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寇砍下了爷爷的头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1:28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日寇砍下了爷爷的头颅(图)
文/图记者刘俊实习生孙瑛谢蕊赵静

  七旬老人梁桂仁的童年浸满了血的印迹。抗战时期,年仅9岁的她亲眼目睹日寇砍下爷爷的头颅。鬼子进村扫荡后,幸免于难的她哆嗦着跨过满地的尸体回到村里。为打击日寇,她不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和后来牺牲在敌人铡刀下的少年英雄刘胡兰一起,为游击队送情报,为八路军催制鞋袜。

  抗战胜利60周年前夕,在幸福北路一间普通的单元房里,我们寻访到这位坚强的老人,翻开了她那痛苦又不平凡的记 忆……

  “不管谁问爷爷和叔叔的事我都会说不知道”

  1935年,梁桂仁老人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梁家堡村。从她记事起,奶奶和婶子总是不止一次地教她:“别人问你爷爷、叔叔干啥去了?啥时回来?你都要说不知道!”“不管是谁,只要问起爷爷和叔叔的事,你都要摇头,什么都别说!”

  那时的梁桂仁只有四五岁,这么大的孩子还不太明白大人话中的深意,只知道要按他们说的去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险恶生活的经历,梁桂仁才开始朦朦胧胧地知道,一帮凶残的外国人正在中国的土地上行凶作恶,爷爷和叔叔做的事就是要把这帮人赶出中国。如果泄露了爷爷和叔叔的行踪,他们就可能被人处死。那时的梁桂仁对死也不是很明白,但她知道大人们都不愿见到这件事,所以乖巧的她对于爷爷和叔叔的事,总是守口如瓶。

  很多年以后,已经长大成人的梁桂仁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她的爷爷梁居忠从抗战爆发起到1942年,一直担任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员,主要职责就是为文水县的地下共产党、游击队传递情报。由于当时敌人的武装力量强大,八路军、民兵只有白天上山,晚上才能下山,他们到村上与地下工作者联系,再由梁居忠将情报送进文水县。日军在城门都设有关卡,严格检查过往行人的“良民证”和随身携带的物品。为躲避日军检查,梁居忠一直扮成一个贩煤的小贩,经常拉着满车的煤从村里到文水城。梁居忠的煤车里装过发报机,也有文件信函等情报。在文水县与梁居忠接头的地下党联络点,开了家布庄做掩护。每次,梁居忠都会把煤车从布庄后门拉进院子里,再卸去装在发报机、文件或信函外面的煤块,将这些东西安全地送到组织手中。

  梁桂仁回忆说,小时候她曾纳闷地问过奶奶,爷爷为啥老是拉着同一车煤,从县城到村里来回跑,但奶奶却怪她多嘴,反复叮咛她不要问,也不要和别人讲起这件事。

  老人说,父亲后来告诉她,她的叔叔梁敦容当时也参加了打鬼子的队伍,是当地游击队队员。她回忆说,那时日军的势力远远超过当地游击队,游击队员们在鬼子的大部队进村后,就撤到山上,要么就在村子里与鬼子打地道战,瞄准鬼子搞突袭。在梁家堡村,很多村民家里都有地道,炉灶只是“摆设”,并不能做饭,里面的地道可以一直通往村外。还有的人家有地窖,也是通道,可以掩护游击队员和地下党方便进出村子。在地道口和夹层墙壁上,游击队员们凿出枪口大小的洞,外人一般发现不了。遇上鬼子进村扫荡,游击队员们就从洞口用枪对准鬼子,打他个措手不及,让鬼子防不胜防。

  “鬼子勒住爷爷脖子不让他喊口号”

  1942年,梁桂仁才7岁,但这之后两年中发生的事,却让她迅速成熟起来,早早地担起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忧伤。梁桂仁回忆说,那年秋天的一天,她的爷爷梁居忠像往常一样拉着一车煤,准备将煤里藏的一台发报机和两袋文件送到城里的布庄。走到梁家堡村口一片长满荒草的乱坟冢时,早已埋伏在这里的五六十名日本兵一拥而上,抓住了他。

