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童:荒诞笔法书写悲情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0:20 新京报

  ●1987年台湾导演王童执导影片《稻草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电影之路

  王童无疑是台湾电影史上一位不该被忽视和遗忘的导演,1987年他导演的《稻草人》带来一个荒诞的历史图景,一个战争背后的奇特故事。《稻草人》举重若轻地把严肃的战争时代用非常荒诞的笔法呈现出来,虽然没有运用沉重或深刻的方式,但在戏谑里面却无不彰显着惨烈和悲伤。此后,王童在《无言的山丘》、《香蕉天堂》、《红柿子》等片中尝试

着不同的历史表达。本报记者采访到王童导演,谈及对历史的看法及其电影之路,王童表示对过去事应有“温情的理解”。

  

王童:荒诞笔法书写悲情历史

  《稻草人》是一出展现太平洋战争时期台湾农民的荒诞悲剧,在幽默中流露出心酸。

  

王童:荒诞笔法书写悲情历史

  《香蕉天堂》勾勒国民党初到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士兵的悲惨命运。

  

王童:荒诞笔法书写悲情历史

  《无言的山丘》描写日本占领台湾初期矿工的悲惨生活。

  ■人物

  

王童:荒诞笔法书写悲情历史

  本报记者徐万涛摄

  王童中国台湾电影导演、美工师。原名王中和。祖籍苏州,生于安徽。8岁随父母移居台湾。1964年毕业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1963年进入中央电影公司当美工。1984年为《策马入林》做美工,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主要美工作品还有:《养鸭人家》(1966)、《龙门客栈》(1967)、《路》(1968)、《侠女》(1972)等100多部影片。1981年执导影片《假如我是真的》,1987年执导《稻草人》获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1989年执导《香蕉天堂》,1992年执导《无言的山丘》,这三部作品以《无言的山丘》描写台湾原始开发淘金矿工遭遇与日本统治的介入,《稻草人》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下台湾农村的痛苦生活,《香蕉天堂》描写中国大陆解放后流落到台湾的士兵们的遭遇,构成了台湾近代史三部曲。

  导演作品年表

  1981《假如我是真的》

  1983《看海的日子》

  1985《阳春老爸》

  1987《稻草人》

  1989《香蕉天堂》

  1992《无言的山丘》

  1996《红柿子》

  《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心中埋下种子

  为什么叫王童?原来我叫王中和的嘛,我们家是画画的,因为清朝有四个大画家都姓王,而且都是单名,妈妈看我这个小孩子这么喜欢画画,就叫王童吧。我为了纪念我妈妈,在艺专的时候画画就用“王童”了,用习惯了,本名都忘了。

  我祖籍苏州,小时候在苏州长到8岁同父母移居台湾,记得5岁的时候外婆带着我看一部电影,印象中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时外婆和我都哭得一塌糊涂,那个情节和情绪一直藏在我心里面,这个种子慢慢在我心里长大,现在想起来同我后来拍电影有非常大的关系,包括我对于社会和历史的看法,通常是历史背面所遮蔽的更真实的“情感”,不仅仅指个人的情绪,而是对历史,对过去事情的一种感情。我后来第一次当导演,拍的片子里面就回放了大量《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画面,都是小时候留下深刻印象的影像。

  一开始拍电影就做农夫

  开始做电影是讨生活,美术系毕业以后大家都当老师了,而我碰上一个机会是香港邵氏公司到台湾拍戏需要一个美工,叫我画背景,我画得很好,而且发现做美工所拿的酬劳要比做老师多,1963年正式进入电影公司当美工师。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初跟内地几乎同步拍“伤痕电影”,我也因为很偶然的机会开始执导影片,在电影厂这么长时间,也跟过这么多戏,所以还好第一次导戏没有怯常

  在电影厂待了30年,我做美术的电影就有100多部,胡金铨、李行的很多片子我都做过,基本功非常熟练了,已经不露痕迹。在《无言的山丘》里我开始种花,一大片的黄花,结果五个月没开花,我们花几十万台币做假花。还有《稻草人》里的稻田也是我们种的,所以我说自己一开始拍电影就做农夫。从美术改行的导演很容易有意无意地凸显你的美术功底,使得“叶子”抢了“枝干”,这是我时时提醒自己的事情。

  风格是渐进出来的结果

  我经常在讲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导演不要讲“我要风格”,风格不是这样讲的,我们看很多画家,他一辈子画很多很多画,经过累积成为一种样式,然后别人给他一个风格的评价。这是齐白石,这是张大千,这是马蒂斯,这是毕加索,画画的人在投入创作的时候哪里知道自己是什么风格?这就可见风格一定是渐进出来的结果,而不是我在第一部电影出来就喊“风格”,那个是做出来的“风格”,不塌实,一定是自然状态下一部一部的累积,也就是最开始要练好基本功,才能够随心所欲,我们看抽象画绝对不是乱画的,而是基本功好到极点而变成写意的方式。

