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现号终于平安归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08:41 环球时报
发现号终于平安归来(图)
8月5日,宇航员在“发现号”舱内工作的情景。(美联社图片)

  “出现了,出现了!”美国东部时间8月9日早晨8时(北京时间9日20时),冲破大气层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电视直播的画面中,11分钟之后,“发现”号在一片欢呼声中降落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在经过13天惊心动魄的旅程后,悬在世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人们为人类探索太空的这次行动终于完成感慨不已,更为冒着生命危险完成这一任务的7名宇航员平安回家感到由衷的高兴。

  升空几度推迟返航一波三折

  此次“发现”号的命运受到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原因在于从一开始起,人们就知道这是一次冒险的旅程。

  “发现”号是带着隐患升空的。首先是机身的老化,“发现”号从1984年首飞以来,已经服役21年,正如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所说,在家里都找不出使用这么长时间的“家用电器”了。连“发现”号女机长科林斯都说,这架飞机不应该再飞了。

  就是这样一架老飞机,原计划在今年5月中旬发射,本来都已运上发射架、充注完燃料了,结果检测时发现燃料箱表面出现结冰现象,升空因此推迟。直到6月27日,负责审议“发现”号复飞准备工作的专家小组召开最后一次公开会议时还指出,“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所提出的改善飞行安全的15项要求中,“发现”号尚有3项未能完全满足。

  7月26日,“发现”号终于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升空后两分钟即出现燃料箱的绝热泡沫材料脱落,而且不止一块,尺寸也比预想的大。泡沫材料脱落问题,正是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主要原因,这让人们不禁为“发现”号的命运揪心。7月31日地面控制中心又根据传回来的图像资料惊讶地发现,在机身前腹部防热瓦之间出现了凸出的两块填充材料,一块高约2.2厘米,一块高约1.5厘米,大大超出了0.5厘米的限额。随后又出现了机长舷窗外材料松动问题,可谓险象环生。

  就这样,“发现”号可以说是磕磕绊绊地完成了与空间站对接,以及更换仪器、清理垃圾、实施首次太空维修手术等任务。好不容易到了返航时间,原定于8月8日凌晨4时46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但由于着陆地点上空云层太低,控制中心决定将着陆时间推迟24小时。机长科林斯又只好率领机组宇航员继续沿着轨道前进,等待着陆指示。

  为了确保“发现”号9日安全着陆,宇航局8日宣布了六种预案:第一选择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安排两次着陆时段,分别为美国东部时间早晨5时07分和6时43分,但由于当时那里是风雨天气而放弃;加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两次“窗口期”是第二选择,分别为早晨8时12分和9时47分,据报道飞机着陆时那里的天气条件“很完美”;本来还有第三选择,是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安排的两次着陆时间为早晨6时39分和8时13分。

  天上险象环生地上家属揪心

  伴随着“发现”号的惊险旅程,美国民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目睹了两架航天飞机失事悲剧的一代人,对“挑战者”号爆炸、“哥伦比亚”号解体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心有余悸。原先许多家长打算与孩子们一起收看“发现”号着陆实况,但由于对能否安全着陆没信心,不少家长最终没有让孩子收看实况,因为担心一旦“发现”号失事,会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造成阴影。

  最为“发现”号揪心的,自然莫过于“发现”号上7名机组人员的家属。在太空中,女机长科林斯每天给她年幼的儿子和女儿发电子邮件:“告诉他们我正在做的一切,告诉他们我爱他们,我非常想念他们,不要为我们担心。”

  科林斯9岁的女儿布里奇特已经能够思考“哥伦比亚”号发生的事情,也知道妈妈坐的飞机升空时落下一大块泡沫。她爸爸尽量不让她和她4岁的小弟弟卢克知道“发现”号周期性出现的不安消息。他说:“我不想让他们感到焦虑。”

  意大利宇航员卡马达是首次飞上太空,他80岁的老母亲很担心:“我是个老式的意大利妈妈,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他祷告。”卡马达的妻子麦琳达在丈夫留下的电话号码中找到专家的号码,每当在空中飞行的“发现”号出现一个新问题,她就给专家们打电话求教,并把得到的解释与婆婆一起分享。

  收到丈夫从太空发来报平安的电子邮件,则是她这些天最欣慰的事。

  设在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承担着“发现”号升空后的地面指挥任务,那里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踪着“发现”号的动态。当“发现”号终于点火升空时,他们感到了久违的轻松;而每当“发现”号出现故障的消息从天而降,就连中心的食堂服务员们都能感到气氛的急剧变化。

  媒体提出质疑民众兴趣降低

  “发现”号安全返回地面之后,人们的心情虽然踏实下来,但回头望去这并不能算一次合格的太空飞行。这在美国航天界、舆论界及民众中引发了对航天飞机项目的争论及对载人飞行安全空前的关注。

  《纽约时报》早在7月31日就发文质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很明显,是宇航局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发现”号的一系列麻烦。《纽约时报》还引用读者来信称,结束载人太空发射此其时也。信中称宇航局为了尽快发射作出不惜让飞行安全“短路”的决定,表现了宇航局为撑门面而孤注一掷。此外,还有人甚至对美国载人航天飞行的必要性也产生了怀疑。

  但支持者则认为,太空探索计划一直被看作是民族自信、国家强大的象征。宇航局在近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比如火星探测和登陆土卫六。他们强调,要开拓就总会存在危险因素;美国要想在太空飞行领域执牛耳,就应准备承担风险。对于这部分美国民众来说,他们已长期习惯于把太空探索与集体荣誉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把太空看作了美国的“新边疆”。在航天飞机被停飞的2年多时间里,美国的航天迷、航天精英都有某种失落感。

  然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近日所做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民众对航天飞机的兴趣正在下降。认为航天飞机项目值得继续搞下去的民众,目前仅有大约59%,而在2003年初这个比例为75%,1986年时更高达80%。

  美国媒体认为,“发现”号的升空,科技探索是一方面,但美国的威望、太空大国的面子、对国家安全的冲击,也许是更有分量的潜台词。在某种意义上,“发现”号冒险起飞的政治含量更重大。《纽约时报》的分析认为,“政治上受欢迎的航天飞机计划也许很难扼杀”。文章说,有人推测这是航天飞机最后的飞行,但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宇航局、布什政府和国会的表态,都使人感觉美国迟早要发展下一代航天器。如果让美国放弃航天飞机,就只能完全依靠俄罗斯才能上国际空间站,这是美国目前不能接受的。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10日 第十六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