  在爷爷就义前惟一的一次探监时,梁桂仁听爷爷讲了当时的情况。爷爷说,他肯定是活不成了,但党的东西没落在鬼子手里。就在鬼子一拥而上之前,梁居忠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当下就抄起煤块砸坏了发报机,并动作麻利地将两袋文件扔到了身旁的一口深井里。待鬼子冲到跟前时,发报机被砸坏了,文件不见了,只有梁居忠一个人站在煤车旁。气急败坏的鬼子又骂又打,但已经于事无补。后来,梁桂仁一家才知道,是村上一个同姓的村民出卖了梁居忠。

  爷爷被日本鬼子抓走后一关就是两年。这两年里,梁桂仁一家人一直没能见到梁居忠的面,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直到1944年的一个晚上,地下工作者忽然带来消息,说梁居忠就要被鬼子处死了。偷偷躲在房子外面的梁桂仁听了这话,虽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却禁不住扑到奶奶怀里,“哇哇”地哭起来。奶奶搂着她,也无声地哭着。过了好久,奶奶才开始哄梁桂仁睡觉,边哄边说:“娃儿不哭了,你爷爷是大英雄。”那天晚上,梁桂仁和奶奶、婶子三个人相互依偎着坐在炕上,一宿都没睡着。至今,老人对那个夜晚的对话和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那晚过去的第二天,鬼子押着梁桂仁的爷爷来到了村里。和她爷爷一起被处决的还有6个人。梁桂仁回忆说,那天奶奶带她去看爷爷,爷爷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全身上下都是伤。爷爷对奶奶说:“鬼子要活埋我,你回家去给我拿包老鼠药,我吃了好少受点罪!”就在奶奶正准备回家取药时,日本兵的翻译官又冲村民嚷嚷:“皇军说不埋了,活埋太便宜他们了,我们要砍头示众,看谁以后还敢干八路!”说完,梁居忠一行7人被日军押到了梁家堡村附近下曲镇的垃圾场里。

  行刑前,那个翻译官又说:“这些人都是死不悔改的共产党,把皇军的情报传给八路军,都是死有余辜。”9岁的梁桂仁亲眼看着爷爷被日本兵摁倒在地上,爷爷不得不跪在那里,面前是一个事先挖好的土坑。日本兵为防止梁居忠等人在死前喊口号,还用绳勒住他们的脖子,让他们不能出声。就这样,在年幼的梁桂仁和下曲镇附近几个村子上千村民的面前,日寇凶残地砍下了梁居忠等7位抗日志士的头。实施这一暴行后,日寇还把7位遇害英烈的头颅带回下曲镇,挂在城门上示众。每个头上还有纸条,写着人名和所谓的“罪状”。

  “经历日寇太多的残杀后我哭都哭不出来了”

  谈及爷爷的壮烈牺牲,梁桂仁老人几次啜泣得说不下去,她说她一直记得爷爷的模样:“瘦高个,瘦长脸,人非常精神,在村里也很有威望。”“他死的时候才刚刚60岁啊”,老人气愤地挥舞着双手,好像要在空中撕扯什么。老人回忆说,日本人的残忍行径无法细数,想来就让人气愤:“不止是我爷爷,日本鬼子那时候真是杀人不眨眼啊。”

  老人说,当时只要鬼子一进村,就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要命丧黄泉。鬼子进村时,多则几百上千人,少也一百多人。他们留着小胡子,穿着高腰皮靴、马裤,腰上别着刺刀,后面还跟着腰里别着盒子枪的汉奸。汉奸见了日本人点头哈腰,见了老百姓就耀武扬威,一副狗仗人势的样子。

  有一次,鬼子开来一辆大卡车,把村里十几个年轻的女孩全部塞进车厢拉走了。等这些女孩子被送回来时,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连路都走不了了!