  我什么都喜欢吃,因为我的胃很好,消化出来的就是你王童的。我喜欢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还迷南斯拉夫、希腊和巴西的电影。

  二十年似乎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我的影片中乡土的、淳朴的情怀很深,非常有台湾本土感,也有人认为这是我在创作中有意识营造的,其实并非如此。在拍完《苦恋》(1982)之后,1984年我拍《策马入林》,英文名为“RunAway”有“转”的寓意,更为深层和抽象了,其实是一种仪式,暗藏渴望和毁灭的感受。这个片子看似是个一般的武侠片,也在讲村姑爱上一个盗匪的故事,反复在说这个事情,其实我心里是想把恶人都变好,影片中的恶人也不是那种大恶,还是有一些“人道”在里面。编剧是小野和蔡明亮,摄影中的一位内地应该比较熟悉的是李屏宾,演员是马如风和张盈真,现在好像比较难感受到当时所渲染的情绪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转”就是《自由门神》我在拍的时候就想这应该是“现代版”的《策马入林》,假托一个门神,都会丛林中的一个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喜欢养鸽子,鸽子在笼子里飞,然后在笼子里被打死,同样是被困住的一群人。

  我没有改变,同20年前一样思考同样的问题,只是长袍换了西装,40岁变成了60岁。我还想拍一个武侠片,与以往我们看到的武侠片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是20年前我在拍《策马入林》的时候同时想到的,通通长在我脑子里,一有机会我就希望能够把它拿出来。

  口述/王童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电影笔记

  从小人物见大历史

  1994年我第一次接触到王童的黑色喜剧电影《稻草人》,片中小人物悲喜交加的心酸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稍许把到了王童电影中的台湾历史脉络。

  相对于侯孝贤在《童年往事》《冬冬假期》等电影中传达出来的成长历史,王童是一位执着于探讨沉痛沧桑史的导演。在告别了《窗口的月亮不准看》等商业片转向乡土电影之后,王童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关乎台湾人文历史,被影评界赞誉为“台湾的今村昌平”。最为著名的,王童自觉地用影像来见证历史,为台湾电影奉献出了雅俗共赏的《稻草人》(1987)、《香蕉天堂》(1989)和《无言的山丘》(1992),形成了完整的台湾近代史“乡土电影三部曲”。根据王童的作品年表,我们看到的三部电影是如上顺序出现的,但如果按照影片中展现的台湾历史的先后关系来看,顺序应该有所调整,描写日本占领台湾初期矿工悲惨生活的《无言的山丘》应该是第一部,而后才是展现太平洋战争时期台湾农民荒诞悲剧的《稻草人》和勾勒国民党初到台湾之后白色恐怖时期士兵悲惨命运的《香蕉天堂》。原本创作的时候,王童也希望以前后历史关系来进行,但由于当时《无言的山丘》预算过大,才被挪至最后拍摄。

  在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是荒诞幽默的《稻草人》,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无比幽默而心酸的故事。贫穷的陈氏兄弟发现田里掉下颗没有爆炸的炸弹,满脑子都是将炸弹送给日本人领奖的美梦,在历尽艰辛之后却被命令将炸弹扔进大海,正当他们绝望悲伤之时,炸死的鱼群又让他们无比欢喜。影片借鉴了当时颇受欢迎的外国片《上帝也疯狂》的反讽喜剧模式,不仅让人物的悲喜命运活灵活现于银幕上,而且细腻的影像表达格外有思想力度,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导演和编剧奖。之后《香蕉天堂》发扬了《稻草人》中黑色反讽的风格,描摹了两个随国民党军队来到台湾、因受政治迫害而假借他人身份穷尽一生的小人物的悲惨无望的命运,沉重之中不乏幽默。接下来《无言的山丘》融合了吴念真剧本的深度和王童影像的细腻,将大时代中众多小人物的悲剧人生生动展现,是一部大历史构架、人文情怀浓厚的影片,不仅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而且在翌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爵奖。

  是什么原因让王童如此执着于台湾历史的独特阐述,这是我在接触王童电影愈多而愈好奇的一个问题。1996年王童用影像的方式给了所有的观众一个真实的答案,那就是影片《红柿子》。影片根据他的童年故事进行创作,因为父亲是国民党将军,所以战乱期间他们全家迁到了台湾,十多年过去了,但是姥姥还是留恋着大陆老家的红柿子树,虽说具有浓烈的自传色彩,但也是一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真实历史,同时影片通过电脑动画在黑白画面上凸显彩色的表达方式,在《策马入林》(1984)的基础上大跨步地推进了王童电影的美学艺术。

  2003年以来,年过六旬的王童暂别历史题材挑战新领域,着实给我非常大的惊喜。

  首先他应著名作家白先勇的邀请担任美术设计,参加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创新尝试,出自他精巧理念和细致手工的一袭袭绚丽夺目的牡丹仙女服饰成为舞台最大亮点。其次,他还勇担台湾疲软的动画电影重任,导演了近日在京隆重上映的动画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在生动风趣的动画影像中继续他的电影才情。

  □秋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