的精确把握,也给在场中国音乐青少年作正确理念的表现和示范,赢得了大师们的一致称赞。接下来,她和其他几位中外学生联袂管弦乐表演,更是博得热浪般的掌声。

  王曦同学是河南大学艺术系声乐专业四年级学生,因成绩突出连续两年参加活动,今年被音乐节组委会首批推荐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22岁的她演唱巴赫的《木偶之歌》后,又特意增加了中国创作歌曲《乡音乡情》,歌词“华夏土地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滋润养育我……”从一个侧面表达自己的心情,也诠释了音乐节工作内容。

  巴赫的歌剧、管弦、钢琴作品,似乎组合成了一气呵成的乐章,在255年后的中国再显着他博大情怀、缤纷多彩的魅力。专家们特地安排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中国室内乐作品,也与之交融,中外音乐文化的碰撞凸现了新一轮高潮。美国音乐权威机构——全美音乐教师协会主席费丽丝·派弗,西方著名艺术家、教授大卫·阿诺德、郝普·库勒、罗纳德·尼尔,中国著名音乐家温可铮、鲍蕙荞、蒋雄达、戴玉强、柴亮、章亚伦吐露了肺腑之言:音乐文化是持之以恒的事业,尤其体现在青少年音乐公益教育和表演方面。把一个西方成熟的音乐理念和形式引进中国,并注入中国音乐作品、资助困难青少年、推介杰出音乐学子等新内容,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间,学生家长们不断向组委会同志围拢过来问这问那。一位学生母亲上前打听:“明年还继续办吗?”一先生问:“考不上大师班的孩子能旁听吗?”还有了解留学深造、音乐实践等方面问题……

  演出后,作为2003年中国第一个夏季音乐节发起人朱海鸥教授说:“让一个具有很强包容性和感召力的事物持续下去,是我们一开始就考虑的问题”。“音乐是一种“国际语言”,易于融合中外艺术家的才能,融合中外音乐教育、文化特性理念,更是促进中外青少年的交流载体。”

  中国北京青少年夏季音乐节,知道该做些什么。当今世界著名的指挥家迪图瓦说:“中国孩子学音乐,人人都想拔尖,成为万里挑一的独奏家。这并不可取,以此为目的的中国音乐教育反而会影响年轻人成才。在欧洲,学音乐的孩子可能成长比较慢,但他们与音乐保持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关系。”著名的钢琴教育家周广仁也认为:我们国内孩子都注重技术,特别注重名利,参赛获奖、考级跳级,缺乏对音乐理解方面的相关知识。

  今天的表演,带给人们的已不仅仅是巴赫音乐…
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节大师课(组图)
作者:○高晓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