  鬼子还经常在村上开会,从思想上奴役中国人。会场必须保持安静,只能听鬼子和翻译官讲话。有一次鬼子开会时,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惹怒了鬼子,他们二话不说就将孩子从母亲怀里抢过去狠狠地摇晃。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一个日本兵竟用刺刀刺进孩子屁股,把孩子高高地挑在空中。血顺着刺刀流下来,孩子没声了,孩子的母亲强压着悲痛默默流着眼泪,鬼子们却嘻嘻哈哈地笑成了一团。

  老人回忆说,鬼子对共产党员、游击队员、民兵的家属也非常残忍。村上有个刚生完孩子的妇女,她丈夫是游击队员。一天,鬼子闯进她家,她正给孩子喂奶,鬼子问她丈夫在哪儿,她不说,鬼子就用刺刀刺进她的胸口,把她杀死了。

  梁桂仁说,她奶奶还曾被狗仗人势的鬼子翻译官欺负过。那个翻译官骑着自行车,猛地从毫无防范的奶奶身后撞上去,奶奶受了重伤,在炕上一躺就是两个月。

  然而,让年幼的梁桂仁最心惊胆战的还是鬼子进村扫荡,那情景她至今想来仍不寒而栗。鬼子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惨无人道。村上被鬼子扫荡最重的一次,幸免于难的梁桂仁是跨过满地的尸体回村的。老人说:“那时在村里,刚才还和你有说有笑的人,说不定一转脸就会被鬼子杀了,我到后来都哭不出来了。”

  “和刘胡兰一起参加抗日是我最自豪的事”

  爷爷被鬼子杀害后不久,9岁的梁桂仁就参加了儿童团。老人对这段经历非常自豪,不仅因为她为地下党、游击队送过情报,还因为她和后来牺牲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成了战友。

  老人回忆起刘胡兰,说她黑黑瘦瘦,个子不高,齐耳的短发,整个人看起来精干、泼辣。那时的刘胡兰也就十二三岁,却是十几个村妇女、儿童团和担架队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她家在云周西村,离梁家堡村只有两三里路。自从梁桂仁加入儿童团后,就经常和刘胡兰一起工作。刘胡兰常召集儿童团成员,叮嘱和她一般大的孩子们站好岗、放好哨,有情报要及时给村公所汇报。刘胡兰还组织妇女给游击队员编军鞋,补袜子。鞋编好后,她就和梁桂仁等儿童团员挨家挨户去收,再送到游击队员手中。刘胡兰还经常带上梁桂仁等孩子给山上的游击队、民兵送情报。

  说起送情报,老人面带自豪地回忆说,那时,她常和另外几个孩子结伴上山,手里拿着镰刀,胳膊上挎个竹篮子,借给猪割草之名,为山上的游击队、民兵送信。有时遇见鬼子,他们就把信塞到鞋里,年龄稍大的就塞进自己挽起的发髻里。鬼子和汉奸对八九岁的孩子防备心不太重,所以,经梁桂仁和小伙伴们的手,送出了不少重要情报。

  再说到刘胡兰,梁桂仁说,当年有个细节给她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刘胡兰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每次鬼子、汉奸进村,他就大喊:“兰子、兰子,快跑啊,鬼子来了!”刘胡兰总是冷静地埋怨父亲说:“你说话声那么大,我的情况早被暴露了!”梁桂仁说,刘胡兰比她大不了几岁,但说话、办事都比她成熟得多。她永远忘不了和刘胡兰一起参加抗日的点点滴滴。

  老人说,1947年刘胡兰牺牲时,她也在现场。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从容不迫,自己窝起衣领,喊着口号,把头放在了铡刀下。“不敢回忆,想起来我就难受得不行”,老人说着说着又抹起了眼泪。

  “我知道现在的娃们不爱听我们这些老人唠叨,但我还是想告诉你们年轻人,你们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的的确确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虽然为参加过抗战感到自豪,但要是能选择的话,我也想像你们一样,童年幸福快乐,一丝鲜血也不要看到啊!”临别时,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照片说明:梁桂仁老人激动地回忆儿时的抗战经历。)

  编后:或许我们现在无法想像那个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或许我们现在无从体会战乱中被奴役、被杀戮的滋味,但我们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梁桂仁老人童年的伤痛!

  本该五彩斑斓的世界却被鲜红的血色填满了,日寇给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血色记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再遭遇这样的童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