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把自己奉献给了地质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05:02 中国青年报

  作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的负责人,郑绵平谈起青藏高原,谈起盐湖学,谈起地质工作,可以滔滔不绝。但是,作为一位典型人物,说到自己的时候,他却是显得格外沉默。

  是什么吸引他致力于盐湖学研究长达50年之久?是什么支持他70岁高龄仍然亲赴青藏高原考察?是什么让他把单位当成了家,把工作当成了亲人?

  学生李明慧:

  先生的敬业精神,值得我终生学习。有一次,我拿着黏土似的样品去找郑先生,请教这个矿物的名称。先生拿起样品,看了看,尝了尝,说:“这是硼砂,有点甜。你尝尝。”他见我怕脏,就鼓励我说:“做盐类矿物研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品尝。特别是在野外,没有设备,品尝是很重要的鉴定手段。你看我身体这么健康,就是吃硼砂吃出来的。”

  助手刘玉霞:

  郑先生的脑海里,从来没有休息这个概念。即使70岁了,他每年还是要上几趟高原。出差回来,一下飞机,他总是先到办公室,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们这些年轻人有时加班到深夜,一看郑先生的办公室还亮着灯,谁也说不出“苦”了。在我们眼中,先生太累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

  郑先生曾说,对研究对象的专注、持之以恒,是一个人做学问的首要条件。

  同事张永生:

  郑先生一直坚持走从勘探到开发再到市场化的科研道路,主动为西部地区发展出谋划策,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他长年为西藏阿里地区的茶拉卡硼砂矿当参谋,搞规划,使这个矿的产值连年翻番,效益大增,上缴的税款占了专区财政收入的一大半。

  有一年,专区政府特地奖励给了郑先生两万元钱。这笔钱,本来是他劳动所得,但郑先生说他是共产党员,帮助藏区人民致富是他的分内事,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他经常对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我们的效益好了,一定要拿出一些资金,在当地建立一座‘希望小学’,使当地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女儿郑越:

  从记事起,父亲就总是在出差,所以我和弟弟可以说是妈妈一个人带大的。母亲也是一位有自己专业,自己事业的职业女性,可那大量的家务琐事,常常搞得好强的她身心疲惫。

  父亲连见我们一面都很难得,教育又从何谈起呢?今天,父亲常常深深地自责,当年对家庭付出的实在太少了。

  父亲这辈子是完全地把自己奉献给了中国的地质事业。他难得抽空回来和全家团聚,因此每次探亲回来总不忘借个相机,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我们家有限的美好时光。而今,再次翻开这一张张老照片,才真正体会到父亲对家人的那一片爱心……

  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