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0:16 新文化报

  本报帮助台胞找到当年

  好朋友再相逢,两位老人喜极

  相拥而泣“感谢新文化报满足了

  我晚年最大的愿望”

  时隔60年,与君再相逢,何言表我情,惟有泪两行。昨日,本报帮助台胞田馀秀和他年轻时的“铁哥们儿”崔伦贤见面,相逢一幕令人动容。忐忑是不是他呢?

  昨日,82岁的长春市民崔伦贤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本报。家人说,崔伦贤看到“寻根”报道后,感觉台胞田馀秀似是在抚顺念中学时的老同学,想来确认一下。

  恰好,田馀秀因身体原因,未随访问团前往净月潭。记者拨通田老房间的电话,但他不在房间。“没关系,我等一等。”崔老表示,一定要看一眼再走。崔老拄着拐杖回到车内坐下,每隔几分钟就问一次,“回来没有?”然后又自语道,“到底是不是他呢?”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拨通田老房间的电话。“崔伦贤?是他!我太认识他了,他是我当年的铁哥们儿啊!他在哪里?他在哪里?”听到记者询问,田老的反应十分强烈。激动相拥而泣

  记者立刻赶到宾馆,在大堂内碰上迫不及待从17楼下来的田老。“小伙子,他在哪?”他紧紧握着记者双手,不停追问。在陪着田老走向大门时,他念叨着:“崔大哥何止是我的老同学啊,我俩打小一块儿玩大的,他是我的学长,感情那还用说吗?我回来几次,都没找到他。他怎么搬到长春来了?”

  田老握着记者的手越来越有力,走出宾馆大门,正撞见慢慢走来的崔老。田老指着他,嘴张开了却颤抖着说不出话,崔老看到田老直点头,也说不出话来。两位老人快步走近,拥抱在一起,手紧紧抓着对方背后的衣服,眼中泪光闪动。

  足有2分钟,两人才放开,田老带着哭腔说,“60年没见啊!崔大哥你咋都这么老了。”崔老听了面上带笑,嘴唇却闭得很紧,似乎强忍着不让泪水掉下。回忆那时我们多年轻

  从宾馆大门到电梯,大约20多米,田老搀着崔老,驻足3次聊起当年情,走了10分钟。电梯内,田老说,“60年,整整一甲子,崔大哥想俺不?”“想你小子干啥?也不来看我。”

  原来,两人在抚顺市望花台(现名望花区)地区一同长大,小学、中学都是同校,每天上学、放学一起走,住校也是同一个寝室。书在一起念,玩在一起玩,感情好得不得了。1940年末,年长一岁的崔老中学毕业后考往沈阳农业大学。“大哥刚毕业时,我好像没有了着落。”崔老毕业一年后,田老考取了“新京(长春)政法大学”。记者问两位老人当年谁的成绩好,崔老指着田老说,“他聪明,学习比我好。”田老立刻说崔老好话,“我大哥在班上都是前三名,学习非常好,那时考大学很难,考上的都是学习最好的人。”

  1945年,田老赶往齐齐哈尔看望分配至种马厂工作的崔老,回长春时在火车站分别,那是两人的最后一次相见。平静 感谢本报

  值得一提的是,崔老赶到时,田老房间中还有一位名叫郭宝山的老人,郭老是田老上大学时关系最好的寝友。田老说,“我每次回大陆都会看望他,这次回来前我给他打电话时,他说贵报的报道提到我的名字了,他知道我要回来了。”

  崔老感慨:“幸亏新文化报组织这次活动,否则有生之年也见不到你啊!”田老再次握住记者的手说,“来之前听省台办说新文化报阅读率最高,这回我信了,因为我在吉林省的两位同学都在报纸上看到我了。太感谢你们了,满足了我晚年最大的一个愿望,帮我找到了崔大哥。”本报记者刘昕崔老(右)与田老执手相看泪眼,这一刻令人动容本报记者 姜缘 摄给在台东北父兄的一封家书亲爱的同胞们、乡亲们:

  你们好!

  隔着万里长路和一条深深的海峡写这封信,展卷凝神之际,历史、乡土、亲情、血缘,以及隔绝既久、潜在心底的隐痛、面向未来团聚融合的热望,一时都涌到眼前,笔重千钧,不知从哪里写起。

  想起了我们共同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切——有清一代,土生的渔猎民族冲关而出,以吸纳汉学为三百年不变之国策,修典治史,在文化血统上归于一脉,后来中原先民迁徙北上,一个新的族群渐渐融合而成,(中国)东北人,这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和徽记。有过强人纵横的年代,命运抉择,历史推动,强梁们的身影在岁月深处一晃而过。但真正的英雄是必须被铭记的。1928年,张学良将军走向历史的前台。为了抗敌御侮,将军率领30万子弟兵毅然易帜,接受国民政府整编,确保了我们的父母之邦不被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在政治的意义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然而,命运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也更为深重的苦难。日寇的铁蹄粉碎了苟安的残梦,数以百万计的东北同胞流离失所,就像那支歌中唱到的那样:“离开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而更多的人则在日伪统治的暴政下苦苦挣扎。

  我们该向沉痛的历史学习些什么?我们能向深重的苦难学习些什么?

  团结!全中国人民共同投入抗战才是我们赢得胜利的保证。为了终止内战,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共同发动的“西安事变”,直接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迎来了抗战胜利的重大转机。只有团结,我们才能战胜强虏;只有团结,我们才能找到中华民族共同的福祉。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5月访问大陆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引用一句特拉维夫犹太人博物馆里的铭文:全世界的犹太人对于彼此都负有责任。诚哉斯言!一个民族内部强烈的彼此认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看似弱小的犹太民族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力量,才走过了世界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苦难历程。同理,全世界的华人,全世界的中国人对于彼此也都负有责任。在全球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错动、中华民族正在蕴积力量争取伟大复兴的今天,两岸同胞只有加深认同,提高共识,才能接续历史,赢得明天。

  面向未来,对于乡土和历史的共同记忆会为我们带来些什么呢?还是拿犹太人做个例子,每一个犹太人回忆起摩西带领他们出埃及、过红海、奔向迦南地的时候,回想起缝在衣服上的大卫星、水晶之夜和奥斯威辛的时候,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的心会彼此靠得更近!他们会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坚定地前行。他们消灭了孤单和隔膜,他们远离了猜忌和纷争。就像我们想到“九·一八”时北大营的枪声,想起在日军细菌战实验室里惨死的亲人,想起半个多世纪骨肉离散的煎熬时一样。所以,所谓寻根,是我们两岸同胞一起寻找共同的历史文化之根,是我们共同寻找一条延续国脉、共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之路。因此,我们愿意与所有的台湾同胞共勉,与所有在台的东北乡亲共勉,一起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两岸的民间往来日渐增多。很多在台的东北同乡也纷纷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在上世纪70年代曾派人传书给在台的张学良将军: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现在这一切正在变成现实。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努力缩小差异,努力扩大认同,努力互通声息,努力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行走——就像连战主席说过的:“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祝一切安好!

  你们的东北同乡

  2005年8月寻根·昨日行程

  7:50 “寻根之旅”访问团在长春市参观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

  15:30 访问团在吉林市游览松花湖秀美风光

  19:30 在吉林市江南公园松花江岸边隆重举行放河灯活动,河灯艺人指导放河灯,讲述河灯传说

  21:00 访问团乘车观赏松花江沿岸风光寻根·花絮艺术家要为台胞义演

  本报讯(记者马飞)“为寻根的台胞增添一份乡情”。昨天一早,67岁的扬琴表演艺术家孙世忠携带节目单和歌谱来到本报,他想组织文艺工作者为台胞专门义演一场,“义演的名字都想好了——寻根之旅·万水千山总归情。”孙世忠带来的歌谱就是自己作词作曲的“万水千山总归情”。演出的节目,除歌曲、舞蹈外,还有东北二人转,“台胞一定会喜欢。”孙世忠通过报道知道台胞的行程和活动都已排满,他希望,义演能同欢送会同时进行。“提前一天通知我就行,演出的节目不用排练。”寻根·家书大家一起写家书深情厚意寄台胞

  由本报独家发起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寻根之旅”迅速在吉林大地升温,回家寻根的台湾东北乡亲在家乡感受到浓浓的乡情。连日来,很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达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意,有读者建议,应该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家乡人对在台东北同胞的相思与挂念,为此,本报特别撰写了《给在台东北父兄的一封家书》,并发起读者签名活动,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进来,让我们为增进两岸交流,深化同胞情谊,付出一份具体的努力。

  时间:8月13日上午9:00~11:00

  地点:长春市重庆路亚泰富苑购物中心正门

  读者也可通过登录新文化报网站论坛的方式参加网上签名:(新闻编辑:)(来源:新文化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